串行口的历史
在早期的PC系统中,串口有9针和25针两种物理连接方式,通过附加的子卡挡板连接到计算机。
随着PC技术的发展,25针串口逐渐被淘汰。目前所有的串口都是通过9针连接直接集成在主板上。一般PC主板都提供两个串口。
标准串口最高可以达到115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而ESP(增强型串口)、Super ESP(超级增强型串口)等部分增强型串口可以达到460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并行接口简称并口,即LPT接口,是使用并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并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比串口快8倍,标准并口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一般用于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所以并口也叫打印口。
此外,串口和并口都可以通过直接电缆连接进行互连,其中数据只能低速传输。PC的串口和并口的功能和结构已经很多年没变了。使用串并行端口时,原则上每个外设都必须插入一个接口。如果使用所有接口,只能通过添加插卡来添加接口。串行口和并行口不仅速度受限,使用也不方便。随着USB接口的普及,目前很少使用,随着BTX规范的推广,必然会被淘汰。
并口采用25针双排插座,可以用来连接扫描仪、ZIP驱动器甚至外接网卡、磁带机和一些扩展硬盘。我们先简单看一下并口的发展历史:
最初的并口设计是单向的数据传输,也就是说数据只能在某个时刻输入或输出。后来IBM开发了一种双向并口技术,叫做SPP(标准并口),可以同时输入和输出数据,从而把原来的半交互并口变成了真正的交互并口。1991年,Intel、Xircom、Zenith联合推出EPP(增强型并口),允许传输更大的数据(500 ~ 1000 bytes/s),主要针对存储设备等对数据传输速度要求较高的非打印机设备。继EPP推出之后,在1992年,微软和惠普联合推出了一种新的并行端口标准,称为ECP(扩展功能端口)。与EPP不同,ECP是专门为打印机制定的标准。1994年出版的IEEE 1284,涵盖了EPP和ECP两个标准,但是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硬件都需要支持这个标准,对于现在的硬件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目前我们使用的并口都支持EPP和ECP,在CMOS中可以自己设置并口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