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选择曹丕做接班人?历史上的曹丕是一个怎样的人?

因为曹丕是最合适的人选!

是的,曹丕在才能方面不如才子曹植,在武力方面不如曹彰,在聪明方面不如曹冲。

那么曹参为什么能从曹操众多的儿子中脱颖而出,继承大位呢?

首先,第一个必须是身份。在古代的继承法律制度中,无论是谁,都逃不过“长子继承制”这样一个坎。

正所谓“立长不智,立子贵。”曹操的儿子虽然很多,但长子只有一个。那就是曹丕。他是曹操的继妻卞夫人的长子,自然应该继承这个大位。(曹操原配丁夫人,膝下无子)

这是曹丕最大的优势。曹植和曹彰虽然也是长子,但都不是长子,年龄也是有序的。这是规则。至于曹冲,他虽然死得早,却是我的妃子石欢夫人所生,在血统上比曹丕稍差一些。

当然,原来长子不是曹丕,而是曹昂。虽然是我妾刘夫人生的。然而,由于他的生母早逝,而且丁夫人没有孩子。曹昂是丁夫人养大的。丁夫人视他为自己的儿子,所以他在曹操的儿子中地位最高,是最有希望继承曹操大业的儿子。

可惜孩子英年早逝,还是被父亲打死了。

建安二年,曹操在曹昂的陪同下前往张绣。事情进展顺利,张绣很快就投降了。但是曹操的好太太又来了。他看中了哥哥的遗孀邹太太,就把这笔账下了。看到兄嫂受辱,张绣大怒,再次造反。调兵攻打曹操。

混乱中,曹操的坐骑被杀。为了救父亲,曹昂主动放弃了坐骑,自己率领亲卫队与敌人作战。曹操逃过天劫,长子曹昂却死在宛城。贴身侍卫典韦和侄子曹安民同死。

宛城之战绝对是曹操一生最大的遗憾。事后,曹昂的养母丁夫人得知养子已死,悲痛欲绝,因此对曹操恨之入骨,夫妻割袍断义。正是由于的离婚,曹丕的母亲卞夫人才得以上位,合法地紧随之后。

所以,只要曹昂一死,曹丕想当第一继承人,估计难度也不小。

当然,曹昂终究是死了,曹丕也因此成为了真正的长子,合适的第一继承人。

但是这稳定吗?

肯定是不稳定的。毕竟三国不是明朝,没有“有嫡不嫡”这种死规矩,而且曹操也不是朱元璋,没有那么严重的嫡概念。不然我也不会说打算继承曹冲。

太祖对大臣们说,他要传道(曹冲)。(《三国志》)

长子只是曹丕的一大优势,但也正是因为他,他才能最终继承皇位。

准确的说,曹昂死后,继承人归属问题基本上是曹丕和曹植之间的选择。首先,它必须是办公室的首选。至于其他人,肯定是第二选择。也许曹冲还有机会,只是他太年轻,死得早,没有争取位置的可能。所以我一直反对曹丕为了争位故意杀了弟弟曹冲的观点。因为曹冲还没成长到那个地步。

至于同样是他儿子的曹彰,这个人很有意思。虽然他有资格,但他一点想法都没有。这个人喜欢骑马和打仗,但他不喜欢读书。曹操曾经问过他的志向,他说他想当将军。

太祖试着问学者们喜欢什么,好让各抒己见。张说,“善是将军”(《三国志》)

所以他也排除了。

曹丕唯一的威胁就是曹植。曹植才华横溢,能言善辩。一首《舞台颂》直接把爸爸变成了自己的铁粉。一整天,健子都在健康地尖叫。甚至在自己讨伐的时候,让他留在邺城。这其实是在变相告诉世人,他有意立曹植为太子。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对储君上台前的总考验。托雷去打仗了,储君留在朝鲜监督国家。这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锻炼。后来曹丕也是这样。

但是,曹植最后还是被曹操抛弃了。虽然他过人的才华是被青睐的法宝,但毕竟不是上级的帮助。一个好的领导需要内敛,腹黑,平衡。你要做一个双面的人,真实的一面要一直隐藏。但是,曹植也瞒不住。他是一个冲动自发的学者,往往不尊重规则,不注重影响。这就意味着,如果曹植在上位,很可能会心血来潮做出一些莽撞的事情,可能会毁掉曹家基本的产业。

曹操喜欢曹植是真的,但他不是没脑子的追星族。几经考验,他知道曹植不适合。

另一方面,曹丕是不同的。因为出生早,他跟着父亲去东边撒尿,长期生活在他的阴影下。他的性格很压抑,什么都憋在心里,很少笑。你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样的人太可怕了。

而后来的曹丕,他的所作所为,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卑鄙、忘恩负义、阴险和毒辣。

比如曹丕篡汉称帝后,追其父曹操为。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曹丕是在报复父亲。

曹操曾说:“如果命运是孤独的,那将是周文王一个人。”

意思很明显。如果你自称皇帝,你就要像一样,他的谥号也是“文”。结果,曹丕给了人家一个魏武帝。意思也很明显。你,曹操,是魏国的开国之君。是你干的,不是我。

显然,曹丕的性格并不讨喜,甚至令人厌恶。所以曹操一直对曹丕没有好脸色。但他是一个能做事,做大事的人。

曹操也明白,在曹植让他失望之后,他只能选择曹丕,因为曹丕是能让他根基稳固的人。

其实曹丕很优秀,他懂得权衡,他采用的是九品制。解除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他渴望权力,知道如何把权力握在手里,防止第二个曹家出现。他甚至被低估了,魏在他手里,空前强大,整个北方真正统一了。只是他死的太早了,没有发光,被大家忽略了。

《三国演义》的整容让它更加平庸,对很多人造成了长期的刻板印象。走到一起也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