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四大名楼是什么?
●黄鹤楼
被称为江南三大建筑之一的黄鹤楼,原位于湖北武昌佘山黄鹤樊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二年(公元223年),历经1700余年反复建毁,最后一次毁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的一场大火。这座著名的建筑充满了传奇,这使它更加神奇。
据陆说,黄鹤楼原是辛家开的旅馆。临走前,一个道士在墙上画了一只鹤来感谢她的千杯,告诉她它可以下来跳舞取乐。从此客人爆满,生意兴隆。10年后,道士回来,拿着笛子吹奏,道士踏上黄鹤,直上青天。为了纪念帮助她致富的仙女,辛的家人在她的地方建了一座建筑,并命名为“黄鹤楼”。
以上当然是神话传说。三国时期,庐江顶上的建筑最初是为军事需要而建,后来逐渐成为文人聚会、待客、交友、吟诗、赏景的旅游胜地。历代名人,如崔豪、李白、白居易、贾岛、夏松、陆游等。,先后来过这里,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豪登上黄鹤楼观赏风景,写下了传世佳作《黄鹤楼》:“古有黄鹤载圣人上天,今无黄鹤台。黄鹤不返人间,白云空。汉阳的每一棵树都因阳光照射而变得清澈,鹦鹉洲被甜美的青草覆盖。但我朝家望去,暮色渐浓,江浪上弥漫着悲伤的薄雾。”后来,李白也登上了黄鹤楼,看着楚天。他心胸开阔,富有诗意。当他正要开始写诗时,他看到了崔豪的诗。他很惭愧,只好说:“前面没有路,崔豪在上面题了一首诗。”崔豪写了一首诗,李白落笔了。从那以后,他名声大振。
长江大桥武昌引桥1957修建时,占用了黄鹤旧址。现在重建的黄鹤楼在佘山峰山脊上,距离旧址约1公里。这座建筑有五层,高50.4米。金字塔形的屋顶被飞檐环绕。主楼周围还有胜利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各异。底层是高大宽敞的大厅,中间是高达10米的沉箱。正面墙上挂着“白云黄鹤”巨幅陶瓷壁画,两侧立柱上挂着7米长的对联:西天来神清气爽,云卷云舒天地;一去不复返的河流,海浪冲走了过去和现在的烦恼。二楼大堂前墙上,镌刻着唐代颜所写的《黄鹤楼记》,记述了黄鹤楼的兴衰和名人轶事。娄机两侧有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建城”,展示了黄鹤楼和武昌城诞生的历史。另一部是《周瑜的宴会》,反映了从三国到黄鹤楼的名人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是崔豪、李白、白居易等唐宋名人的“绣像画”,也有他们吟诵黄鹤楼的名句摘录。四楼大厅用屏风分隔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购买。顶堂有《万里长江图》等长卷和壁画。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可以环顾四周,视野开阔。高出河道近90米,两岸景色历历在目,令人心旷神怡。黄鹤楼所在的蛇山地区,已经被打造成黄鹤楼公园。种了很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建筑如牌楼,亭子,走廊等等。有一个诗碑廊,里面有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头,佘山周围的古代景点将陆续修复。黄鹤楼将成为我国中部中心城市武汉的象征。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北省岳阳市西部,矗立在820平方米的平台上,雄伟壮丽。是集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建筑价值于一体的精品古建筑。与武汉黄鹤楼、南昌王腾亭并称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与洞庭湖、君山并称“岳阳楼-洞庭湖”景区。岳阳楼于5438年6月+1998年10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楼-洞庭湖景区”,1998八月被定为国家重点景区。是全国第八条黄金旅游线路上湖南唯一的景区,名闻古今,享誉海内外。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左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在三国时期被用作鲁肃的军事建筑。南北朝时称巴陵塔;初唐时还叫南楼。中唐时期,仅在李白写诗之后,才称岳阳楼。到公元1045年,四年春,滕重修岳阳楼,请范仲安撰写《岳阳楼记》,嵌于二楼。从此,岳阳楼名声大振。
岳阳楼为纯木结构,其造型因外露的木质梁柱、构件和装饰而具有优美的线条。保护木质构件外观的涂料赋予了建筑结构丰富的色彩美感,充分展现了我国古建筑独特的民族风格,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才华,在美学、力学、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在人类文明史上将永远光彩夺目。当你踏入岳阳楼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黑底蓝字的对联“洞庭为天下水,岳阳为天下楼”。它高度囊括了洞庭湖的秀美风光和历史建筑的不朽景观。穿过古老高大的城门,左边是假山和碑廊。碑廊是1984大修时新增的,分为四列,分别是牌位、民国前石碑、近代石碑、杂碑。这些记载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岳阳的历史,也给人以历史文化的熏陶。从石碑上转回来,来到城门口,穿过城门,下了石梯,就到了水边的一个平台。这是三国将军鲁肃发布的“指挥台”。舞台南侧不远处,挂着一个用铁链拴着的大铁枷和朱德同志题写的“怀府亭”。据说大铁枷是用来拦河卸敌的;“怀府亭”是杜甫流放巴陵的地方。他虽然一贫如洗,但仍为岳阳后人留下了《登岳阳楼》等不朽诗篇,后死于岳阳。岳阳人为了纪念杜甫而建了这座亭子。
出了怀府阁,爬楼梯到南极潇湘门,就到了岳阳楼公园的主要景点岳阳楼,以及两边的三醉阁和仙美阁。三醉阁位于岳阳楼北侧。据说八仙人吕洞宾曾三次去岳阳,被岳阳的秀美山川深深吸引。他每次都喝醉。1755重修仙梅亭时,人们在醉处加了一亭,称之为“王献亭”,1987重修时,又改名为“三醉亭”。相传在岳阳楼南的仙梅亭,明朝崇祯年间重修岳阳楼地基时,挖出一块石板,洁白如玉,一面有一株枯梅。若有二十四萼若隐若现,肌理苍劲,如神仙家所画。人们认为这是一个仙女的踪迹,所以他们建了一个小亭子,并在里面放了一块石头作为纪念。主体建筑岳阳楼历史悠久,许多文人骚客聚集于此吟诗赞美。岳阳楼在历史上屡毁屡修。最后一次大修是在1983。大修后完整保留了原有结构,整体景色雄伟壮丽。整个建筑结构工艺精湛,造型端庄,其建筑风格可以概括为“纯木、四柱、三层楼、飞檐”。中间的四棵楠木树承担了建筑的大部分重力,整个建筑由汉根柱廊柱和20根立柱支撑。互相牵制,互相争斗,互相级联,拱楼。该建筑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俗称头盔。在历代建筑中实属罕见,不愧为古人留下的艺术瑰宝!
岳阳楼里的陈设很独特。历代名家所写的对联挂在名层。一楼和二楼都有岳阳楼的雕屏,一楼的雕屏是公元19世纪的复制品。二楼雕屏为公元18世纪大书法家张昭所书,形制方正,笔法苍劲,技法多变,为传世一等珍品。三楼雕屏是毛泽东杜甫的诗《登岳阳楼》,笔法奔放,形神兼备。雕花屏风金光耀眼。
●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姜妍路赣江河畔。唐高宗永辉四年(653)由李世民的弟弟唐太宗和洪州统帅王腾·李元婴共同修建,故名王腾亭。原来的亭子很大,高九尺,三层。它东西长八英尺,南北宽四英尺。它因王波的《王腾亭序》而闻名。
商元二年(675年)九月九日,洪州刺史颜博在此大宴。王波碰巧路过南昌,也受到了邀请。颜本有意让女婿写亭序,以褒宾客。他先叫人拿出纸笔,假意请在场的客人为王腾馆作序。人们知道颜的意图,故意不写。当把它送给王时,最小的客人毫不客气,欣然写下。颜太守见了,很不满意。他离开座位,愤怒地挥舞着袖子,并叫人监视王波的作文,随时报告。王波开始写:“南昌旧县城,洪都新房子”,燕文报道后笑称:“不过是老生常谈”。接着他报告说:“群星分翼,地接鲁恒。”颜不屑道:“无非是旧事。”又报:“举三河五湖,控蛮夷,引瓯越。”阎听了,沉吟不语。随后又有几个人陆续前来报道,颜不禁连连点头。当报纸报道“夕阳与孤,秋水同色”时,颜忍不住跳起来,连声称赞。所有的来宾和朋友都印象深刻。全文写完后,颜女婿发言,说是前人已有文章,不值一提。然后,有一天,他一字不漏地背诵了《王腾亭序》,这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惊讶,也让他的记忆力非凡。王波听后暗暗赞叹,却灵机一动,问道:“序后有诗。能背出来吗?”女婿一听,张口结舌。王波潦草地写了一首诗:“临江朱,鸣鸾歌舞罢。画一座楼飞向南浦云,朱迪将卷起西山黄昏的雨。闲云池影长,物换星移几年。今日亭中何处有帝,门槛外长江自由流。”
在王波写了《王腾亭序》之后,这个亭子更加出名了。它持续了1300多年,大星在过去的王朝中被摧毁了28次。它在1926被一场军事灾难摧毁,只留下一块“滕王阁”青石牌匾。经过南昌市民几年的努力,王腾馆终于在1989年的重阳节屹立在赣江畔。
王腾馆的整体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南昌西部一个配套设施齐全的大型仿古建筑群落。从东面荣门路口进入,七楼一座高大的四柱宋式彩绘牌楼热烈欢迎您的到来,往里50米,穿过一排青瓦丹柱的古董店,便进入滕王阁公园,亭前宽敞的广场衬托出巍峨挺拔的亭子,滕王阁便完整地展现在您的眼前。这是根据古建筑大师梁思成1942绘制的草图,并参考了天籁阁收藏的宋代绘画《王腾阁》。滕王阁主楼9层,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下部是象征古城墙的大基座,高约11米。台座上方采用“三明七暗”的格式,其两翼为对称的一等平台,上部为游廊,南端为“压阁”。北端是“崔屹”馆。主体建筑丹朱琵琶湖绘有飞檐、叠拱和透明门窗。它的立面看起来像一座“山”倚天而立,而它的平面看起来像一只展翅的大鲲鹏。
王腾亭一直是文人墨客吟诗、写诗、载歌载舞的地方。因此,新建的王腾馆的陈设都突出了文化展馆的特色。鎏金的“王腾亭”用苏轼的墨汁题写,正门的不锈钢对联由毛泽东题写,“夕阳寂寞齐飞,秋水共长。”其余的匾额、楹联,或古代书法的精华,或当今的名家珍品,各种大型壁画、浮雕,无不体现“物之瑰宝”、“人杰地灵”的主题。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亭》再现了“初唐四杰”之首王的风范;古老的钟声、乐器、青铜祭品和礼器为新展馆增添了古朴的气氛。
看着这个亭子,你可以看到春风和秋月的全景。可见仿古商业街曲折错落,错落有致。赣江、涪江西交汇,远处万里长空,西山碧绿,南浦飞腾,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西部,蓬莱市北部的丫蛋上。自古有“仙境”之称,与黄鹤楼、岳阳楼、王腾亭并称中国四大名楼。据文献记载,龙宫和弥陀寺建于唐代。宋代,1061年,蓬莱阁由县令朱初修建,供人参观。明万历十七年,即1589年,巡抚戴笠在蓬莱阁附近修建了许多建筑。1819年,见多识广的知府杨风长和连长刘庆和主持扩建,使蓬莱阁有了现在的规模。相传汉武帝曾多次游览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丫蛋,寻找“蓬莱仙境”。后人把这座丫蛋山称为蓬莱。丫蛋山如仙境般矗立在海边,靠海一侧悬崖陡峭,岩石质地暗红,因此得名。
蓬莱阁建在山顶上。远远望去,楼亭殿阁掩映在绿树之中,栖息在悬崖之上,宛如神话中的仙宫。蓬莱阁下有一座结构精巧、造型奇特的仙桥,是神话中八仙渡海的地方。东侧有上清宫、吕祖堂、赵普楼、观澜阁。西翼是避风亭、天后宫(俗称娘娘殿)、戏楼、龙宫。这些亭台错落有致,与蓬莱阁融为一体,统称为蓬莱阁。蓬莱阁占地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0平方米(共100余间)。亭台楼阁分布均匀,建筑与园林相得益彰。由于它们的地形,壮观的协调,美丽的风景和宜人的微风,它已成为世界各地著名的旅游区。1982国务院公布水城、蓬莱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阁的每一座建筑都被各种风格的亭、堂、阁所环绕,犹如繁星拱月。馆内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层层重叠,错落有致。亭台楼阁里的对联题得眼花缭乱。蓬莱阁的主阁为两层木结构,单窗朱虎飞檐列瓦,雕梁画栋,古朴壮观。登上主阁,倚着栏杆环顾四周,隐晦的云雾缠绕着你,亭台楼阁倒映在阴影中,让人感觉与众不同。
蓬莱阁旅游区,明代修建的水城,也包括“水城”。蓬莱水城,又名北涡城,依丫蛋山脚下的山崖向南而建,周长约3华里,中间有一人工湖。水城南门与陆地相连,北门叫水门,是出海口。水门装有巨大的闸门,平时高悬,大小船只进出无阻;如果有事,放下闸门,切断海上通道。水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炮台,互为喇叭,控制附近海面。水城始建于明朝洪武九年(1376)。经过多次整修扩建,形成了完整严密的海上防御体系。明代大将戚继光曾在此训练水军,指挥沿海抗日斗争,消灭日军入侵。两艘古战船停在城内,接待游客在水城中航行,欣赏水城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