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日本很像吗?

日本和德国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是战争的主要发起者,而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作者被分别派往日本和德国做新闻工作。因为这段经历,常在信难免会对两国做一些比较。

日本人和德国人在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都是单一民族国家,都有悠久的封建专制和君主专制传统。德国处于欧洲的中心,但文化发展有其独特性,几乎没有受到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德国人对欧洲的精神疏离由来已久,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曾断言,德国“永远是欧洲的精神战场”。在欧洲文明的强烈照射下,德国人有一种屈辱感,但善于精神探索的德国人自信自己的素质并不比别人差。民族自卑和民族自大交织在一起,很容易走向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科布伦茨的莱茵河畔,笔者看到了德国统一后重建的腓特烈大帝雕像。在和一位德国老太太的对话中,她谈到汉堡爆炸案时,无意中说了一句“我们被打败了,但我们又站了起来。我们做得和别人一样好,现在也过得和别人一样好。”笔者觉得,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问题,并不是战争的胜负就能完全解决的。

历史上,日本在盛唐时期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在岛国环境下发展了日本皇道、武士道等历史传统。日本民族主义者周明曾说,日本融合并保存了以儒教和佛教为代表的亚洲文化,“独特的帝国制度、从未被外族入侵的崇高自尊和便于保存祖先思想感情的地理位置”,使日本适合充当亚洲思想和文明的保护者。日本人曾经接受了中国的古老文明,并把它变成了自己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在很多日本人心中,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崇敬和对现代中国的鄙视并存。日本人已经学会接受欧洲文明,但潜意识里的不满一直存在。

日本和德国都富有纪律性、服从性和团队精神。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简单明了,社会等级森严。这些因素使得这两个社会容易组织起来,社会运作的成本较低。但上述因素也带来了个人创造力低下、社会灵活性不足等问题。

日本人和德国人相信真诚,承认“死”。日本有一些老战士,曾经是军国主义的狂热追随者。后来在中国接受教育后,他们成为日中友好的热心促进者。同时,也有一些人在战争责任问题上无法转危为安。同样,在德国,承认战争责任的人可以在波兰当首相下跪忏悔道歉,不承认的人还在旧情结里打转。

德国人有一种抽象追求的浮士德精神,气质上有一种“暴风雨般的倾向”。德国文化史上虽有理性主义,但反理性主义思潮时常兴起。在波恩的尼伯龙根博物馆,你可以从那里的绘画和音乐中感受到一种悲伤的神秘主义。

日本人内心有一种不断的受虐感和对悲剧美学的向往(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和对樱花的崇拜都表现出这种特征)。日本人重视名节,轻视生死。直到今天,为死去的人道歉是很平常的事。

日本和德国都缺乏“充分的安全感”,这使得这两个民族的行为“有时会表现为……无尽的不满和不快,只有通过工作才能平息”。两个民族都有拘泥于细节的倾向,天生忧虑。小区域的温柔和规矩,时不时和大区域的戾气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