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丝绸之路的西部通道和河西走廊的著名关口
河西走廊有许多古代关城遗址,其中嘉峪关、玉门关和阳关最为著名。
(1)天下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离酒泉35公里。在建成之前,这里是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据文献记载,五代甘州回纥时期,这里附近有天门关(有人说遗址在嘉峪关外的黑山湖附近),明代嘉峪关就建在这里。它是明朝在丝绸之路上修建的一个重要关口。它是明长城的西端,南接祁连山,北接嘉峪山和黑山。因建在嘉鱼山西麓地势险要的高山上而得名。
明朝洪武五年(1372),明朝开国元勋、将领盛丰、傅友德奉命在河西追剿元朝残余势力,攻占甘州、肃州、平河西。河西之战后,以“嘉峪关为中外大防,西域必由此入贡之路”(《重修苏州新知边墙》)为由,在此修建了一座关城。这座城市高18英尺,周长220英尺。那时候和建筑无关,也不宏伟。明朝郑德元年(1506),修建了两座城楼、一座官厅、一座工厂和一座仓库。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兵部尚书翟銮巡视西北边疆,登上嘉峪关。眼看临近西部边境,是“河西第一关”,但墙沟淤塞,守备薄弱。嘉靖十九年(1540)建关城,备苏州兵为李涵督修。
嘉峪关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明朝进出关隘的商人和使臣都要登记。商家要明确自己携带的是什么,从哪里来,去哪里。海关关员白天点一支烟,晚上点一把火,把商人到达酒泉的消息传播出去,海关关员也能得到是否立即放行的信息。西域馆是古代军事建筑中的一朵奇葩。这座总面积3350多平方米的关城,有内城、外城、瓮城,形成了重视城池、守护城池之势。城墙上有三层阮元门和广华门城楼,飞檐走壁,蔚为壮观。城内城墙整齐,小溪环绕,有望楼、箭楼、瞭望塔。瞭望塔顶部有一个砖垛,就像一个高耸的碉堡,远处还有一座烽火台。1842年,林则徐被贬新疆,途经嘉峪关,留下诗句:“严观西出百尺,万里招人驻马蹄。飞亭离秦叔之远,炫壁低云低。天山?站在肩膀上,浩瀚的瀚海令人神往。谁知那封信是永恒的,我一回头,只看到一粒泥。”龚琳的诗描述了嘉峪关的危险。
嘉峪关不仅宏伟,而且建筑质量高超,施工技术和质量高超。当时雄关的工匠不仅提出了精美的设计,而且对材料的计算也很精确。雄关建成后,只增加了现在唯一的一块再次封闭的砖。在关城正门两侧和瓮城北侧的墙角,向墙角投掷石块或敲击两块石头,可引起啾啾之声,称为雁鸣墙。总之,嘉峪关的建筑闪耀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光辉,凝聚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无穷智慧。嘉鱼雄关巍然屹立,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2)著名的玉门关和阳关。玉门关和阳关是丝绸之路上两个著名的重要关口,是敦煌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它们是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联络西域,加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而设立的。两关都在汉代敦煌县隆乐(今敦煌)县。出玉门关,向北经义乌、鄯善、龟兹,即丝绸之路的北天山路(隋唐中路);出阳关,向西经鄯善(今新疆若羌县北)、且末(今且末南)、京觉、千米(今田东)、玉田,即丝绸之路上的南路。玉门和阳关位于两路咽喉,相距约70公里。关良是丝绸之路在甘肃的最后一站。穿过关良后,它向西到达西域。
自唐代以来,没有人能确切说出汉代玉门关的遗址在哪里。迄今为止,关于玉门关的位置有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遗址位于唐代寿昌县旧址(今敦煌县南湖乡)西北118里处。唐代以来的一些地理书籍,如《国志》、《旧唐书地理》、《元和县志》等,都是这样记载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关的地址在唐代寿昌县西北160里。敦煌石窟保存的唐代《沙洲都督府图经》和晋末天府十年(没有晋末天府十年,实际是航海二年,公元945年)都持这种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遗址位于敦煌西北的大房盘城,这是辛卯游记中陶宝莲的观点。第四个观点是,在敦煌西北的小方城。第五是在千秋巷附近。这是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对敦煌1979年以来的长城和烽火台进行大量调查和发掘后提出的最新观点。在最终确定真正的汉玉门关之前,我们暂且以小方城为玉门关。
从敦煌西北方向出发,就到了玉门关。玉门关遗址位于敦煌县城西北90公里的小方城。遗址呈方形,有四面保存完好的城墙,一面在西面,一面在北面,北门下部现已封锁。这个地方现在有600平方米的剩余面积。长城东西长24.5米,南北宽4.9米。城顶周围有1.3米宽的走道。内母墙厚0.85米,外母墙厚1.5米。城东南角有一条宽0.83米的走道,由东墙向南拐,直达山顶。在离市区80米的北路旁,有一座烽火台遗址。从1907到1915,英国匈牙利人Stein在距离小方城不到90米的一个大驿站废墟中发现了许多文件。根据汉简和文献记载,他认为这里是玉门关遗址。1944年,原西北科学考察队历史考古组夏乃先生、颜文儒先生对小方城以东汉代敦煌遗址进行了探索性试掘,获得汉简43枚。据小方城说,这些竹简是由沙加先生(法国教授E . charanes)、王国维和罗研究和解释的。但也有人认为,玉门关遗址应该还在小方城西。1978 10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潘晓芳以西11公里处的马泉湾烽火台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获得竹简1200余件,珍贵实物337件。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很多竹简,包括玉门关遗址、玉门关侯及其辖区、玉门关侯的归属地等。根据以上资料和对长城的考察,考古人员得出结论:汉禹门不在小方城,而在马场以西。这次调查虽然没有直接发现预期的玉门关遗址,但却是对玉门关的最新认识,为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自宋代以来,唐代玉门关因陆路交通衰落而失守,现已找不到遗迹。唐诗有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望玉门关。”将王昌龄《从军记》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双塔堡附近的情景进行对比,发现与双塔堡以南的库邑城址(俗称锁阳城,在安溪子乔乡以南)重合,推测此城可能是唐玉门关遗址。根据玄奘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瓜州问路的记载,唐代的玉门关应该是在苦于城北数十里,也就是现在的双塔堡附近。
阳关遗址也位于敦煌县,距县城70公里。它被称为古董滩和葫芦滩。古色古香的沙滩寸草不生,汉代的遗迹随处可见,却没有遗址。65438年至0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时,在古玩滩以西发现了1万平方米的石板遗址。经过试掘,房屋地基排列整齐,有宽阔的城堡城墙。还发现了五枚泰铢硬币、青铜箭头、汉代陶器碎片以及耕地、窑址和运河的遗迹,总分布面积为10平方公里。根据文献和遗址,文物工作者初步断定这是阳关遗址。阳关遗址距离玉门关遗址140英里。近年来,甘肃考古学家发现了阳关和玉门关之间的长城。每隔几十里就有烽火台墩,古色古香的沙滩南北都有烽火台。从整体布局来看,阳关遗址位于南北烽火台之间。
阳关的隐居是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结果。自然条件的改变,历代战乱的破坏,大规模的填海造地,破坏了这里的植被和水源,大自然失去了生态平衡,导致沙尘暴逐渐入侵,沙漠化严重。人们抵挡不住沙尘暴的暴虐,离开了这个生活的地方,向东迁徙。大约在宋辽之后,阳关百姓全部撤离,曾经赫赫有名的阳关被流沙吞噬。阳关的消失是历史上盲目开垦和战争造成生态失衡的恶果。事实上,人被驱逐出自然是一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