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怎么教?
所谓“讲课”,就是教师根据讲课的题目,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研究者、评委或同行教师等听众面前,用口头语言和相关辅助手段,系统地阐述一个题目的教学设计和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评价等进行预测和反思,共同进行讨论。
“讲”——主要指教师用各种信息语言和相关辅助手段进行的讲解,“课”——主要指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一般以一节课作为讲的具体教学内容。
二、讲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1,讲课和备课的关系
(1)相似点——目的是为阶级服务——主要内容相同。
(2)差异——内涵不同:在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和反思方面,说课显然比备课更深入、透彻、细致。——对象不同:讲课的是预期的“学生”。
-目的不同:讲课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学会反思、改进和优化备课,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要求不同:上课说话不仅要讲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讲为什么要这样教及其理论依据。
2.讲座与课堂的关系。
(1)要求不同:上课主要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而口语课不仅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还要回答“为什么要这样教”
(2)不同的对象:
(3)时间要求不同:讲课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评职称时讲课时间一般为10分钟。
(4)灵活性不同:听课一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听课是一种介于“备课和听课”之间的集体教研活动。对于备课来说,是一次教学改进优化活动,对于听课来说,是一次更加细致科学的备课过程。
第三,讲座的类型
常见类型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课前讲座:是一种预测性、预设性的讲座活动。
2.课后演讲:教师在课后向听众解释其教学得失的一种形式。
3.评估讲座-这是一个竞争性的讲座活动。
4.示范讲座——主要在讲座演示中起到示范作用。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形式:
研讨会式讲座-有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活动讲座等。
主题讲座
汇报讲座——这是一种教师向上级汇报教学情况的讲座。
指导性讲座——是为水平较高的教师,针对某一课题,向中青年教师讲述自己的处理方法和依据。
评价性讲座——以综合评价教师为目的的一种讲座。
第四,讲座的内容
1.谈教材——主要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授课者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某一选定课题的教学内容在一个教学单元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表示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应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基础。
3.谈论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分析)
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4、表示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什么是重点——指教材中体现教学目标、反映教材中心思想的部分。从历史的角度看,教学重点是指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或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难点是什么——指教材中较为复杂或抽象,师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注意:在讲重点和难点的时候,一定要陈述确定的具体依据。
5.口语教学法
口语教学法是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育理论依据。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根据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注意:在谈教学方法时,一定要陈述确定的具体依据。
6.说和学的方法
——所谓学习方法,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方式。讲学习方法就是讲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讲自己的理论基础。
7、表示教学程序(teaching process)
教学程序是教一堂课或一本书的过程,教学程序是教学过程中每一步的教学设计。并注意每个教学步骤的时间安排。
——介绍新课程、新教学流程、课堂总结、作业地雷等。
——可以是列表的形式。
8.板书设计
——主要讲板书设计的构思(整体结构)及其与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一般讲课,只需要讲板书设计的方式和内容。
——在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板书设计一般如下:
-重点板书,结构化板书,图形板书,表格板书,年度板书,地理板书,比较板书,等等。
另一个:多媒体的使用。
一般不单独列出,而是在口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课件或口头语言讲解来体现。
-竞技讲座一般要求实际演示,评定职称时,讲座一般只要求口头讲解。
五、开展班级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写讲稿。
——写好讲稿,成功了一半甚至更多。
——写讲稿有一定的标准格式:先写一段导语,如:“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某个话题,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接下来,我将写一下这节课的几个重要内容,比如:教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和基础、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等等。
2、充满激情、亲切自然——让评委感受到演讲者讲好的决心和自信,从而引起情感共鸣。
3、时间把握——给你多少时间说多少时间,你需要锤炼讲课的内容,不仅要说出来,而且要全部说出来。
第六,对讲座的评价
总之,到目前为止,讲座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的有效措施,是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的便捷途径,是展示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艺术的窗口,是全面考核教师掌握教材能力的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所以,到目前为止,“是任何其他教研活动都无法替代的好的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