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有什么特点?
1.制度建设空前完备。明代的制度建设具有综合整合前代制度、创造新制度的明显特征。以政治体制为例。如朱元璋大刀阔斧改革后,取消了宰相制和行省制,形成了皇权下中央以“五府”、“大九臣”为主体,地方以“三部”为主体的官制结构;永乐以后,形成内阁和李思监察制度,协助皇帝处理政治事务;它还逐渐形成了旨在统一权力以加强地方控制的总督制度。与元朝相比,其官制大大简化,并呈现出明显的相互制衡的特点,皇权和统治效率空前加强。中期以后,形成了高级官员全部选拔,重大决策由各部门做出的制度。先由相关衙门提出建议或官员“商议”,再由内阁“起草”处理意见,最后请皇帝裁决。于是,在保证皇权专断的前提下,决策程序以“头脑风暴”为特征。再如,在史无前例的完备的科举和官办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永乐以后,科举和学功逐渐成为决定士人仕途和朝廷任用官员的最重要依据,从而将选官的公平原则贯彻到当时社会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不仅普遍提高了公务员的文化素养,而且极大地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社会各阶层对朝廷的凝聚力。此外,明朝在经济、法律、军事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也高度完备,独具特色,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2.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总的来说,明代经济仍以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为主,但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随着粮食品种的增加,农业生产力明显提高,特别是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桑树种植、棉花种植等经济作物的普及。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和手工业迅速发展,涌现出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产品和经济原料作物,并因工商业而涌现出一大批名镇;广大农村的集市贸易也空前普及和繁荣,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十分活跃;私人海外贸易发展强劲;徽商、晋商等地方商人群体的崛起,在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东南发达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采用了雇佣关系,也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3.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流动加快。宋代以后,氏族地主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非贵族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到了明代,非贵族地主的数量及其在地主阶级中所占的比例空前增加;除了以士绅地主为主体外,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少数商业地主。市民阶层也随着工商业和城市的空前繁荣而兴起;同时普通平民的地位也比上一代进一步提高。随着社会流动的空前加速,学校和科举几乎成为非贵族地主甚至平民获得政治地位、进入官方士绅阶层的唯一途径,尤其是通过科举获得地位特权,再通过地位特权谋取经济利益,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方式。
4.中后期社会风气变迁,思想文化多姿多彩。首先,已经出现了普遍的重商、“争利”和追求享乐的风气,“人人必私”的观念和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其次,理学衰落,王心学盛行。世界各地的人们从观察朱子的态度和认识事物转变为怀疑,自满,厌倦总是以新为乐,甚至追求个性解放。再次,文坛提倡“抒写自己的精神”,以小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反映了市民文化空前繁荣,尤其是《金瓶梅》、《三言》、《两拍》,更直接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四,学风从简单到空洞,再到求真、求实。野史在史学上的空前繁荣,尤其是对当代史的私人研究,标志着史家对现实的高度关注和对经世致用的不懈追求;以《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为代表的实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水平。明末,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科技文化在某些方面的落后和不足,积极向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学习,从而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出现了大量的文化交流成果。
5.士大夫敢言之风盛行。明代文人敢于直谏,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说的大臣不计其数,如洪武时的如、正统时的刘秋、嘉靖时的、天启时的等。,都是有名的谏臣;至于郑德徐天喜的《谏尸》,嘉靖海瑞的《谏棺》,万历罗玉仁的《斥酒、性、财、气四病》,更是各具特色。第二,遇到重大决策分歧时,大臣们往往集体进谏,比如正统时进谏宪宗,裕陵时进谏钱皇后,义正言辞时进谏武宗南,嘉靖时进谏武宗南,万历时争国。其中成化年间劝乾隆皇后合葬,最后胜利在裕陵和万历。虽然他们用来劝谏君主的信仰和依据仍然是传统的儒家思想,但他们以集团力量限制君主的意图和不懈努力值得特别关注。
6.外交政策主张睦邻友好,但总体上保守落后。朱元璋确立的对外政策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努力营造以“厚此薄彼”为特征的朝贡贸易体系下的睦邻友好关系,二是禁止中外人民自由贸易。雍、宣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洋外交和人类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但本质上并没有突破上述基本原则。他们的目的仍然是通过宣传明朝的国威,建立东南亚和印度洋的和平秩序,来吸引更多的国家朝贡,所以因为成本太高而被迫停止。中期以后,东南沿海居民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被禁止甚至武装出海的人数与日俱增。嘉靖年间的“倭寇”其实大多是中国沿海商人。在这种压力和朝贡贸易越来越难以维持的情况下,明廷在隆庆时不得不“卖东西洋”,有限度地允许东南沿海民众出海贸易。虽然这在客观上为民间海外贸易提供了一定的法律空间,但总体而言,其对外政策仍然保守落后。万历三十一年,当两万五千多名为南洋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华人在吕宋被西班牙殖民者屠杀时,明朝朝廷甚至采取了消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