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人物介绍
闫崇年,山东蓬莱人,汉族,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族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满族学会会长,中国故宫学会副会长,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名誉馆长。著名历史学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北京史。《清十二帝之谜》、《明亡六十年与清盛世》、《康熙大帝紫禁城》、《御窑千年》等一系列讲座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山祖师”。文集包括《颜部集》、《颜氏集》、《袁崇焕研究纪伦》、《漫雪纪伦》、《清时轮集》、《颜崇年文选》等。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大清开国史》(上册)、《康熙大帝传》、《古都北京》(中、英、法、德版本)、《袁崇焕传》等。主要著作是《颜崇年集》25卷,论文主要是《颜崇年文选》。学术丛书《满族研究》系列1-7、《袁崇焕学术论文集》主编。他发表了100多篇关于满族研究和清史的论文。
发起并主持第一至第五届国际全研究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文名:颜崇年。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蓬莱
出生日期:1934年4月24日
职业:学者
毕业学校:北京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著名历史学家
荣获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代表作品:《努尔哈赤传》,北京古都人研究文集,讲清朝十二个皇帝。
血型:AB
人物体验
早期生活
1934年4月24日,颜崇年出生在山东蓬莱谢松营一个渔民家庭。颜崇年在这个半农业的村子里一直生活到15岁。
说起自己的童年,他还记忆犹新。那时候他在家务农,和渔民一起出海。他经历了烈日的煎熬,也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危险场面。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人生道路影响很大。也是在村子里,颜崇年开始上学,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北京六中毕业后,阎崇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老师提倡历史不仅要在书房里学习,还要还给群众,对有历史知识的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既主张对历史进行学术研究,又主张普及历史知识。”
阎崇年痴迷于历史的研究,他为此吃过苦。他以前在学校工作,有人说他走了“白专”道路,“右倾”,所以在1963到1965期间,被送到居庸关北京南口农场进行思想改造。身处逆境,颜崇年仍不忘偷看史书。有一次他被叫去谈话。领导问:“你为什么去农场?”他说,“转变你的思想。”“为什么要看线装书(历史书)来改造思想?”他说:“我学的是清史。那时候还没有着装书籍。”领导比较开明,就没再批评他了。只是告诉他要注意群众的影响,安排他晚上工作,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回想一下过去。
书读得越多,阎崇年越冷静。文革期间,他既不参加保皇党,也不参加造反派,自称“吟游诗人”。“文革”10期间,他没有挨过打,也没有被抄过家。
学术课程
“我们应该敬畏历史:为什么要‘尊重’?因为借鉴前人的经验,会获得宝贵的智慧;为什么是“恐惧”?因为重复前人的错误会受到历史的惩罚。我们应该敬畏历史,既不能忘记历史的耻辱,也不能抹去历史的辉煌。”
“求真理性,以史为鉴,师法自然,这是我学历史的主旨。学历史最难的就在于两点:说别人没说过的话,用别人没用过的史料。”(《阎崇年选集》序言)
“学术研究是持久的。一个历史学家一辈子写学术论文,一年两三篇,也不过几十篇。除了适时、应时、救急、有求必应的,还会有多少新作、佳作、佳作、杰作?而在论文中,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后,有多少文章读起来会有用,尝起来会好吃?学术作品要经得起历史的、地域的、学术的、国际的检验。”(《阎崇年选集》序言)
颜崇年回忆说:“我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喜欢历史了。高中毕业就开始学历史,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我所在的中学是北京市第六中学,也是当时全市最好的中学之一。我在考试中历史成绩很好。我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也很好,考了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学完大学历史,要选择某一段历史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首选是先秦史。那时候我二十多岁。我去找一位我非常钦佩的老先生,给他看了我的文章。老人答应了,并鼓励我。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你最好不要研究先秦的历史。研究先秦历史的优势在Xi安,陕西的考古发现和文献的第一手资料都在那里。你在北京。从地理优势来说,你最好研究一下清史。北京在清代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我觉得老人说的很有道理。我从1962开始研究清史,从未动摇过。"
颜崇年回忆说:“作为布衣书生,我主要做了三件力所能及的事:
第一,清朝开国史的学习和研究。著有《努尔哈赤传》、《袁崇焕研究论文集》、《清朝开国史》、《清史论文集》等,发表论文数篇,共计三百多万字。有人说,目前颜崇年发表的字数是最多的。
第二,充分学习、开发和研究。此前中外学者对满洲历史文化的研究很多,但从学科来说,有蒙学、藏学,没有满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阎崇年与国内外同仁一道,发起并界定了满族研究,创办了北京满族学会,出版了《满族研究文集》,主编了《20世纪满族研究》和《世界满族著作提要》,发起并主持了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满族研究研讨会。全面研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新学科已被接受。
第三,利用电视平台系统讲述历史。历史科学的传播被称为口头、书籍、报纸、教学、文物等载体。近一段时间,又增加了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新的载体。十五年来,颜崇年先后系统讲述并出版了《谈清朝十二帝》、《明朝亡六十年与清朝兴盛》、《康熙大帝紫禁城》、《御窑千年》等五个系列,共计200余讲(套)。这类学者以声音、图像、文本三位一体的体系传承历史科学,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将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到全球,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更被视为独一无二的“影视史”的开创者。
阎崇年发起成立了北京社会科学院满族研究所和北京满族学会,倡议创建,并发起和主持了第一至第五届国际满族研讨会。
演讲室
从2004年3月开始,颜崇年逐渐成为公众人物。有人评价是大器晚成,70岁才成名。但是,颜崇年认为,成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其实我去央视《百家讲坛》之前,同行都认识我。世界上从事清史研究和满族研究的同仁都认识我。但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走向广泛的受众,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阎崇年指出,一个专家学者首先要得到同行的认可,其次才是群众的认可。“一个人很难得到两种认同。如果是纯学者,有同行认可就够了。能走到群众中去,得到群众的认可,当然更好。”
求学路上多次得到奖学金帮助的颜崇年,把回报人民作为读书人的责任之一。“一个学者有各种各样的责任。第一种责任叫学术责任。主要是和同行交流,促进学术交流。但学者也应该有其他的责任,那就是把从人民那里学来的东西还给人民。50年来我一直在学习和研究清朝的历史,我想把学到的东西尽可能地回报给社会和人民。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学者的责任。
2004年,阎崇年首次出现在CCTV-10频道《百家讲坛》上,进行了37场“清朝十二皇帝之谜”系列讲座。自此,阎崇年成为《百家讲坛》走出低谷的转折点,开创了讲述历史真相的风尚。当时颜崇年出版了《努尔哈赤传》,所以他被认为是《清十二帝疑案》中讲清朝始皇帝努尔哈赤的最佳人选。栏目制作人聂聪聪拿着聘书去了阎崇年家。颜崇年很犹豫,只答应试一试。结果试讲效果很好。录制结束后,聂聪聪和导演请颜崇年吃饭,请他把清朝十二个皇帝的谜团全部讲完。阎崇年不敢答应,只答应再讲一集皇太极。谈完皇太极,《清十二帝之谜》收视率开始稳步上升,《百家讲坛》综合排名保持科教频道第二。阎崇年也渐渐有了信心,于是他就讲到康熙、雍正、乾隆,等等,直到讲到宣彤。《清十二帝疑案》讲完后,颜崇年开始讲《清十二帝疑案通论》、《清十二帝疑案解答》,创下当时科教频道最高收视率0.57。
在讲义的基础上,颜崇年出版了《谈清代十二帝》一书,销量几十万册,好评如潮。阎崇年曾说:这本书的读者群很广,从院士到8岁小学生都有。具体来说,本书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即“直说”、“细说”、“泛泛而谈”、“新论”。
1,《实话实说》——与“开玩笑”的历史不同,这本书更强调“实话实说”。“讲真话”就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公正真实地向广大观众讲述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和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清史和清朝皇帝情有独钟,逐渐成为一个“笑话”。这不仅引起了人们对清史的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其真实性的疑惑。人们普遍期待对清史“说实话”,这本书的畅销是“久旱逢甘霖”的结果。其实,人们既需要“讲真话”,也需要“开玩笑”,既不能要求历史学家“开玩笑”,也不能要求电影人“讲真话”。对于观众来说,看《玩笑》的时候,要知道这是“戏”,看的是热闹,不能当真;看《实话实说》,要知道这是“历史”,你所知道的是“真相”,不能随便拿来开玩笑。普通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就能分辨了。
2、“阐述”——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丰富多彩的。以前的历史书都比较粗糙,教科书和历史著作通常是总结历史发展,阐述重大历史事件,评论重要历史人物。比如光绪皇帝的死,就是一个“崩”字。但这些小事件往往是观众和读者关注的焦点、热点和疑点。颜崇年详细列举了关于光绪皇帝死因的五种解释,并从以往的档案、文献、口口相传、著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综合和阐释。不仅观点鲜明,史料丰富,而且讲解详细,分析深入,各抒己见。这样历史就变得有血有肉,读起来很有味道。
3、《通论》——颜崇年认为,一个王朝的兴衰不能横向看,只能纵向看。整个清朝历史与清朝皇帝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兴衰成败、治乱好坏的镜像,都需要系统的阐述。比如清朝的十二皇帝,他们有自己的历史贡献,也有自己的政治劣势。那么,清朝的兴起、崛起、衰落、灭亡有哪些经验教训呢?清朝皇帝努尔哈赤不仅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种下了“天下由光衰”的基因。显然,八旗制度是其“种子”和“基因”的一个支点。八旗制度是清代的一项基本社会制度。八旗兴则兴,八旗衰则亡。
4.“新说”——颜崇年对清朝的许多事件做了“新说”。比如鸦片战争,过去中学课本强调“落后就要挨打”,而颜崇年则说“落后就可能挨打”,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责任主要由道光帝承担。当时英国入侵,后方在大西洋的另一边。如果“勤奋的国王”被称为,道光有可能击败敌人。历史上有许多弱者战胜强者,少数人战胜多数人的例子。道光的祖先,在萨尔浒战役和晋松战役中,八旗军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2006年9月,颜崇年再次出现在《百家讲坛》上,就明朝亡清六十年进行了46场系列讲座,并出版了一本同名书籍。
2008年3月,阎崇年到《百家讲坛》进行《康熙大帝》系列讲座,共23讲,并出版了同名书籍。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阎崇年研究清史时,就从研究康熙入手。1964年写了一篇论文《评康熙皇帝》,但过了很多年才发表。后来,他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清朝入关前,但他从未放松对康熙朝历史的关注。“40多年来,我从未放弃研究和关注康熙王朝的历史。一切总是无处不在,总是萦绕着我。”于是,他在百家讲坛上完成了《康熙大帝》系列讲座。当他对康熙朝的历史进行系统的回顾时,他认为这也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阎崇年在《康熙大帝》一书中,从国际、平民、电视、正义、人性五个角度阐述了康熙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无悔。他视野开阔,情节跌宕起伏,分析准确,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性鲜明、大有智慧和勇气、文采飞扬的千年皇帝丰满形象。阎崇年说,希望这本书成为一部励志读物,他相信励志的对象可以说是各类读者。对于年轻读者来说,康熙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称赞。他小时候失去了父母,又患了天花,但他克服困难,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对于中年读者来说,我们应该从书中学习康熙是如何为国不辞辛劳的。公务员作为特定的读者群体,会从中学习,也就是了解康熙是如何治国的。说到康熙的个人修养和自学,颜崇年高度评价了一句话:“圣人、圣人、凡人、俗人有什么区别?就两个字——志向和学问。”
2012年,阎崇年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进行“大故宫”系列讲座,共64讲。同时出版了《大故宫1》、《大故宫2》、《大故宫3》三本书,在全国掀起了关注故宫、学习故宫、研究故宫的热潮。阎崇年曾任中国故宫学会副会长,历史研究课题多与故宫有关。阎崇年在多次实地考察明清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台北故宫等地后,首次提出“大故宫”的概念,随即引发创作灵感——从大中华文化背景下的故宫入手,寻求解读历史的突破口。受此启发,阎崇年决定首次开放故宫的外延,包括颐和园、圆明园、北海、景山、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清皇家陵园、沈阳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深入剖析封建皇族制度、机制框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延续千年的建筑、文物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颜崇年说,他过去的讲坛类节目,都是沿着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按时间顺序逐步演绎和推进的;本次“大故宫”讲座以建筑空间为主要线索。每次讲课,都要先设定一个空间的概念,然后这个空间里的时间、人物、事件、建筑、文物就要落地生根。
在阎崇年看来,要想把“大故宫”解释清楚,必须“先看世界,再看中国”。因此,阎崇年广泛接触外国历史学家和汉学家,与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掌门人”,以及众多建筑、历史、文物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以获得基于东西方比较文化基础的对“大故宫”的多视角、多元化解读。颜崇年说,光是收集资料和联系专家,他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2017年,颜崇年第五次登上《百家讲坛》,做了一场《官窑千年》的讲座。同名专著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历史学家写的一部简明的瓷器文化史。作者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背景,品味传世精品瓷器,探讨御窑兴衰,透视瓷器的情与趣。通过历史的观察和人文的叙述,生动地展示了官窑和瓷器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增强了瓷器之路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该书以官窑和官窑瓷器为核心,探讨了瓷器背后的历史事件,歌颂了伟大的工匠精神,探讨了官窑千百年来的生命和灵魂在于创新——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揭示了陶瓷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该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以瓷器为切入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佳作。
2018年,85岁高龄,颜崇年出版了原创学术专著《森林帝国》,积累研究20年。书中首次提出了森林文化、森林帝国、中国古代文明五种文化形态,即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和济南东部南部沿海、海岛海洋文化。并讨论了文化融合的概念。书中以时间为经度,从商周、陆楼、布吉、_ _、女真、满洲看清朝三千年,以空间为纬度,从地球北半球看东北亚林带,从东北亚看东北森林文化,从森林文化看清朝崛起繁荣的文化原因。清初进行文化融合,以森林文化为纽带,农业、草原、高原、海洋文化区域逐渐融合,一个疆域14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帝国崛起,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些新概念的引入,不仅有助于分析、研究和阐述森林帝国获得和巩固政权的文化根源,而且有助于澄清两个误区:一是认为中华文明帝国只有一种文化形态;第二,文化融合是文化征服或文化同化。中华文明的博大,在于文化的多元;中华文明的延续在于文化的融合。中华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就在于两个字——“和”与“一”,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
个人工作
成就荣誉
对生活的理解
四重哲学
“四位一体”是颜崇年的人生哲学。颜崇年认为,“止于至善”是大学中规定的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即达到“至善”的大境界。具体来说,“止于至善”就是科学地调整天、地、人、自身的四维关系,做到“四结合”,即达到天、地、人、自身的和谐。达到四个结合是一个过程,接近“四个结合”,攀上人生的最高境界。
天河就是天人关系,这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一大特色。天道,有很多种解释:天命、天道、天理、天气等等。这里说的天主要是指天气。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面对的就是天气。司马迁说:“研究天人关系”,就是探索天人关系。“好天气”包括好天气和哮天天气。魏源在《圣武经》中说:“哮天志在必得,顺境直言,顺境兴亡。”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哮天,你将会有一个伟大的事业。天气不断变化。《易经》里说,天体不断运行,人要不断努力。既然人与自然往往是水火不容的,那么如何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呢?重要的是认识天气,适应天气,失去天气。首先是了解天气。人们常说:“识时务者为大。”接君的特点之一是“知时事”,即知天气、知时事。古代杰出人物在观察天气时,主要是感受天气,适应天气。二是适应天气。老子说:“当你好。”《孟子·离娄论》也说:“逆天者存,逆天者亡。”这完全是根据天气来行动。第三是不耽误时间。《晋书·宣帝记》云:“圣人不可逆时,而失时也。”人与天的关系是:既不过时,也不落伍。
土地整合主要是指环境与自身的平衡关系。“土地组合”的含义比“地理位置”更宽泛,主要有四层含义:一是知道地理位置,二是利用地理位置,三是借用地理位置,四是节约地理位置。也就是说,同处一地的人,既矛盾又和谐,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在自身与环境之间努力寻求平衡。
人类的融合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求同和融合,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人和”是做事、做人、为官、为政的重要条件。做大事,必有伟大的“人在一起”。可以说,“人的组合”有多大,胸怀就有多宽广,境界就有多高,事业就有多大。所谓“人和”,遇到一个难题:如何看待反派和敌人。遇到朋友和达官贵人,要毕恭毕敬;遇到小人仇人,要心存感激。
自我和谐主要是生理平衡、心理平衡和伦理平衡。第一,生理平衡。人的生理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才会生病。人们经常被疾病和痛苦所折磨。生病有外因,更重要的是内因。为了保持生理平衡,我们必须促进身体健康。严格来说,你有多健康,你能做多少事。我们要善于调整身体的内在因素,尽可能保持一个平衡健康的身体。第二,心理平衡。人的心理往往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所以有苦闷、烦恼、焦虑、烦躁。做心理平衡,重要的是要有心态,黄金心态。所谓黄金心态,就是遇到困难时阳光快乐,遇到委屈时豁达开朗,遇到坎坷时淡然安静,面对胜利时谦虚谨慎。具体来说,要注意冷静、谦虚、叛逆的东西。第三,伦理平衡。伦理平衡,重在修身。“大学”的“八眼”是:纪、知、诚、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既是敬事、知行、诚、正的根本,也是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以“八眼”的核心是修身,修身的本质是克己向善,也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做到“四结合”。修身所追求的目标是:“无愧于天,不负他人。”(《孟子·尽心上》)他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样,追求修身养性的意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努力达到张衡渠所说的最高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后世立业,为万世太平。”
八十条命
颜崇年说:“我受商人家庭的影响,和纯粹的农民相比,性格上有些变化。比起纯城市人,他们更有耐力。比起纯粹的市民,多了一点勇敢。”他有点更耐寒,勇敢和足智多谋,这对他的学术有很大影响。“你必须在学习上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因为你要在学术上突破,不断创新突破,勇于创新突破。”勤奋、刻苦、坚持、创新当然重要,但他始终认为勇气是作为学者最重要的品格,他能在学术界有所建树,或许是因为他比同龄人更勇敢。“读书人遇到困难,不能没有勇气。”颜崇年说。
颜崇年说:“人生坎坷,志在学。学术之路漫长曲折,求真理性,立志做强。二十岁后进入历史领域,五十岁爬上清史领域,六十岁探索满洲学,七十岁探索影视史,八十岁研究森林文化。借用屈原《离骚》中的一句话作为这篇序言的结论:“陆曼曼是修远Xi,我上下求索。"
四合书屋
北京北四环中路,北京社会科学院。闫老师住在医院的宿舍里,三室一厅的房间几乎堆满了书。在门口的右边,有一排书架。客厅很宽敞。东北的两边,高高的书柜直抵屋顶,地上堆满了书。书房在南面,门上方的碑文写着:“四合书屋”。东西两侧的书架上堆满了书,南边的书桌上有电脑、传真机和一些书刊,无从下手。颜老师主要在客厅写。房间里一张小圆桌,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够了。有时候我会在这张大圆桌上写字。桌子上的一些小吃是专门为客人准备的。朋友来了,我会喝杯茶,几盘干果,聊聊天。朋友走了,推桌子,不收拾,放电脑上,再写。
闫先生平时不运动,吃保健品和滋补品,吃什么都不注意。如果有什么健身的方法,“那只有乐观。”一位去过四合书屋的朋友说:阎先生,寿高气盛,一定能坐在书屋里继续做更大的事。甚至有人写了一首诗:四海五洲之名尊,千古比古稀文献更豪迈。正义在心中,赞美永远在讲坛。
最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