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村的历史演变
后山村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信息。后山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居住。这个村子是什么时候建的,无从考证。明清以前是“猴子山村”。它因位于张子山旁而得名。
据我们所知,明清时期,县城有七十二里,后山村是南湾里(官泉西里、南村里、万泉里)七十二里之一。西寺(玉皇庙)有碑:“因村中有几十口井,故名万泉,万泉里因万泉而得名”。
民国七年左右(1918),陵川县开始实行区村制。全县分三个行政村,区下有村(指行政村,当时没有行政村的名称)。大村单独为一村,小村合并为一村。在村庄下面,还有村庄、邻居等组织。一般每个村有几个村,每个村有五个邻居,每个邻居有五户。这种建制和区划形式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直到民国14 (1925)左右,再次调整村的划分,这一次行政村更名为县。明清万全里至后子山村,因“后子山”二字复杂而演变为后子山,建国前更名为后山。后山村最初由六个自然村(后山、逍遥掌、西河沟、后寺、黄花山、南河)组成。经过几十年的变迁,现在只有三个自然村(后山、逍遥掌、西河沟),原来的后寺、黄花山、南河无人居住。
后山村人杰地灵。他们反抗社会黑暗,追求幸福生活。抗日战争时期,五位烈士为国捐躯。解放战争时期,后山军委带领村民兵支援解放焦作等战斗,因其贡献而获奖。9月23日,1963,山西日报以《农村党支部的光辉旗帜》为题,刊登了后山的经历。同年,山西省委组织部在后山召开“后山大队党支部经验推广现场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后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发扬光荣传统,艰苦奋斗,续写了辉煌的新篇章,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