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1,立春
在古代,“打牛”仪式是由郡政府进行的。打牛的前一天,当地的牛被放在县城东门前,称为“站牛”,旁边还会立一个背着农具、鞭打牛的假人作为“耕者”,以示春耕时节的到来和农事的提前准备。假人“庚戌”叫“莽神”。如果“耕者”站在牛的前面,说明春耕季节要早些准备;“千鸟”站在牛后面,表示春天来晚了;人牛并行的话,春暖花开的季节是适中的。
立春那天,所有的官员都会在蟒蛇当地的牛面前献上肉和水果食物,并在中午举行盛大的“打牛”仪式。官民击鼓,官员用红绿鞭或柳枝将当地的牛抽打三次,然后交给下属官员和农民轮流抽打,让当地的牛尽可能被打断,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后来,人们笑着抓起牛的土块,带回家放进兽圈,象征着槽头的繁荣。据说那天阳光明媚,所有的人都很开心;如果早上下雨,说明运气不好,预示着年景不好。?
2.雨
在古代,人们有一个习惯,就是为自己的孩子求神占卜,看看自己的孩子命运如何,是否需要找一个米歇尔·普拉蒂尼。找米歇尔·普拉蒂尼的目的是让孩子顺利健康成长。于是就有了雨节拉护的活动。这一举动年复一年,成为了一个由来已久的习俗。
在川西,雨节是一个很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不管下不下雨,这一天都充满了一种朦朦胧胧的诗意:清晨的第一缕曙光,雾蒙蒙的路边有一些年轻的女子,牵着她们年幼的儿子或女儿,等待着第一个路人。而一旦有人经过,无论男女老幼,拦住对方,就把自己的儿子或女儿抱到地上,磕头拜,立为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叫“撞见崇拜”,就是谁撞见谁就是谁,事先没有预定目标。
“撞拜送”的目的是让孩子顺利健康成长。当然,“撞人拜年”的习俗在农村还是有的。城市里的人通常会对自己的孩子“顶礼膜拜”,不是朋友,就是同学,同事。
3.震惊的
这一天,人们有“打小人”的习俗,以驱除厄运。
惊蛰象征着农历二月的开始,它会以一声惊雷惊醒所有冬眠的蛇、虫、鼠、蚁,家里的爬虫、蚂蚁也会起来到处觅食。因此,在古代,人们会用熏香和艾草熏住所的四个角落,以驱除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逐渐演变成那些不开心的人拍打对手,赶走厄运的习惯,也就是“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的惊魂日都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女子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着纸娃娃,一边嘟囔着“打你的小脑袋,直到你气得想吐。”
打小人的目的是希望小人知难而退,表达内心的委屈。
4.春分
春分这一天,民间有“竖着下蛋”的习俗。全球有数千万人在做“竖蛋”实验。这种被称为“中国定制”的玩具是如何成为“世界游戏”的,目前还很难考证。不过游戏简单有趣:选择一个光滑对称的刚出生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立起来放在桌子上。虽然有很多失败者,但也有很多成功者。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间,所以有句话说,春分到了,蛋就漂亮了。立起来的蛋非常漂亮。
在中国的岭南地区,有一个叫“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生苋菜,当地人称为“春蒿”。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摘春菜了。当在田野中搜寻时,它通常是浅绿色的,大约一个手掌的长度。采摘下来的春菜,一般在家里和鱼片一起熬制,称为“春汤”。有句顺口溜说:“春汤脏,洗肝肠。全家老少平安健康。”从一年的春天开始,人们仍然在家里祈求平安和健康。
5.清明
在清明节的这一天,不言而喻,有扫墓祭祖、踏春踏青、植树种草等传统习俗。这是一个关于清明节起源的古老传说。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天谴而逃亡他乡。在流亡期间,重耳遭受了屈辱。本来和他一起出去的朝臣,大部分都是陆续出去的。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跟着他。其中一个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昏了过去。为了救重耳,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到中国,成为君主,也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上台后,派人请介子推带朝廷受赏封侯。然而,几趟下来,介子推不动了,已经背着母亲躲到绵山了。晋文公下令释放火烧山,迫使介子出局。但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被烧死。晋文公看着介子推的尸体,后悔了,哭了一会儿,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然后埋葬了尸体。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他的大臣们穿着便衣去远足,以表达敬意和哀悼。走到坟前,看到去年被火烧过的老柳树居然复活了,成千上万的绿枝,随风起舞。晋文公看着复活的老柳树,仿佛看到了介子推。他毕恭毕敬地走到他面前,慈爱地捏了一根树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祭祀结束后,晋文公将复活的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并将这一天命名为“清明节”。
6.谷雨
关于谷雨的起源有一个悲伤的传说。
唐朝高宗时期,有一个名叫谷雨的年轻人非常擅长游泳。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了洪水,他用这种技能救了村民,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一株牡丹花,并请一位园丁把它种好。
几年后,谷雨的母亲病重。对于谷雨来说,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做事情是很辛苦的。这时,他家出现了一个美女,每天照顾他妈妈。谷雨和这个女人有着长久的关系。就在谷雨想娶这个姑娘的时候,他得知这个漂亮的姑娘就是仙女牡丹,而且是他几年前救下的牡丹。牡丹仙子和谷雨约定:“到明年四月八日,我去谷门口定居。”
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鹫得了重病,逼着牡丹姐妹为她治病酿造华瑞丹酒。牡丹姐妹不肯取自己的血,酿了丹酒给恶贼喝,却被秃鹫抓走拘禁。谷雨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生日那天,他终于闯入魔窟打败了秃鹫,救出了华仙。当所有人都准备回家的时候,那只还没死的秃鹫用一把暗剑刺向谷雨。牡丹仙子非常生气,她拿起谷雨的斧头,把垂死的秃鹰剁成了肉酱!转身扶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用自己的生命救了这些华仙的命。
谷雨死了。他生于谷雨,死于谷雨。他死时只有21岁。谷雨被埋在园丁的花园里。从那以后,牡丹和所有的花仙子都定居在曹州。每到谷雨,牡丹就会开放,以示对谷雨的怀念。
7.漫长的夏天
在中国沿海地区,长夏这一天有“打鸡蛋”的民俗。那天中午,每家每户都要煮鸡蛋。带壳煮鸡蛋,不要打碎。将它们浸泡在冷水中几分钟,然后套上一个编织的丝绸袋子,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孩子们会三五成群地玩打蛋游戏。鸡蛋有两头,尖的是头,圆的是尾。打蛋的时候,蛋头打蛋头,蛋尾打蛋尾。一个个打,输的人放弃,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王;彩蛋最后胜出者为第二名,彩蛋称为小王或二王。
长夏也有在这一天“称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平台入口处挂一个大木秤,秤钩上挂一个凳子。大家轮流坐在凳子上称人。称花时,称者说着吉祥话。老人会说“称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重的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外面有人找你。不甘心,不甘心,状元儿子有缘分。”秤砣子说:“秤砣十几二十三,小官就长大了。七品县官不应罪,三公九臣应攀。”称花只能打进去(就是从小数到大数),不能打外面。古诗云:“长夏称人,悬梁笑。”
长夏之日“称人”的习俗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期。长夏称人会给人带来好运,人们也祈求上帝给他们带来好运。
8.小满
小满这一天,有“抢水”、“祭车神”的习俗。在旧社会,水车排灌是农村的一件大事。俗话说“小人动三车(三车指丝车、油车、水车)。”水车满了就启动。此前,农民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意在海宁一带演练。年长的执事通常会召集家人,定下日期,安排准备工作。天一亮,他们就成群结队出发,点燃火把,在水车上吃麦饼、麦饼、麦球。执事们以鼓锣为号,踏上事先安装在小河汉上的水车,数十辆车齐步,将河水抽到田里,直到河边积满了水。
“祭车神”也是农村的古老习俗。据说“车神”是一条白龙。在车水前,农民将鱼、香烛等祭品放在车座上。特别之处在于祭祀中有一杯白水,祭祀时倒入田间,寓意祝愿水源茂盛。这些习俗表明农民重视灌溉和排水。
9.芒属植物
这一天,人们在闲暇和忙碌的时候都有“送花给神灵”的习俗。
按照老话说,穗种节后,当香花抖落,花神退位,世人会郑重送别她,以示感激。《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生动地描写了送别花神的仪式,充满了民俗风情:
“第二天是4月26日,原来这一天并不是耳朵节的结束。古代习俗:插秧节当天,要布置各种礼物,祭祀花神。据说花的种植一旦结束,就是夏天,所有的花都要卸下来,花神也要退位,不得不告别。不过这种风俗在闺房里比较流行,所以大观园里的人都起得早。”
10,夏季至日
在夏季的至日,馄饨在无锡很受欢迎。在古代,在夏季的至日,人们向神灵献祭,以祈求灾难消失,来年富有。到了清朝,夏季至日上的神灵崇拜更加流行,日本人不得不吃面食以示对神灵的尊敬。可以看出,在夏季的至日,北方人吃面条,无锡人吃馄饨,都是对上帝虔诚的祭祀。
馄饨,古人称之为“似鸡生蛋,颇似天地混沌之象”,“馄饨”与“混沌”谐音。盘古开天,始乱。吃馄饨是明智的。老人们都说:“夏天吃至日馄饨,天就不会热了。”在夏季的至日吃馄饨也包含着祈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据历史记载,在宋朝的宫廷里,每年夏天至日,皇家厨师都会包一种夏季至日馄饨给皇后们吃。事实上,宋代宫廷不仅在夏季至日吃馄饨,而且在一年中的其他23个节气中也吃馄饨。因此,宋代宫廷有一种著名的面条叫“二十四节气馄饨”,南宋的高宗特别爱吃馄饨。
11,小树
夏节前后几天,民间有“屋上吊百索子”的习俗。
白锁子,又称五色丝线,端午节时被系在孩子的手臂或脖子上,相信可以辟邪。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五色是吉祥的颜色。所以在端午节的凌晨,成年人起床后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在手腕、脚踝、脖子上系五色线。绑线时,禁止小孩说话。五色线不可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据说小孩穿五色线可以避开蛇和蝎子的伤害,扔到河里,表示河水会冲走瘟疫和疾病,让小孩平安健康。6月6日,也就是夏季节日的前两天,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会在端午节时把“百索子”戴在手上。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天上的牛郎和织女被残酷的王太后隔着银河隔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才能相见。但两者之间隔着一个浩瀚无边的银河,没有渡口。我们做什么呢
因此,6月6日,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会把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白锁子”放在房子里,让喜鹊来取,并在银河上架起一座美丽如彩虹的桥,让牛郎和织女相遇。“在房子上放数百个索子”的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12,伟大的夏天
在浙江台州湾,有“送夏船”的习俗。
浙江椒江嘉之送夏舟是一种民俗。清朝同治年间,这里经常发生疫情,尤其是酷暑时节。人们认为这是五煞所致,于是在江边修建了五圣祠,甚至在大夏节当天,用特制的木船将供品送到椒江口。意思很明显,就是送走瘟疫,祈求平安。
据说早在上世纪20年代,台州湾的“夏船”规模最大,远近闻名。每年农历夏季,知止“送船消夏”的民俗正式打出“钓鱼度假”的旗号,活动十分红火。
活动的高潮是在炎炎夏日,将一艘“夏船”送上江面,并伴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人挤人,兴高采烈。浩浩荡荡的群众把一只制作精美的纸船送到河边举行交船仪式。夏船出海时,河边鞭炮齐鸣,欢呼声如雷。很多人反复读《送夏平安》。原本停泊在江边码头的渔船全部开动,组成庞大的船队,护送夏船出海。直到再也看不到船的影子,江边的人们才踏上回家的路。
13,立秋
在初秋,尤其是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有许多民俗。在商洛竹林关一带,有“摸秋”的习俗。这一夜,婚后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瓜果架、豆棚下的地里偷偷摸索瓜豆,故名“摸秋”。
习俗中有很多说法。摸摸南瓜,容易生男孩;摸扁豆容易生女孩;摸白扁豆更吉利,除了生女孩,还是白头偕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夜,瓜果豆子都摘下来了,园主不能责怪。无论阿姨回家多晚,父母都不允许批评她。
中秋节晚上,月亮还没出来的时候,孩子们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着什么东西回家。如果摸洋葱,父母认为孩子长大了聪明;如果碰了瓜果,父母认为孩子以后吃喝不愁,一切都会好的。人们把“触秋”当成游戏,不惩罚盗窃。
在商南县,中秋之夜,吃完月饼,不肯长高的孩子摸高粱。没有男生的人摸茄子;没有女生的人碰辣椒;孩子不聪明的人去摸洋葱。这种习俗在清朝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
14,酷暑
在农历七月十五左右的夏季,会有庆祝中原的民间活动,通常称为“七月半”或“中原节”。台湾省此时有“拜好兄弟”的习俗。
在台湾省,鬼俗称“好兄弟”,中元节普渡的鬼叫“拜好兄弟”。这个习俗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
佛的弟子中,法力最高的连尊,思念死去的母亲。他利用自己的神通,看到母亲在世时对因果报应的贪念,死后堕落为邪灵道,过着衣食无着的生活。木芒连用神力把它变成了食物,给了母亲。但是她的母亲并没有改变她的贪婪。当她看到食物来了,她害怕其他恶灵会抢走她的食物。贪婪之下,食物在她嘴里立刻变成了木炭,无法下咽。
虽然穆玉莲有神奇的力量,但作为人类的儿子,她不能救她的母亲,这是非常痛苦的。请问佛祖怎么办?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夏日最后一天的安身修行,佛法全善。这一天锅里多味,巷里的和尚大有功德。你可以用这种同情心来拯救你死去的母亲。”这就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15,千年
有一个关于千禧年节日起源的古老传说。
传说千年是一个优秀的厨师,举世无双,连最挑剔的皇帝也没有话说。有一天,皇帝问白露:“天下第一?”白露回答:“盐!”皇帝本来是想炫耀自己的“山珍海味”,可千年居然夸起了连普通人都广见的“盐”。盐怎么“最好吃”?蔑视皇权,这是“欺君之罪”!皇帝一怒之下杀了千年,吩咐御厨七天不准用盐。
一连七天,山珍海味没了盐就变得淡而无味。皇帝越吃越想吐,知道自己误杀了千年。皇帝后悔了,于是用御笔在素绢上写下了“误日七日,无法无天”的字样。恰好有大臣来访,皇帝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后悔了”,就赶紧把帛书烧了。这一烧正好被路过的城隍接受了。黄成勋爵把它献给了玉帝,玉帝“允许玩耍”,于是就有了纪念千禧年的“千禧节”。
16,秋分
在秋分,这是一个传统的“中秋节”。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现在中秋节来源于传统的“中秋节”。
据考证,最初的“月亮节”定在“秋分”这一天,但由于每年农历八月的日子不同,不一定总有满月。而没有月亮的祭月是大煞风景。因此,“中秋节”后来从“秋分”转移到中秋节。
据历史记载,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在春分祭祀太阳,在夏季至日祭祀大地,在秋分祭祀月亮,在冬季至日祭祀苍天的习俗。其礼拜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它位于四个方向:东南和西北。北京的月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在春而阳,秋在夕。朝者,月之夕也。”这里的月夕指的是晚上给月亮献祭。这种习俗不仅为朝廷和上层贵族所奉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民众。
17,寒露
寒露时节前后,恰逢重阳节。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因为重阳节是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非常适合登山,所以重阳节慢慢爬的习俗也就成了寒露季节的习俗。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东汉时期,汝南地区瘟疫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感受到了人民的疾苦,想把人民从水火中解救出来。于是拜费长芳道长为师,学习消灾救人的神奇。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初九,瘟神又杀人了,叫桓景回去救村民:“第九天,离家登高,把山茱萸装在红布袋子里,绑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可以打败瘟神了。”
桓景回家告诉了所有的村民。九月九日,汝河暴涨,疫妖来袭。但因为刺鼻的菊花酒,山茱萸的香味刺痛了心脏,让人难以靠近。桓景挥剑斩山脚下的瘟神。晚上,人们回到家中,发现“鸡犬牛羊骤死”,人们因为外出爬山而幸免于难。此后重阳登高避祸,流传至今。久而久之,爬山成了一种美丽优雅的习俗。在秋高气爽的寒露季节,登山也成为人们锻炼身体、感受大自然的传统活动。
18,初霜
在中国广西夏磊镇,有一个“壮族第一霜降节”。它的起源与夏磊烤面包和庆祝丰收的传说有关。相传,十四世土司许和他的妻子土司的女儿岑,曾在清末随夫骑牛到闽越沿海抗日。因为岑余音骑着牛打仗,所以被称为“莫亚”。“雅”是壮语中老妇人的名字,“莫”是牛。岑余音对敌人的胜利恰逢第一个霜冻节。夏磊人民为了纪念许和岑,修建了庙。在第一个霜冻日,人们举着余音的画像,举行了一次流浪活动。节日有300多年的历史。
由于夏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土司文化,首届霜降节已经从单纯的丰收庆典发展成为祭祀民族英雄、开展商业活动、表演民俗文化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展示了壮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承载了壮族土司文化和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记忆。
19,立冬
初冬,有“送寒衣”的习俗。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意祭奠先死的人,叫做送寒衣。为了不让祖先在冥界受冻受冻,这一天,人们会烧五色纸,给他们送去御寒衣物,体现了对故人的缅怀和生者对逝者的怜悯。
“送寒衣节”的习俗来源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相传秦始皇时期,江南孟家湾有个女子婷婷玉立,十八岁爱上了一个美男子范希亮。正当他们要结婚的时候,能抓到年轻人的官兵来了,把范希亮带走,派他去北方修理万里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她的丈夫,极度悲伤。一天,江南雪花纷飞,北风呼啸。孟姜女打了个寒颤,心想丈夫的衣服已经穿了好几年了,怎么抵挡得住长城外的寒风呢?她决定给丈夫做一件御寒大衣,自己送过去。
当孟姜女穿着寒冷的衣服来到长城脚下时,她万万没有想到,一年前的冬天,她的丈夫范希亮被活活累死,他的尸骨被埋在万里长城下。听到这里,孟姜女放声大哭。她一边哭,一边用手拍打着墙壁,喊着丈夫的名字。孟姜女哭着要一个悲惨的丈夫,骂着一个残忍的暴君。在她愤怒的控诉中,北风在天空中呼啸,海浪翻滚,压向万里长城。突然一声巨响,万里长城轰然倒塌,露出一根骨头。孟姜女抱着这些骨头哭了七天七夜,然后想烧掉这些冰冷的衣服。就在这时,只见寒衣缓缓飘下,绕着孟姜女转了三圈,然后稳稳的落下,盖住了尸骨。
20,小雪
“小雪来时吃糍粑”是江南水乡的传统习俗。每年的这个时候,大人和小孩都会谈论这件事:今天几号?还有几天就要去小雪了。谁的糯米已经磨好了,谁的还在田里晾着?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很兴奋,感觉像过年了。有时候天气不佳,糯米收割晚了,大人不准备做饭吃,但又打不过孩子,就想办法借一些做饭吃。
“糍粑”还有一个名字,就是“糍粑”,意思是糯米放在锅里煮,然后用木棍捣成泥。做“饺子”的那天晚上,父母准备了馅和外面包的粉。馅是黑芝麻煮熟捣碎,拌白糖,还有一些红瓜、青瓜、坚果等。都是在条件好的时候加的,然后外面用米粉煮好,撒在桌子上,然后把捣碎的糯米拿出来,放在上面,放进馅儿里,然后包好,外面用米粉粘好,不粘手。这样,一个饺子就做好了。
21,大雪
大雪季节,天寒地冻。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郝汉鸟”的传说。
传说有一种鸟叫郝汉鸟。这种鸟不一样。它有四只脚和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它不会像普通的鸟一样飞。在夏天,郝汉鸟身上覆盖着华丽的羽毛,看起来非常漂亮。郝汉鸟非常骄傲,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甚至连凤凰都无法与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抖着羽毛,走来走去,骄傲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鸟儿们忙碌着。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一起飞往南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些留下来,整天辛勤工作,积累食物,修补巢穴,为冬天做准备。只有那只郝汉鸟,它既没有能力飞向南方,也没有努力工作的愿望,仍然整天在四处游荡,仍然到处炫耀它美丽的羽毛。
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异常寒冷,鸟儿们回到了温暖的巢穴。在这个时候,郝汉鸟失去了所有美丽的羽毛。晚上,它躲在石缝里,冻得瑟瑟发抖。它一直在哭,“好冷,好冷,等到天亮再筑巢吧!”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郝汉鸟忘记了夜晚的寒冷,它继续唱着:“得过且过!“太阳底下真暖和!”
郝汉鸟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混着,一天一天地混着,从来没有能够给自己造一个窝。雪季,北风呼啸,阳光失去了往日的温暖。郝汉·伯德没能熬过寒冷的大雪和节气,最后冻死在岩石的裂缝里。
22、冬天的至日
在中国北方,饺子是每年农历新年冬季至日必不可少的节日大餐,不管这个家庭是否富裕。正如谚语所说,“在10月1日,当冬天至日来临时,每个家庭都吃饺子。”这个习俗的起源是因为“医圣”张仲景在冬季至日放弃了医学。
张仲景是东汉人。他写了《伤寒论》,是医家的杰作。祛寒迷人耳汤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句名言:“进则存世;如果你撤退,你将拯救人民;”你做不了好医生,也做不了好医生。“他曾任长沙知府,后毅然辞官回乡,探病上药,大堂行医,治邻。
张仲景回国时,已是冬天。他看到白河两岸的村民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僵了。他要求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建立一个医疗棚和一个大锅,并在冬季至日的那天放弃他们的“迷人的耳朵”来治疗冻伤。他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草药放在锅里煮,然后捞出羊肉和药物切碎,用面包做成耳朵状的“饺儿”,煮好后分给前来求药的人,每人两个“饺儿”,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焦耳”,喝了“祛寒汤”,浑身发热,双耳发热,冻伤的耳朵治好了。后人学了“焦耳”的样子,把它包装成食品,也叫“饺子”或“扁食”。冬天的至日吃饺子,不忘“医圣”张仲景在《祛寒焦耳汤》中的恩情。至今南阳还有一首民谣,叫“冬日至日胡作非为饺子碗,冻耳朵没人管。”。
23、小寒
梅花是小寒节气的第一个花字母,梅花自古以来就是诗人赞美的永恒主题。咏梅诗歌滥觞于六朝,兴起于隋唐,兴盛于宋元,继之于明清,至今仍有韵味。这些诗或写梅花的品质,或写咏梅的风韵,或画梅花的风韵,或唱梅花的情怀。大多构思新颖,用霜雪傲立、不畏严寒的梅花来表达作者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高尚情操。
24.大寒
在严寒节气中,有一个对北方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和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起源,众说纷纭。以下只是其中一个传说。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南部,有一位净饭王,在卡匹罗威王国。他有一个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年轻时,他感受到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发现社会生活是徒劳的,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政治极为不满。于是,他在29岁的时候,抛弃了皇室的奢华生活,做了6年的和尚和苦行僧。
大约在公元前525年的一天,他饿极了,决定不修行了。然后遇到一个牧羊女,给了他乳糜吃。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于是坐在释迦牟尼的一棵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了佛教。根据历史记载,这一天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因为他是释迦牟尼,后来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牟尼的圣人。
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地修建寺庙,煮粥拜佛的活动也开始流行。尤其是在腊月初八,释迦牟尼祭祀修行佛教时,所有寺院都会举行诵经,并遵循佛教成佛前供奉一种“乳糜”的传说程序,用香榧和水果为佛祖熬制粥,名曰“腊八粥”。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