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诸葛亮真的有七擒吗?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上面写着:“若能攻心,则自败,自古知兵不好战;不审时度势,宽严相济,以后还得深思。”这幅对联是清末四川盐茶道代理人赵凡写的。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难能可贵。而它的典故来源于《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蜀汉开国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率大军从安上(今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出发,经蛮夷连(今屏山县新城)渡泸水(金沙江)南下,迅速平定了云贵蛮夷叛乱,巩固了蜀汉大后方。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对蜀汉政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诸葛亮“六出祁山”,企图统一中原创造了条件。

在《三国演义》中,这次南征是诸葛亮后期军事生涯的一大亮点,所以罗贯中对它的描写极其娴熟,堪称传神。尤其是贯穿南征全过程的“七擒孟获”,更是不惜笔墨来形容跌宕起伏、跌宕起伏。可以说,从第一章到第一章是全书可读性最强的部分之一。

事实上,近年来专家考证的结果是,这个流传千年的经典故事,纯属小说家之言,并非历史事实。

这个结论虽然让诸葛亮的粉丝很失望,但却是有史实依据的。反倒是“七擒孟获”的历史上没有。就连《三国志》中最早提及此事的笔记,也被后世的《三国志》学者认定为“自造”。

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七擒孟获”的记载,就是上面提到的《诸葛亮传》中的注释部分,引用了Xi知止所著《汉书·晋书·春秋》中的一段话:“亮往南,战则捷。听说孟获一直对蛮族印象深刻,但他就是被培养成这样的。他得到后,在蜀军营垒间观察,问:这支军队呢?得到正确答案:探索者不知道真相,所以被打败了。既然已经给了我看营,我就一定能赢得耳朵。笑得灿烂,就算你打得再狠,在七个垂直方向都能抓到,但还是能抓到。我止不住,道:公,天威也,南人不再叛!送去钟平滇池。”

晋代的常渠写过一本书《华阳国志》,其中《南国志》有这样的描述:“我们渡过泸沽河,进军益州,生了霍,在军中问:我军如何?得到正确答案:恨不相识,众望所归。光明以色列事在北方,南方善谋反。宜穷诈,但赦归,合军多战。凡七虏等七赦,令人信服,亦以为反善。梁回答问题,得到的答案是:天威也善,边民不恶!”

有两部史书甚至把“孟获七擒”事件的地理位置具体到州、县、山、洞。《云南云略》的作者张若骥在书中说,“七擒”“一擒于白岩上,今肇州定西岭;一个是在灯油豪猪洞,也就是现在的邓川郡被抓获的;一个是在佛光村抓获的,今郎琼县巡检司位于东二里;第一,他攻克了运河山;一擒于隘殿,今顺宁府之地;一部攻占于怒江,今腾越州保山县境内;只要用火攻,就会在山谷里,也就是怒江的蛇谷里,被俘虏。”《云南云略》中的这一“考证”被《三国志集解》接受。苏峰的《典考》也有类似的记载。书中的“侯南征在诸葛武乡”列举如下:先攻占大白崖(今邓氏美蓉);二、在豪猪洞(今邓川郡);三擒于佛光村(今剑川);四擒于波穹(今宁蒗);五擒于青殿(今凤庆);六在怒江(今永昌)被俘;七人在坎普(今缅甸北部)被俘。不知道哪里来的。

关于三国时期的史实是正史中最权威的。但查了三国志,不仅没有“七擒”的记载,连孟获也没有。然而,1800多年后的今天,诸葛亮仍被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少数民族奉为“神人”,世代崇拜。“他和孟获之间的故事,民间深信不疑。除了他在南征中贯彻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在攻心的基础上赢得了民心,《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七擒孟获”自自学凿齿首次写进史记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批评。Xi这种喜欢把想象当成历史事实的人,屡遭当时人们的嘲讽。虽然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解时引用了他的一些观点,但他明确表示不同意其中的一些观点。例如,他在引用了《三国志》中的《汉书·晋书·王灵传》后说:“诸如此类的话,在以前的历史中是没有的,但在家还是出现了。而且造字的规律也和过去不一样了。你怀疑是你自己做的吗?”显然,“七擒”之说也属于“此说之类”,是“前史所无”的裴松之也是如此,他引用了《三国志·蜀志·董云传》注中不同的记载,并断言:“此说也不必论断。”明确表示不能相信自己挖牙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