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皇帝的四大无价之宝是什么?宝藏的下落
第一,“八针维钪宝”“玺”二字在秦朝成为贵族。在秦朝以前,这个名字无论公章还是私印都可以用。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称为“玺”,臣民的印章只能称为“玺”。乾隆皇帝一生有1800多枚印章,居历代皇帝之首,是祖父康熙的15倍,父亲雍正的11倍。乾隆边上的印章,是他为自己漫长人生设置的里程碑,也是心情的晴雨表。他赢得了这场战斗,制作了一枚印章来纪念它;抄写的诗要用印章装饰;70年的“古曦田字”及其配套的“游日勤奋”,80年的“八针D钪宝”及其配套的“自强不息”,都表现出不老的精神;嘉庆二年(1797)成为皇帝的乾隆皇帝,所用印章的措辞极其直白。赫然写着“回归政治还是教政治”。显然说起来,虽然儿子当了皇帝,但重大问题还是要我说了算。
乾隆在位时,刻有始皇帝印,内容为“乾隆御观之宝”。乾隆元年(1736)正月初四,雍正帝已经去世四个多月了,哀恸的悲凉气氛被改号的庆典所取代。这位25岁的年轻皇帝让身边的宦官拿着一个青铜印章材料到内务部上谕,下令在上面刻上“乾隆御游之宝”的字样。负责这项工作的人战战兢兢地接下了订单。六天后,太监被要求向乾隆提交两份篆书草稿,一份是阴(白),一份是阳(红)。皇帝仔细看了之后,给了一个答复:否定的。
再过40天,精心制作的青铜印章就要完成交接了。乾隆作为一位四海富贵的君王,一生拥有八件“乾隆御观之宝”,印章材料极为丰富,有碧玉、白玉、青玉、黑玉等。此外,田黄、玛瑙、水晶、象牙、蜜蜡、泥料都可以作为印刷材料。不同印刷材料制成的印章,深浅不一,值得细细欣赏。连年战乱,相当一部分乾隆御玺流失海外。下图是在台北拍卖的一件“乾隆御视之宝”。它是由台湾省首富蔡以1984从纽约购得。当时的出价是33000美元。
当时现存最值钱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八针D钪宝”(见下图)。它是乾隆五十五年为庆祝八十寿辰而制作的,是乾隆御玺中最大的一件。这种“八针D钪宝”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秋山暮光长卷》和上海博物院的《柳鸭庐烟长卷》等许多清廷重要藏品中。玉玺现藏英国,因要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起拍价达到60万英镑,引发一众网友围观。很多网友认为这是对中国的又一次挑战,有关方面应该出面把这些文物拿回来;甚至有人呼吁上次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铜像。
二、九龙剑九龙剑不是汉家传统剑,而是蒙古风格的弯刀。剑身微曲,长五尺,剑柄特殊,上面雕有九条金龙。但这九条龙是按照汉书《周易》中“99比1”的意思雕出来的。在《周易》中,九归一的意思是轮回。剑鞘由珍贵的鲨鱼皮制成,镶嵌红宝石、蓝宝石和金刚钻,价值连城。甘龙熟读《汉书》,深知天道是轮回,人和朝代也是如此。不可能永远统治和奴役汉族。这意味着甘龙带着这把剑与他一起被埋葬,他将通过轮回永远被奴役。
铸剑之后,冷气弥漫于人,好像上面有* * *鬼。剑的周围会产生雾气,剑柄上的九龙会在雾气中飞跃。九龙剑是阴剑,用在阳界是不祥之兆。
正是上面提到的东陵军阀孙殿英,把九龙剑带回了人间。为了避免“匪军挖盗东陵的悲惨局面”,呼吁采取法律行动。他把慈禧口中所含的宝珠送给了宋美龄,把乾隆朱超中最大的两颗送给了戴笠,把“金西瓜”送给了宋子文,准备把最珍贵的“九龙剑”献给蒋介石。1939年,孙殿英将最珍贵的九龙剑送给戴笠,要他送给蒋介石。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戴笠命令军事间谍马汉三设法将这把剑送到重庆,并赠送给蒋介石。马汉三知道这把九龙剑是无价之宝,他想把它据为己有。他不想让马汉三在1940年被日本人抓起来叛逃,就把价值连城的九龙剑给了他。日军投降后,一直关心宝剑下落的马汉三得知宝剑藏在大间谍川岛在北平的家中,迅速逮捕了川岛良子,并从她家中找到了宝剑。
1946年3月,戴笠到北平第一监狱审讯女川岛芳子,惊悉童军北平站站长马汉三被捕,叛逃并变相拥有九龙剑。主动交出宝剑,送给戴许多珍宝、古董、字画。3月17日,戴笠带着九龙剑从青岛出发直飞南京,但天气恶劣,飞机失事。沈醉从江宁农民手中收回九龙剑时,剑鞘和剑柄早已被完全烧毁。于是沈醉把它放进棺材,和戴笠的遗体埋在一起。
但奇怪的是,四个拿了九龙剑的人:孙殿英、马汉三、川岛芳子、戴笠,都死了,乾隆剑诅咒的传说流传开来。事情已经变了。当九龙剑的秘密被揭开时,一切都已经不在了。或许对于这个国宝来说,在紫金山化为春泥的g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