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县浙大宜山遗址

宜山县是抗战时期浙大西迁的重要地点(原名宜州文庙公园),其办学(65438年8月至1939年底)是浙大西迁史上的重要阶段。

从宜山县城出发,出东门,走上百米,就是一个破旧的大院,门口挂着“军事管理区”的牌子。这家医院的旧址是民国时期的标准营。浙大西迁宜山时,当地政府放弃申办营,以浙大为本部,其余师生在市内文庙设立分校。

浙江大学本部旧址

历史追溯到1937。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军事进攻和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肆意破坏,中国的高等院校为了救亡图存,保存民族文化实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迁之旅。几所著名大学迁到四川,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领导和沿途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在艰难困苦中取得了教学和科研的巨大成就,被国际著名科学史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是大学西进运动中的典范。

竺可桢校长“国立浙江大学逸山书院”石碑

浙江大学保持了完整的办学体系和重要的办学资源,坚持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沿途服务地方社会,传播知识,开发民智,促进西部大开发。浙大西进运动后被彭真同志誉为“一支文学大军”,既是现代大学开展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一次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实践,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献身科学、服务人民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在高校西进运动史上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和历史文化价值。

浙大西迁宜山一年零四个月,在这里确立了“求真”的校训和校歌,并一直把宜州作为浙大的“精神家园”。站在旧址上,你无法想象曾经有上百名浙大师生在这里晨练、读书、思考、研究。曾经有浙大的教学楼和操场,有书声,有智慧大师的脚步。也是惊讶和愤怒,当日本飞机的118炸弹炸毁了简陋的校舍,珍贵的教学和实验仪器,还有浙江大学唯一一架走过千山万水的钢琴!

2月5日1939,18敌机轰炸宜山,投下118炸弹。浙大标营十几间房屋被毁,百余名学生服装用品被抢。这里的环境并不稳定,很多师生因为水土不服患上了痢疾和疟疾。校长竺可桢努力寻找另一个合适的地方,准备必要时再次搬到学校。6月,我决定搬到贵州。1940年春,浙大师生全部迁至贵州遵义、湄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