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体式起源于何时?

几千年前,瑜伽修行者在喜马拉雅山的森林中冥想和静坐时,偶尔会观察到野生动物,并分享它们奇妙的姿势。经过深刻的观察,他们感知到大自然的孕育,教会动物保持健康、敏感和警觉的技能,同时赋予各种动物对待自己、放松自己、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式。

这些古代瑜伽士根据这些动物的姿势和自己的实验,发现这对身体非常有益,然后经过深刻的观察和判断,最终创造了一系列的身体锻炼体系,叫做体式,也就是瑜伽姿势法。

一堂完整的瑜伽课,不管目的是什么(瘦身还是瘦身),都是由几十个或者几十个不同的动作组成的。其过程一般分为调息、热身、姿势动作和休息。

一个完整的课程安排不仅要考虑作曲动作的针对性和流畅性,还要考虑调息冥想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说到调息,只有在做腹式呼吸、吸气呼气、腹部扩张收缩的姿势时,99%的人认为是瑜伽调息。

这样做没有错,因为瑜伽已经成为时下流行的健身运动。大多数练习瑜伽的人(包括大多数专业教练)都把瑜伽当成一种优雅的健身运动,只注重姿势的练习,而不强调调息冥想的重要性。一些瑜伽培训机构设置的所谓调息冥想课程,只是照本宣科,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者也会被误导,盲目追求高难度动作。

瑜伽练习的主要思想在于三脉七轮,姿势练习只是四肢运动的表象,具有内在的兴趣。

道家修行的基础在于任督二脉和七经八脉。虽然和瑜伽不一样,但是练习的方法都差不多。

瑜伽学习者首先要以冥想和调息为主,目的是培养体内的一个能量中心(瑜伽称之为气轮,道教称之为气海或丹田)。在此期间,他们应注重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存精力。

完成后要让产生的内气在三脉七轮中流动。

初学者,内呼吸不足,经络不通,很难顺利打通气脉。这时候就要用姿势练习了。

这种姿势的练习不再是简单的身体动作。外功的主要目的是配合三脉七轮内气(真气或能量)的运行。

内呼吸的运作必须由意念控制。在做姿势之前,你应该安静地坐着,调整你的呼吸,这样你的精神就可以被约束并集中在脉轮上。当做姿势时,你的意识控制内部呼吸的能量,通过动作到达你身体的所有部位。一套完整的姿势动作,不仅需要动作的流畅,还需要内部呼吸的流畅。一口气,一上一下,一起一个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能只把气息移到头部,突然做一个腿部姿势练习。

姿势、调息、冥想、身体自由旋转、意念自发、内外协调、仪态一致的完美结合,堪称真正的瑜伽姿势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