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军阵亡将士墓的位置在哪里?
1932年初,侵华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企图侵占上海及东南沿海地区,企图实现其亡国灭种的野心。65438+1932年10月28日,日军向上海增兵,并向中国政府提出无理要求,要求部队必须离开闸北。不等答复,他们就向上海发起了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司令蒋光鼐和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不听抵抗命令,出于民族义愤奋起抗敌。十九路军全体官兵在上海人民的支持下,浴血奋战,歼灭敌人一万余人,取得了伟大胜利。在坚守上海的一个月里,敌人被迫接管了三义。后来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拒绝派援军,日军在太仓六合登陆,致使十九路军陷入腹背受敌,被迫退守昆山。最后以蒋介石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停战协定》而告终。
战后,李根源先生等爱国人士纷纷捐钱捐地,将78名在苏阵亡将士的遗体葬于任山桥北马岗山麓,史称“英雄墓”,高2米,墓园南北长7米,东西长28米,两端各有一块石碑。1963开垦为桑园。1981月,吴县统战部、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英雄墓”进行了修复,收集遗骨并安葬于墓中,培土,扶正墓碑,绿化。现墓高1.5m,周长18m。一座纪念碑高1.35米,宽0.67米。在纪念章正面,有李根源先生的题词。旁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1.28”抗战的简要经过,碑上刻着78名阵亡将士的英名。另一块碑高1.36米,宽0.69米,由张治中将军题写:“上海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战士骨骸78具,苏集十九路军第五军,葬于马岗山脚下,命名英雄坟。为了治中国,我曾经附服,提问。由于魏当时并无树敌之术,这本书不禁又羞又悲,泪流满面。* * *陆军军官学校教育主任、原陆军司令员张治中题写“壮丽山河”四个字。碑上镌刻着奉化俞济时的篆书和四方面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第八十七师师长王的题词,以表彰阵亡将士保卫祖国山河的献身精神。
“英雄墓”是日本侵华的历史见证之一,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誓与侵略者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翻修后的“英雄墓”墓地松柏常青,碑文意味深长。“1.28”抗战阵亡将士的事迹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