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之旅随笔

古运河之韵

站在清明桥上向东南望去,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一片翠绿,绿树葱茏,枝叶繁茂。

或沿道路延伸,或沿山坡起伏,或沿河落绿。

在这一簇簇绿色中,有着过往窑墩的痕迹,也许是古窑的遗迹肥沃,树木花草特别茂盛,特别丰满,槐树参天,杨柳抚人面庞,每一棵树都像一座塔,饱含沉思,然后渐渐展开枝叶,卷起一团团绿烟,随着时光的沧桑,直飘向天空。

这就是“古窑盖绿”的景观。

明清时期,随着政府造城筑墙和民间造桥建房的需要,无锡的制砖业应运而生。

古窑所在的大窑路,西邻古运河,北邻杜波港。河流四通八达,两岸平坦,水运便利。

附近土质极好,适合做砖瓦。人们就地挖掘建窑,自制土坯晾晒,逐年增加,形成规模。

至清代,“盖倒焰窑”已有200余座,当时有“横十里,竖十里”之说,窑址纵横23里地簇集在方圆之内,苏南独此一家,可谓“窑对窑,炊烟袅袅”。

当时的窑烘业是无锡手工业的先驱。繁荣时期,直接和间接从事窑具生产的工人有一万人。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俚语,叫做“十八行窑荒”。窑业兴盛时,十八业兴盛,窑业衰落。可见当时窑业在无锡的重要性。

当时的窑烘业是无锡手工业的先驱。繁荣时期,直接和间接从事窑具生产的工人有一万人。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俚语,叫做“十八行窑荒”。窑业兴盛时,十八业兴盛,窑业衰落。可见当时窑业在无锡的重要性。

古窑见证了明清乃至近代手工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沙巷3号建于19世纪中叶的窑址现在保存完好。这种石库门结构的建筑墙体厚如城堡,风格雄伟凝重。如果能在这里建一座窑砖瓦史的博物馆,重现“窑上百座,窑工近万人”的盛况,那就值得一看了。

一个普通的瓷砖有多大,恐怕大家都知道,但差不多有茶几那么大,重量超过150公斤。你见过只有两三个人才能举起的瓷砖吗?作为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节点之一,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即将对外开放。展览期间,博物馆收集了65,438+020多件展示无锡窑业历史文化的砖瓦文物。在这些“宝贝”中,有两块巨大的瓷砖格外引人注目,堪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两块“巨瓦”是在窑群遗址博物馆看到的。

其中一块瓷砖的尺寸为70cm× 64cm× 10cm,重量超过150kg。另一个是47cm× 64cm× 10cm,重量也超过100kg。两块瓷砖表面都刻有“元恒生”字样。

窑群遗址博物馆馆长、大姚路窑户黄氏后人黄寿林告诉记者,这两块瓦是殷家捐赠的,殷家也是大姚路窑户。当他们被发现时,瓷砖上长满了苔藓。

据专家考证,这两块瓦至少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是皇宫里用的。推测它们很可能是这种类型瓷砖的样品,并能保存到今天,这真的很少见。

屋顶怎么能承受这么重的瓦片?黄寿林告诉记者,这两块瓦不是“盖瓦”,应该是斜屋顶底部的“底瓦”,用于排水,而且宫内的建筑异常大气、坚固,所以有可能使用体积如此之大、重量如此之重的建筑材料。

在窑群遗址博物馆的展厅里,除了这两块“巨瓦”,还有包括砖、城砖、墓砖、砖雕、水签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砖制品,涉及建筑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

黄寿林告诉记者,从明朝洪武时期到解放初期,大姚路的窑业兴盛了几百年。这里曾经有大大小小100多座古窑,生产的砖远近闻名。“大窑货”远近闻名,甚至产品远销南洋。

虽然100多座古窑中只有16、7座,保存完好的也只有6、7座,但这些古窑,以及它们生产并保存至今的各种砖瓦制品,是无锡窑业的历史见证,曾经在古运河沿岸辉煌一时。

因此,在保护和修复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建设窑群遗址博物馆,展示无锡窑业的历史文化,是一项重要内容。

据悉,博物馆将完成背面三处窑址的修复,与博物馆融为一体,成为有效的展示部分。

此外,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工作仍在继续。除了已经入馆的120多件砖瓦文物,记者在黄寿林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他收藏的20多件砖瓦制作的工具,其中有一些是仿制品,但更多的是当年留下的实物。

黄寿林告诉记者,这些工具将很快进入博物馆,配合馆内的主题雕塑,向游客生动再现砖瓦制作的过程和工艺。

我在网上拼凑的。

不要怪句子不通顺。我还没看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