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研究报告范文~两篇

1.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实例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双语教学,多元智能

目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教育界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尤其是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本文介绍的“丝绸之路”案例就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设计的。

首先,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

任何教育行为,不管采取什么形式,都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目标。与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活动相比,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能力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在操作形式上是相似的,但在认知目标上更加具体。因此,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既要迎合学生的兴趣,又要有研究价值,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以“丝绸之路”为例。丝绸之路沟通了西域人民的友谊和交往,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的纽带和桥梁。它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课本上对丝绸之路的介绍比较简单。学生学习后,才知道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过程和意义,丝绸之路的简单路线,以及东汉班超为重开丝绸之路所做的努力。但对丝绸之路的整体印象还是模糊的。河西走廊是什么?现在地图上标注的古代地名都在哪里?汉代以后,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哪些重大贡献?我们国家正在开发西部地区。曾经繁荣辉煌的丝绸之路在今天能起到什么作用?诸如此类,萦绕在学生的脑海里,这就是我引入“丝绸之路”话题的动力。

二、设计主题的内容

因为对象是初次涉足研究性学习领域的初中生,所以题目内容可以由老师提前设计,并提供一些活动建议和提示。如果对象是已经有过研究性学习经历的学生,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可以逐渐减少活动提示甚至活动建议,直到学生独立提出并完成课题。

《丝绸之路》是针对初次涉足研究性学习领域的初中生,所以给出了“认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初创”、“丝绸之路古道”、“丝绸之路历史”、“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贡献”等7个分题目,并附上活动小贴士。

第一次遇见丝绸之路

活动建议

◆与你的同学讨论并谈论你所知道的“丝绸之路”。

活动提示

“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是不是你起的?什么时候涨的?今天还存在吗?

丝绸之路最初的功能是什么?后来怎么样了?现在呢?

丝绸之路经过哪些省市自治区?一路上要经过哪些关卡和重要城镇?

试着想象并描述古代人们是如何沿着“丝绸之路”行走的。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交付什么货物?

◇“丝绸之路”曾经那么繁华辉煌。能不能和现在的“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

“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你知道海上还有一条丝绸之路吗?它们在不同朝代发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初中研究性学习:关注的重点在哪里?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建立专题,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最有效、最有用、最活跃、最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习方式,也是最能体现人性、人性和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方式。

目前,研究性学习在国外并不少见,在国内大城市也颇为流行,但在农村学校并不十分活跃,在一些学校甚至还是空白。因此,倡导初中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观念一转,世界就宽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自主环境。民主、和谐、平等的情感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浓厚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当然,创设情境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目的性。比如教朱自清的《春天里的风景抒情散文》时,不要急着让学生先读课文。学生可以暂时放下课本,闭上眼睛回忆和想象春天的美景,也可以通过播放描述春天景色的视频逐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知识兴趣。

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研究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观察的能力,以及获得逻辑和原创性的观点。所以一定要立足实际,科学合理选题。第一,注意选择研究课题本身的科学性,不能成人化;第二,选题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比如研究故宫博物院,可以设置“从故宫博物院独特的建筑看中国的建筑文化”“为什么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比如在讲授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时,可以设置几个研究课题:“根据描写人物的方法分析皇帝的性格特点”、“从作者塑造的皇帝形象看当时的社会环境”、“从皇帝形象看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形象”。

当然,选题也要体现人文性和地方色彩,因为这样的选题最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学习热情。当地的景点、民俗、家乡地名的由来,都可以成为学生研究的对象。新教材《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第1卷,有一个民俗描写的集中单元。沈从文的《龙舟节》描写了湘西端午节的活动,尤其是赛龙舟。学完这一课,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探索端午节的起源,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端午节的情况。刘绍棠的《羊年回忆》描写了家乡人民迎新、过年的场景,从腊八节到春节,突出了当地过年的民俗,能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学完这一课后,可以安排学生探索“年”的起源,并调查他们自己当地庆祝新年的习俗。高密日报有一个“村名溯源”的专栏,专门介绍一个村名的由来。这都是可以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让学生去学。

另外,题目不限于语文课本,可以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比如,对于岳飞这个人物,最近网上的介绍就要求把他从民族英雄的神坛上撤下来,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和自己的个人理解来判断这种做法,以增强自己对事物和事件的分辨能力。再比如,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西北的必要性,说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意义。

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善于探索、思考、联想和总结比较的习惯。不是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的研究,只是形式简单,内容肤浅,不能太复杂。要尊重学生的选择,立足于学生对某一研究内容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在教学内容上,探究性学习不是提供一个现成的教材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而是提出一个需要研究、讨论和学习的问题作为解决的目标。老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就中国文学学科而言,主要是提出问题、讨论研究、调查访问、专题研究、收集资料。其中提问和讨论学习两种方法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其他方法可以在课外时间和假期进行,周期较长。特别是要好好利用假期。比如春节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对家乡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查访问,规定课题让学生研究。如《抽烟喝酒对人体的危害》《过年吃饺子的由来》《过年放鞭炮的传说》《老百姓过年买鞭炮开销调查报告》等。两份问卷都可以统一发放,学生也可以随意调查。学校要组织教师对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进行审核和评选,对好的调查报告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兴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发展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开阔学生视野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