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近代发展史,尤其是工业发展史~
工业建设突飞猛进。建国前,株洲几乎没有工业。“一五”和“二五”期间,国家先后安排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等13重点项目在株洲建设。这些重点项目的引进,不仅构筑了新的工业城市,而且逐步促进了株洲地方工业、劳务企业、乡镇企业和区街工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重工业为主体,电力、煤炭、轻工、纺织、电子、塑料、皮革、服装、医药等工业发展的工业格局。目前,全市共有乡镇以上企业18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2家;固定资产原值65,438+0,696,5438+0.7亿元,比65,438+0.949增加了约47万倍。有色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乡级及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199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401亿元,是1949年的5200多倍。在全国42个中心城市排名中,株洲综合实力跃升至第26位主要是因为工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针对株洲国有经济、重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比重,以及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株洲率先实施了劳动人事工资改革等一系列搞活国有企业的措施。一批支撑株洲工业发展的大中型企业在改革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被新闻界誉为“株洲现象”。特别是1994以来,被列为全国首批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实力的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通过实施“三改一强”、“抓大放小”和资本运营等措施,国有企业在组织体制、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共建立股份制企业1139家(其中注册股份公司16家),注册资本20亿元,增量资本28亿元。其中,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株洲青云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电厂)股票已先后上市交易。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破产、承包、租赁、区块搞活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先后组建了南方摩托集团、国光瓷业集团、翔达实业集团等“三大集团”。前进药业、火炬火花塞也在向集团化发展,依托有色冶金、化工、铁路运输机械的“三大产业集团”逐渐形成。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冶炼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车辆厂、国光公司、翔达公司、前进制药公司、火炬火花塞公司等企业利润占全市实现利润总额的90%以上。一批中小企业在改革中成为市场主体,逐步走出困境。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实施再就业工程,保证了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兼并破产等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从社保、财政、企业和社会多方筹集资金,确保了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及时发放。通过采取政策扶持、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和服务队(站)、积极开展培训、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下岗职工再就业比例达到48%。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自实行市管县体制以来,县域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1995期间,株洲成为全国首个双季稻亩产超吨的地级市,并连续4年保持超吨的成绩。1998,全市农业总产量达到7519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848300吨,比1950增长4.6倍;生猪存栏量增长18.54倍;水产品产量增长6.8倍;经济作物达到38.82千公顷。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近1/3,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近1/2,二三产业占农业社会总产值的4/5。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全市有乡镇企业13.8万户,从业人员65.8万人。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198年达到104亿元。农林水利建设步伐加快。株洲已在1993消除宜林荒山,在1997实现全面绿化达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94%,森林资源蓄积量达到1318万立方米。到1998,全市已有水利工程110000多处,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936座,山塘近100000座。农田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66万亩增加到21.964亩,旱涝保收200万亩,保收90%以上。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总动力从1950年的515千瓦增加到90多万千瓦,农机集团年承包面积超过40万亩。科技兴农意识不断增强。全市有农业技术人员1.2万余人,农业技术推广站1.32个,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3%。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随着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株洲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65438到0998,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8亿元,比1978增长2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35.5%。个体私营企业和餐馆的队伍不断壮大,占据了一半的市场份额。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个体商户年均净增126900户,比1949户增长了800倍。商业网点从解放前的几百个发展到1998年的85600个。大小市场320个,连锁店30多家,累计投资近40亿元。成交额超亿元的现代市场1个,如松露服装市场、钟鼓岭农副产品市场、中南摩托车市场、攸县黄土岭市场等。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少环节的新格局。金融保险业快速发展。1998年,全市各项存款年末余额已达167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总额达11485亿元,分别比1978增长79.36倍和223.83倍。保险收入从1980年恢复时的1.82万元增长到1998年的2.9亿元,增长了1.58倍。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株洲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建设相互促进,与齐飞相媲美,构成了株洲巨变的精彩篇章。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日供水能力达到654.38+0.25万吨,日供气量达到6.52万立方米,用气率达到92.4%。城市中的道路、桥梁、供水管道都随着城市的扩大而不断延伸。园林绿化和环境保护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以城市道路为重点的市政工程、以防洪排涝为重点的安保工程、以环卫治污绿化为重点的环境优化工程、以路灯亮化为装饰的美丽工程、安居工程等五大工程的顺利开展,整个城市呈现出一派新气象。城市通信发展迅速。1997年邮电业务总量3.97亿元,比1949年增长7928倍。电话交换机36万部,电话装机23万部,每百人拥有6部电话。全市电话27万部,其中移动电话3.8万部,无线寻呼117000部。建成了河西新城。中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的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连续5年保持30%的经济增速。目前,区内各类企业7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8家。到1998年末,累计实现GDP 27亿元,工业总产值55.03亿元,财政收入4741亿元,出口创汇6509万美元。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株洲积极利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贷款86.86亿卢布,创办了一批骨干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株洲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近年来,“开放强市”战略以企业开放带动株洲开放,株洲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取得了显著成效。1998年合同外资5097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9553.6万美元,其中直接外资7016万美元,外国政府贷款2538万美元。外资企业从无到有,健康发展。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嘉普汇、日本雅马哈等三家排名100的世界知名企业已落户株洲,建立现代化合资企业。目前已有114家外资企业正式投产,出口创汇9000万美元,上缴税收65438+7800万元。全市进出口总额4.6亿美元,比外办刚成立时的1963增长了75.9倍。出口品种从1963的20多种增加到160多种,销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外向度由1978年的7.08%提高到14.33%,提高了7.25个百分点。1984年,株洲被国家批准为全国33个出口商品综合生产基地之一。到1998年底,全市已有51家生产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