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欧洲的历史?
主页
浏览和发现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现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1英国:1588年,英国在海战中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这是英国国内政治趋于稳定的标志,从而首次向外界展示其潜力。1603年,英格兰和苏格兰正式统一,实现了进一步的政治统一。
由于国内政治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7世纪上半叶,英国没有时间过多关注欧洲大陆上的事务。但英国国内的宗教认同和政治统一,与欧洲大陆保持距离,尤其是哈布斯堡王室,使英国成为欧洲政坛的独立人物。
从16年底到17年初,英国一直将西班牙视为首要敌人。伊丽莎白一世已经意识到,在西班牙面前,法国的衰落意味着英格兰的厄运。英国一直密切关注欧洲大陆的争端。
进入17世纪后,英国越来越显示出作为未来海洋强国的潜力。并且已经吓坏了西班牙。
2法国:从16年底到07年初,法国基本实现了政治统一。天主教在全国推行,但法国的胡格诺派是法国统治者的强大反对力量。
亨利四世(1589-1610)登基后,法国开始通过戏弄哈布斯堡王室来扩大自己的大国地位。他努力稳定国内矛盾,安抚胡格诺派,把打击哈布斯堡王室作为法国的主要目标。
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在他之后,真正控制法国政局的是红衣主教黎塞留。他的政治目的是:消灭胡格诺教派的反对派;降低贵族和神职人员的地位;增强王权;让法国王室的威望闻名于世。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政治主张:“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在对外关系上,黎塞留继承了亨利四世的政策,即全力打击哈布斯堡王室。黎塞留于1640年去世,他的继任者马扎林延续了法国的这一既定政策,并在三十年战争结束时巩固了法国的大国地位。
3德国与哈布斯堡王室:16世纪之交,地处中欧的德国还远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1517年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挑战神圣罗马帝国后,德国被宗教改革的浪潮分割成许多小州。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1555)是哈布斯堡王室的直系后裔。他试图镇压德国路德派的反对,最后失败了。奥格斯堡和约于1555年签订,暂时结束了德国的宗教纷争。新教和天主教势均力敌,查理五世也宣布退休。
1576年,哈布斯堡王室的鲁道夫二世被任命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查理五世为榜样,对德意志新教诸侯国的镇压激起了新教诸侯国的反抗,到17世纪初发展成联盟。
17世纪初,当时德国的情况是这样的:一方面,新教诸侯不得不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哈布斯堡王室作战;另一方面,周边国家也想利用欧洲腹地的政治分散和无休止的斗争,打击神圣罗马帝国,壮大自己的实力。
瑞典、荷兰、西班牙和意大利
65438+6世纪中叶以后,瑞典在波罗的海崛起。1611年,被称为“北方之狮”的古斯塔夫·道尔夫二世成为瑞典国王,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其最有效的改革是在军事领域。在他的领导下,瑞典军队的作战能力和素质在当时是欧洲一流的。17世纪初,其主要敌人仍是企图称霸整个欧洲的哈布斯堡王室。这一主要矛盾使得瑞典积极介入三十年战争。
荷兰原本属于荷兰,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统治。直到16世纪后期,才摆脱了哈布斯堡王室,建立了独立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和利益表现,荷兰在欧洲政治中站在支持新教联盟反对哈布斯堡王室的一边。
17世纪初,西班牙已经结束了它的鼎盛时期。1588年,其无敌舰队在与英国的海战中被击败,敲响了他海上霸权计划的丧钟。除了像孪生兄弟一样的奥地利和哈布斯堡王室的支持,西班牙还面临着几乎所有欧洲主要国家的敌视和挑战。
17世纪初,西班牙已经进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局面,连年战争的消耗让西班牙国库入不敷出。在欧洲近代史上,西班牙的衰落是相对于另一批国家的崛起而言的,比如法国和英国。
17世纪初意大利也处于政治不统一的状态。正如影响欧洲政治数百年的马基雅维利理论诞生于文艺复兴后期的意大利一样,意大利外交官很早就提出了现代外交的理论。在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近代欧洲外交起到了推动作用。
5波兰与俄罗斯:17世纪初,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是东欧斯拉夫民族中最重要的国家,君主制度薄弱,经济落后。他们支持教皇,反对新教。在对外关系上,波兰一直是莫斯科公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敌人。
波兰和瑞典的战争削弱了波兰的地位,到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时,波兰在欧洲政治中的地位甚至有所下降。
波兰将战略重点放在东南以对付莫斯科公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而忽视了北方,这对波兰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了瑞典的胜利,普鲁士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王室在波兰西侧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波兰的衰落和周边列强的崛起在17世纪已经初具规模。
在1613,米哈伊尔费洛维奇成为俄罗斯的沙皇。当时的俄罗斯远离欧洲中心,经济落后。西部的波兰和瑞典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而南部则受到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牵制。
俄罗斯想联合英国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而英国在乎的是自己的商业利益。
总之,17世纪初的俄罗斯在欧洲政治中还处于边缘地位。17世纪后期彼得大帝登基后才真正崛起并加入欧洲列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