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条件及重要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任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是不同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特征的内在物质基础。考察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对中国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和了解。一、万年来地形、地貌与环境变迁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形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状地貌。青藏高原是第一级台阶,平均海拔4000多米,很多山峰海拔都在7000米以上。它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著名的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和怒江都发源于此。在青藏高原的北部、东部和东南部,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尖木盆地,但盖尔盆地和四川盆地交替分城,地形极其复杂。海拔下降到2 000-65 438+0 000米以下,形成第二个台阶。第二级台阶以东,北起大兴安岭,贯穿太行山,南至巫山线以东、云贵高原以东。平均海拔不到500米,只有少数山峰高达3000米,这是第三级台阶。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及江南红壤丘陵盆地均有分布。差距如此显著的三级台阶就像一把巨大的躺椅,西北是欧亚大陆,东南是太平洋。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中国的气候环境复杂多变。就干湿而言,中国大陆形成了明显的由东南向西北,由湿润、半干旱向干旱的趋势。东部低阶多湿多雨,中部二阶除云贵高原外普遍半干旱干旱,尤其是西北内陆。因为远离海洋千里,又被关山阻隔,从东面的太平洋、南面的印度洋吹来的湿暖季风鞭长莫及,所以成为中国最干旱的地区。而青藏高原则以极寒为特征,将中国斜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出现了以农业为主,西北以畜牧业为主的人文地理景观。就冷暖程度而言,中国大陆从南到北被山川分割,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渐变。;一般来说,台南、琼西、滇南河谷以南是热带;从此北至秦岭、淮河、白龙江一线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秦汉长城以南为暖温带;秦汉长城以北,以西为中温带;大兴安岭北端。黑龙江一线是寒温带。这就是当代南北气候的基本情况——就像世界上其他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一样,人类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气候环境也随时在运动变化。自从直立人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到现在,中国大陆的地理环境在几百万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俗话说;。事情已经变了。在这里,简要描述了中国大陆近万年来的环境变化,这些变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近万年来,中国大陆的地形地貌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第三阶梯范围内,明显表现为:1。陆地和海洋的变化。受全球气候和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这里发生过多次海侵和海退。从辽东湾到杭州湾,大部分沿海地区在最近两三千年逐渐形成陆地,但也有一部分陆地再次退化,没有人入海。2.水变了。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河流经历了多次决口和改道,产生了许多河流。水系统的变化。其中尤以辽河、海河、黄河、淮河改道最为频繁。与此同时,许多著名湖泊的形状发生了变化,面积减少,甚至灭绝。3.高原变化。土地过度开垦导致高原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地形破碎的结果导致可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与此同时,由于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降雨量减少和载畜量增加,草原生态条件正在恶化。4.沙漠变化。由于人类和自然活动的相互作用,沙漠面积日益扩大,吞没了许多绿洲和城市。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沙漠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沙漠退缩和沙尘暴减少的新景观。关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近万年来中国气候总的发展趋势是由暖湿向凉干转变。8000年前,气候干燥的辽河上游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曾经是温暖湿润的地带。“到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中国大陆的亚热带分界线还在北部达到华北平原,在燕山山脉以南一条线上。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成果,中国5000年前到3000年前的2000年间,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C左右。在过去的3000年里,中国的气温经历了一系列的波动变化。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公元1700年,有四个最低气温期,气温波动幅度为1 . A±2℃。在此期间,每隔400-800年,可分为周期为50-100年的小旋回,温度摆动范围为1。一个0.5℃ 2 -R屠杀先秦典籍都记得中国夏朝建立之前,有一段很长的涉水时间。俗话说“姚当政时,天下还未平,洪水遍地。”“昨日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水出了坛子门,大漫无丘。平原高丘全毁,名曰洪水。“洪水对古人的生存构成了长期威胁。在过去的500年里,干旱比洪水多。如今,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中国普遍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形势,导致许多水源干涸。第二,地理。气候和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地理、气候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创造文化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对不同文化类型的形成和发展趋势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人类在地理环境的利用上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利用地理环境的程度和方式并不一致,所以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活动的结果也会不一致,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大陆客观上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文化多样多元融合格局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在国家版图内客观存在纵横交错、各具特色的自然地理区域。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雨量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减少,而地势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增加,所以存在东南低暖,西北高干的地理气候差异。根据这一特点,1933年,中国学者胡焕庸提出从东北的黑河到西南的腾冲画一条直线,将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直线东南为南方,面积42.9%,人口却是全国的94.4%。直西北是北方,面积57.1%,人口只有5.6%。这就是国际学术界著名的“胡焕庸线”。。结果表明,自唐宋以来的1 000年间,中国东南农耕区和西北牧业区的人口和面积基本保持了20世纪30年代的比例数字。即地理气候条件优越的东南农业区面积占40%左右,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的西北牧业区面积约占60%,产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穿插小河谷和绿洲农业区。近千年来,人口比例一直低于总人口的10%。同时,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由南向北温湿差异逐渐增大,决定了我国南方、淮河以南、秦岭以南的产业结构以水稻种植为主;秦汉时期淮河以北、秦岭以南,产业结构以粟作农业为主;秦汉长城以北的北方地区,产业结构以游牧业为主。中国地理、气候、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客观上构成了多民族、多经济、多文化共存的物质基础。同时,由于中原地区优越的环境,出现了各民族凝聚力和多元文化类型融合的历史趋势,形成了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多元一体格局。2.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中国的西部和北部与亚欧大陆相连,东部面向太平洋。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与外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考古最新研究成果,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东半部的文化就与环太平洋地区的文化有关,美洲新大陆的土著很可能是东北金牛山人的后裔。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文化与东冶、东南亚和环太平洋文化带的关系就表现为* * * *并存,如纹石簪和神的兽面雕刻,其特点是眼睛突出。在西半部,河西走廊和北纬40度。到50岁。它们之间狭长的草原是中国和欧亚大陆的纽带。周秦时期的考古成果表明,甘源草原的周秦文化具有鲜明的西域色彩,中亚和西亚的文化因素,如琉璃器、三棱青铜箭、弯肢葬等,通过周秦时期传到了中原地区。唐朝的都城长安,辽代的北京,元朝的商都、中都,都因为西北通道的客观存在而成为国际化都市。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等国际通道的存在,有力地证明了古代中国通过各种渠道与外部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不言而喻,古代中国早已缺乏对外开放、锐意进取的动力。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金华先民的勤劳智慧,使得古代中国在西方现代文明兴起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东方乃至全世界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由此产生了“中华帝国不需要别人的东西”的自恋、自我封闭的观念。所以在古代中外交通史上,不避艰险,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各种肤色的外国人,远远多于来自中国的外国人。在渴望发展的西方人竭力寻找通往中国的航路时,中华帝国这个老大却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使用已经开通的外国航路。中国一面临海,三面环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中国人从很早的时候就习惯于用“天下”、“四海”的概念来构思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格局。中国古人想象自己生活在四海一家,从中间到外面的顺序是:史静、朱霞、四溢。在“华夏-四溢”的世界模式中,所有的外族都包含在四溢之中,四溢可以通过化中国为外族,化外族为夏的过程被接纳为中国的母亲。这种思想是中国长期保持统一局面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够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秦汉以来的2000年间,人口数字大致保持在世界总人口的65,438+0/3以上。受地理、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中国庞大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秦汉时期,6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中原地区。淮河以南、长城以北以南是人烟稀少的地区。魏晋以后;随着北方民族的南迁和江南的开发,人口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宋以后,形成了东南密集农业区,西北稀疏牧业区的分布局面。长期以来,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东南农业区,造成了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日益短缺的矛盾。人们只能在非常有限的狭小土地上早出晚归,精耕细作,最经济地利用土地,以求生存。经过漫长的岁月,中国人养成了安居乐业、乐在其中、安于现状的民族性格。同时,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度依赖,一方面限制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视野,从而影响对外扩张和开放;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中华民族对乡村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厚感情,从而产生了隐藏在中华民族内部的巨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