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的历史沿革

根据愚公的说法,在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和平扬州。春秋时期,和平属于百家争鸣。在战国时期,和平的领土被称为杨越地。

秦始王三十三年(214),设立南海郡,属南海县龙川郡。

11年(591年),隋高祖(隋文帝)建立周迅总政府,龙川县并入河源县,平平安安隶属于周迅总政府河源县。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重建周迅,在河源设立石城县,平平安安归周迅石城县。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石城县并入河源县,和平属周迅河源县。

唐中宗的继承人圣(吴州两年后被授予)周迅改名为相磊郡,并设立相磊郡,和平时属于相磊郡。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相磊县更名为海丰县,和平时隶属海丰县相磊县。

唐肃宗甘源二年(759),海丰县改周迅,和平属周迅相磊县。

五代(南汉)干衡六年(922),改称龙川县,和平属周迅龙川县。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龙川县更名为姜磊县,隶属周迅姜磊县。

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改称龙川县,属周迅龙川县。元代,周迅登道,和平属周迅道龙川县。

明洪武二年(1369),周迅并入徽州,和平属徽州府龙川县。

明朝郑德十三年(1518),赣南巡抚杜雨士、王守仁(王阳明)率师平叛,杜冰镇现与涟源(涟头)、尚领农民起义相安无事。然后上奏朝廷,增设和平县,并被批准将龙川县切割成和平、仁义三图,将广州、河源县划入华汇地图,以及江西龙南县一里以内的区域,设县。这是“和平”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一个行政区域的名称中。

15 (1520)建县政府后,明郑德开始学贤任能,设置政府,并以陇川县原和平图中和平洞“和平”二字为县名,定名为和平县,县城位于原和平图中和平洞(杨子铺),即阳明镇。

明崇祯六年(1633),对和平县徽州文化地图进行分析,设立李安平府。此外,河源郡的忠义图加入了和平郡,属于徽州府。

清朝和民国时期什么都没变。

6月1949 65438+10月1,和平县青州山塘成立连(平)和平县人民政府。属九联区委管辖。

1949年6月2日,成立和平县人民政府(松烈、水西、太湖划归李安平),隶属东江行署(又称专员公署)。

1958 165438+10月与连平县合并称为九连县。

1959年2月县政府迁至中新后,称为连平县。

7月6日1960,县政府迁回阳明镇,更名为和平县,隶属韶关区。

1962年6月脱离连平县,恢复和平县,属惠阳区管辖。

河源市成立1988,隶属河源市所辖县。明郑德十三年(1518)建县前夕,“太平广洞,积善成千上万”。县域经济是农业自然经济。当时,居民们辛勤劳动,开发了年收获1000吨粮食的“玉米窝”和“千丹巴”,至今留下了遗产。后来由于连年天灾人祸,农村荒芜,各业凋零。崇祯十五年(1642),全县人口1994人(这是丁年的人口,实有100人,下同)。

清初一些高瞻远瞩的县令,实行稳税不税增加人口,鼓励居民开山种粮种豆。修路架桥,建仓库(社会仓库)救灾;办公楼、兴义大学、培养人才等措施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康熙六十年(1721),县内丁口人2252人。开发农田、池塘30797亩;征收税款6359两。

随后,经过雍正、乾隆两代(1723 ~ 1795)至清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大量“客家人”因战乱、饥荒或官职搬迁,不断从福建、赣南迁入定居发展。他们用自己的科学、文化和技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建立商埠和典当行。当时的家庭造纸、陶瓷、酿酒等产业初具规模,县城食盐年营业额为654.38+10万吨(500吨)。

民国元年(191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县城人利用丰富的粘土、竹子资源,兴办陶瓷、竹木加工等手工业,有时有上百个作坊(户),从业人员1000多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大埔、潮汕、星美的商人都在这里开店。惠州、广州等地的盐、鱼、百货、转口洋货等大量涌入;赣南的米、豆、土特产也流入县城,或就地交换,或转口外销。当时每年和平进出口25000吨盐、50000吨自制纸、20000至30000吨大米。于是和平成了南北交通的要道和货物的集散地。全县以东江上游的阳明、翟鹏、东水、下车为中心,形成大小乡镇20个,市场28个,私营店铺2000余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全县人口发展到17.6万人;已开发土地面积190934亩;收税611.4万银元。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减租扶持民族工业的“二五”政策。此外,广州失陷后,和平成为全省大后方,本县人民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修建了中(新)定(南)公路。民国28年至31年,在宋庆龄和国际友人艾黎的指导下,成立中国工业合作和平事务所,创办造纸、松香、织造、印染等合作企业60余家,从业人员800余人。和平竹、东庄纸、松香、茶叶、香菇等产品远销广州、香港、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县政府实行蒋介石的“查乱”、“剿”游击区政策;官商勾结,操纵市场,通货膨胀,导致许多工商企业倒闭,农业凋零,经济严重受损。至民国38年(1949),全县耕地面积24.49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91500亩,总产量41452万吨,亩产216.46公斤。全县人口654.38+065.785万,属严重缺粮县。

清朝以前进士7人(其中1武进士)。民国初,徐福林,本县人,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著有《中国法制史》和《刑事诉讼法》,在中国有一定影响。抗日战争时期,省城部分机关、学校、医院迁至本县,极大地促进了本县的文化发展。当时,这个县有230多所中小学,万友是粤北著名的文化乡镇之一。但由于经济落后,文教设施少,简陋,文盲还很多,农村缺医少药,流行病时常流行。

和平史上,农民起义不断。明郑德时期池仲容领导的著名农民起义,如岭南春雷、闽粤赣卫镇等,有力地打击了明朝的封建统治,促进了郡县的和平建立。民国15 (1926)年春,中共党员刘亚佛(时任和平县政府书记)来和平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政纲和“联俄联共助农工”三大政策,支持成立“新和平青年团”,推动工农运动发展。民国21 (1932)年,在震惊中外的淞沪“十一·二八”甲午战争中,50名日本军人为国捐躯。民国二十八年(1939)五月,成立中共和平县委,以方华(罗翔)为书记,领导成立农民协会和抗日自卫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成绩卓著。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出席延安大。民国三十四年(1945)夏,曾源(曾镜湖)率第三东纵支队进入九连地区,震惊了国民党省政府。民国35年(1946)冬天,吴仪、王彪、林静秋点亮了联合人民自卫军(九连游击队)的旗帜,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巩固和发展了九连革命根据地,在艰苦危险的斗争环境中,培养了“理想、坚定、团结、廉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