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拿勺子,右手拿筷子」的吃法是否源于西方刀叉礼仪?
按照吃饭的方式,人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文化圈:筷子文化圈、刀叉文化圈、手指文化圈。手指文化圈最大,约占世界人口的40%,筷子文化圈和刀叉文化圈各占30%左右。饮食文化的差异与文化差异是一致的。
关于筷子的起源,有一个传说:大禹治水。他三次没进家门,连吃饭都舍不得耽误一分钟。有一次,大禹在野地里吃煮肉。陶罐里的肉烫得他用手都抓不住。他不想浪费时间,就砍了两根树枝,把肉拿出来吃。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用树枝挑食物的本领,后来他的下属也纷纷效仿,由此产生了用筷子吃饭的习俗。
筷子的发明至少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周朝。据研究,用筷子吃饭不仅能使人心灵手巧,还能锻炼大脑。筷子非常灵活,可以夹、戳、捏、挑、断、削...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说过,“这两个简单的东西运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它能做手能做的一切,可以说是手指的延伸。而且不怕高温和寒冷。真的太精彩了!”
陆茂存在《古今筷子》(农业考古2004年第一期)中提到,1924年2月,中法大学董事会在法国里昂召开,中方主席邀请法方主席,巴黎大学的奥勒教授吃中餐。看到桌上的筷子和勺子,欧乐尔对蔡元培说:“你们中国人不用刀叉,用筷子不方便吧?”蔡元培笑着回答:“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使用刀叉,但他们一直认为刀叉是杀人的武器,所以用刀叉吃饭并不优雅。所以从商朝开始,他们用刀叉切肉,用筷子夹菜。后来烹饪技术提高了,筷子可以夹肉了,餐桌上也不再用‘毕’。”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食物是用手吃的。即使在最繁荣的罗马时期,贵族最时髦的吃法也是躺在床上用手拿食物。在很多欧美历史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是不用刀叉的。刀叉在欧美主要和吃肉有关。以前欧洲主要是畜牧业,面包之类的都是副食品。至于刀叉是如何通过游牧民族传到西方的,西方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刀叉的,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和考古发现。
一般认为,大约在15世纪,为了改善饮食姿势,欧洲人使用了双尖叉。因为用刀把食物送进嘴里不雅观,用叉子把肉叉起来送进嘴里更优雅。刀叉需要搭配使用,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