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的历史兴衰
龙泉寺几经沉浮。五代天府时期,普明和尚开辟了他的寺基。宋代淳化年间(990-94),村民潘宗捐资修庙,平年间(1064-1066)又有大规模修缮。1999年2月12日笔者参观龙泉寺时。在新挖的土堆中发现一根绿色石柱的尾部,剥去泥土可以辨认出“庚寅八月二十日”的字样。发现“庚寅”年号发生在查元年,或者是当时建造的。宋绍圣(1094)以后,林虎草、、屠等文人来寺诵经,寺庙一度兴盛。明日顺(1458)初,寺田荒芜,寺院被毁,法堂沦为歇脚之地。
万历丙子至明朝思茅年间(1576-1579),陈郁、贤成、叶世民等地方官员对该寺进行了修复。叶世民的儿子叶陆游和住持祁龙建造了阿弥陀佛堂和观音寺。清初兵亡,庙毁僧散。乾隆年间,仪式结束后,请来了黄博智楼的一位和尚和鼓山昌明的一位禅师,和尚人数达到200至300人。二十六年(1761)九月,重修正殿及东西五间房屋,大廊下建伽蓝百丈亭。当时与福州鼓山涌泉寺、福清黄白寺齐名。咸丰八年(1858),彝族李重修。在民国时期,寺庙也装饰有徽记。抗战后期,长乐一度沦陷,僧人散庙市场。
20世纪60年代,文革结束后,寺庙更加凋零。这里曾经是牧场,也是千年古刹,面目全非。
文革后,随着宗教政策的实施,龙泉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雪峰寺瑞森法师带领一众弟子来到山上复兴,清理污秽,历尽艰辛。很快,瑞森表现出沉默,广禅大师继续努力。
广禅大师不遗余力,发愿让山门重焕光彩,全力修复龙泉寺。新建的山门雄伟壮观,上面有赵朴初的“龙泉寺”。道路坚固笔直,左右两侧两座巨大的石狮子仰望苍穹,气势非凡。进入山门后,新建的大放生池碧水清幽,新建的天王殿、大悲殿与西山旧址相连。新建的视听高3.2米,威严。
不断兴建的玉佛殿、法堂、禅堂已初具规模。新馆的柱楹联遍布著名书法家沈金寿、潘竹兰、谢、江平畴、周等。为了培养僧人,寺内创办了龙泉佛学院,1998年正式开学。经过严格的考试,招收了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僧人。
广禅大师对幸福龙泉寺的贡献受到大家的敬仰。在福州市佛教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该市佛教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