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是什么?
人类的历史发展到大约6.5438+0亿年前,即地质史上的晚更新世末期,构造史上的最后一个冰期末期,考古中石器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气温的上升,动物和植被的变化,海平面的变化(主要是上升)导致了一系列的新事物。农业的起源,牲畜的饲养,生活的定居,甚至原始宗教和艺术的萌芽,因此,有些学者把中石器时代视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并不为过。
其中,农业的起源尤为突出,其意义在于使人类经济生活完成了从掠夺经济到生产经济的质的飞跃。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其他事物的发展。学术界对这个话题的研究也相当热烈,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解答。比如许旺先生提出了农业起源研究要解决的六个问题:(1)农业的成因;(2)农业产生的地方;(3)农业产生的时间;(4)谁首先生产了农业;(5)农业之道;(6)农业的对象。但很少有文章对农业起源的演化机制和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大多触及了“过渡”和“转化”两个词。孔先生在《西亚农业的起源》一文中,提出了通过原始农业形成农业经济后,从农业起源到乡村农业的三段论。其出发点是已经诞生,但本文试图追根溯源,推断其酝酿、发展、成熟、产生的全过程及其动因,从而提出农业起源的一般模式,也分为三个阶段供大家参考。
第一阶段的
在漫长的人类史前史中,由于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直接制约了古代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分散,流动性强,人口密度低,大自然有足够的资源供人类享用。根据最佳觅食模式原理(通常用于解释史前人类的生存模式和文化进化),史前人类在经济生活中总是遵循这一规律,即以最佳经济效益安排自己的生产方式,就是在实践中以最低成本争取最大收益。在农业生产技术没有掌握之前,以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要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更丰富的食物,狩猎应该是第一位的。举个例子,一个小小的原始人群花半天时间抓两头牛和三头野猪,那么这些足够十几个人吃两三天,但是如果他们花一天时间采集大量的野果或者其他植物性食物(根据他们能携带的量),那么这些最多只够他们吃两三顿饭。算上食物的时间长短、难度、能量,植物明显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大型食草动物,如牛、猪等,肉量大,体笨,容易捕捉,完全可以满足饲养的需要。按照最佳觅食模式,大型动物在古代人类的饮食中始终处于最高水平,无论数量多少,它们始终是猎人和采集者最喜爱的食物。但是植物,尤其是采集加工费时费力的植物,再丰富,即使营养价值很高,在食谱中也不会有很高的档次。所以狩猎自然成为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经济形式。这种以狩猎为导向的经济可以称为单纯的狩猎经济。
随着最后一次冰期的结束,冻土和草原、桦树和松树让位于以橡树为代表的落叶林;食草大型动物数量减少,最后除了野猪,几乎没有大型哺乳动物了;海平面的上升也导致了河口的扩大以及湖泊和沼泽的扩张。诸多变化,一方面导致人类喜爱的食物大幅减少,另一方面食谱中低级植物、鱼类、贝类的种类和数量极其丰富。另外,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数量,人口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迫使人们放弃最佳的觅食模式,尝试多种多样的觅食方式,向农业的起源——以渔猎采集为基础的广谱经济,或者复合渔猎采集经济迈出了转折性的一步。
广谱经济,顾名思义,指的是“广食谱”的经济,包括采集植物果实、根茎和谷物,在江河湖泊中捕鱼和捕捞鱼和蛤,或在沿海浅水中捕捞蛤和贝类。具体形式和内容可以多种多样,视各地自然条件而定。当然,狩猎在一定程度上仍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但已不再占主导地位。这种广谱的经济形态只是对不稳定的生态环境的不稳定适应。加强对鱼类、贝类、种子或坚果等几种再生快、数量大的资源的开发。这虽然可以解决一时的后顾之忧,但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仍然存在隐患和资源枯竭的危险。一旦环境发生大的波动,人就可能面临生存危机。
第二阶段
因为环境的不稳定,资源的波动不可避免,尤其是高端食品品种的枯竭和人口压力的增加。人们需要获取和掌握一些可以经常使用的动植物,作为食物匮乏时的储备。起初通过集中人口,采取定居或半定居的方法,通过严密的组织,加强劳动力投入,采用各种技术开发、利用和储存粮食,保证了收成,硕果累累。与此同时,生产工具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复杂。这也是对生态环境和经济模式变化的一种适应。比如这时候出现了世界性的细石器技术,适应了大动物枯竭,小动物众多的情况,而多用途的复合工具适应了广谱的经济生产方式。有了这个前提和准备,在采集和保存的过程中,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植物会有规律地长出新植株,有时又会发现埋藏的果实在一段时间后会自动长出新植株。于是人们特别关注这类植物或果树,并逐渐积累收获经验,找到一些可以在一段时间(比如一年)内反复取食的植物(只限植物,不包括动物或水产,因为后者无论其再生能力有多强,也不可能在一年内繁殖出几批个体进行取食)。于是,很自然地,人们向农业的起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集中收集。
在集中采集活动中,人们把采集对象从广谱阶段的混乱食谱缩小到一种或几种再生能力强的植物,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多次取食,便于保存,这就是最早的栽培驯化对象。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培养对象。有些地区是根茎类植物,有些地区是禾本科植物,因自然环境条件不同而不同。比如在中国南方,最早驯化的植物很可能是无性根茎植物,从而走向园林农业;在长江流域,水稻可能是最早驯化的禾本科植物;在北方地区,栗子成为第一种人工栽培的植物。
在这个阶段,广谱依然存在,集中采集只是植物采集活动的进化发展阶段。虽然这个分支会导致未来农业的出现,但当时人们并没有预见到,其优势也逐渐显现。捕鱼和狩猎活动也并存。狩猎活动并没有完全消失。虽然大型食草动物不多,但一些中小型动物存活下来,成为人们狩猎的目标。它们又小又轻又灵活,成年人很难拿到。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得到年老和年轻的个体。一般老的很快被宰杀,年轻的被圈养(比如狗就是这种小动物,一般认为狗是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而集中采集的植物,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它们的食物来源,这与“农业的起源是为牲畜饲养提供食物来源”的说法颇为相似。但这不一样。我们认为农业的起源并不单纯是为牲畜提供食物,只是客观上发挥这种作用。确切地说,是农业的起源恰好迎合了畜牧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采集,人们逐渐熟悉了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在采集过程中,它们逐渐从无意识进化到有意识地留下一些幼小的植物,简单地照顾它们,等它们长得更适合食用时再采集。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人们已经不自觉地开始了模拟农业种植。一些学者也称这种行为为采集农业。因为植物的生长并不是完全集中的,而是自然分布的,所以人们在采集时还是需要“逐草采摘”。为了避免这种来回跑的长途,人们把它们移植到离自己住处更近或者生长更安全的地方,这样容易照顾,也方便收获。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照顾带回自己住处附近的植物幼苗。通过近距离观察和亲身探索,他们逐渐了解了植物开花枯萎、成熟落籽生根等生理周期,也明白了植物需要先播种,再浇水施肥才能收获。所以这是迈向农业耕作的重要一步。
这一步也是受家畜饲养的影响,因为人们在驯养幼小动物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幼小动物的生命力,从而在选择植物对象时选择幼小的个体。在农业起源的过程中,家畜育种与野生植物的驯化密切相关。一方面,野生植物的集中采集客观上为牲畜养殖提供了食物来源;另一方面,野生植物的驯化也受到家畜饲养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充满活力的。
这一步并不容易,但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漫长的过程。农耕农业刚出现的时候,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还是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Macneish在对Tevacan的农业起源的研究中发现,中美洲人从5%到75%依赖栽培作物用了7000年,这说明从原始农业到农业经济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开始自己圈地进行农业耕种后,不断积累农业经验,开发新的耕种品种,使土地和农作物充分发挥效用,农业逐渐成为主导经济形式。
结
农业的起源,发生在中石器时代,是在冰河时代后期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在人口和资源的双重压力下产生的。考察其发展演变的过程,我们认为它应该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简单狩猎经济向广谱聚集经济过渡。这一步虽然是环境所迫,但具有转折意义。没有这个大方向的转变,农业就不会起步。
(2)集中采集是在广谱采集中发展起来的。这一步被认为是关键。如果不经历这个过程,那么在广谱上,不知道培育出来的植物什么时候才能脱颖而出。同时,也正是在广谱的基础上,古代人类可以吸收各种食物的营养,促进大脑发育,大大提高智力,从而在杂乱的食谱中发现并找到农业起源的机会。
(3)原始农业中的集中采集和栽培。这是最后实质性的一步,只有过了这一步,才能称之为农业的真正开始。
另外,在农业起源的过程中,家畜饲养的起源可以说是它的孪生姐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相互促进、相互驱动,进而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上述发展模式是从有关农业起源的理论和资料中推断出来的,没有足够的考古实例证明,但在中石器时代的一些遗址中已经发现。湖南道县玉蟾洞、广西桂林黄岩洞、广东英德牛栏洞、柳州大龙潭鲤鱼嘴、江西万年仙洞等地出土的东西,似乎初步证实了这一推断的可靠性。当然,要进一步理解上述讨论的过程,我们还需要寻找更多的例子。在这里,我提出这个问题,希望能指明一个研究方向,真正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