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进化是什么?

书籍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获取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他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无论古今中外,人们总是对书籍给予最高的肯定和特别的呵护。

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汉字。这些字刻在龟甲和扁平的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这些人物直到1899才被发现。

书籍的演变过程

那是清光绪二十五年,一个叫王的官员生病了。他知道如何治疗药物。每次抓到药,他都要自己看,然后受罪。有一次,他偶然在一种叫“龙骨”的药上发现了许多像文字一样的东西,他大吃一惊。于是他把这家药店里刻有这种文字的“龙骨”全部买了下来,并凭借自己对中国古文字的深厚造诣,考证出这些“龙骨”是商代遗留下来的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字就是当时使用的文字。在这些甲骨上,记载了殷代祭祀、战争、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气象、政治组织、文化生活的概况。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称为甲骨文,这些“龙骨”可以说是书籍的雏形。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正式的书籍。起初,人们把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称为简或谢。将竹板剁成等长等宽的细条(一般5寸到2尺长),表面压平,用刀刻字或用油漆笔写字,每张可写8到14个字。有些竹简是用麻绳、丝绳或皮条编织而成,称为“书”,也写为“策”,“书”字看起来像是在几根竹简之间放了一根绳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学好问,多次坏了这个皮条客。

这本厚重的书,用起来当然极其不方便。据说秦始皇每天检查的竹简重120斤。西汉时,东方朔写了一篇文章给汉武帝,用了3000片竹简。

春秋末期,出现了写在帛书上的书籍。这种书叫丝绸。它可以卷起来。一本书只是一卷或几卷绢,以木棒为轴,所以也叫卷轴。后来,“卷”就成了书的量词。人们常说的“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就是出自这里。这种书比竹简轻,但成本太高,无法广泛使用。

纸的发明为书籍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东汉有个叫蔡伦的人,改良了西汉的造纸技术,于是出现了用纸抄的书。这种书也是一卷一卷的,轻便适用,成本低,保存方便,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但是手工抄纸质书很麻烦,后来发展到雕版印刷:一面可以印一面,一套木版可以印几百到几千本。保存最早的木刻书是唐代咸通九年所写的《金刚经》,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雕版印刷质量差,效率不高。刻一套书要好几年,一本书要刻很多板,占用很多房子存放,发现错误也不容易纠正。宋朝的时候,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用粘粘的粘土做一个厚块,一个字一个字地刻,用火把使劲烧。印书的时候,把活字块按手稿的顺序放在铁板上,用松香、蜡、纸灰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制版相对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印刷完成后,取下版材,活字可以继续使用。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到了近代,随着造纸业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提高,书籍以新的图案印刷,如油印、石版、凸版、胶印、影印、静电影印等,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精彩的书籍,如会说话的书、会动的书、立体书和微型书等等。

会说话的书是有迷你唱片或录音带的书,有的在单词下面印着发音码,可以通过电子仪器还原出人的声音。有些儿童书籍的封底有微型唱片和针。唱针接触唱片后,你可以听到唱片旋转时书中人物的声音。

比较有意思的是一本叫《电视唱片》的书,也叫《影碟》,看起来就是一张普通的唱片。它用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在视盘上记录图像和声音。观看时,将视频播放器与电视机连接,图像和声音均可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你也可以用它让画面停下来。在发表一篇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论文时,可以把一些不易理解的原理和不易看到的实验情况记录下来,与书籍一起出售。视盘不仅能显示物体的运动,还能显示许多细微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都可以用动画来展示。

还有一本有立体插图的书。当你打开这本书,书中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活灵活现。

现在书的种类很多,有些越来越小。“微电影”就是其中之一。它利用相机将书籍或资料缩小成胶片,一般缩小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时,可以通过阅读器放大到原来的尺寸。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就已经使用了。当时,法国间谍在一张几英寸长的胶片上拍下了3000多页的信息,并将信鸽带回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