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是怎么产生的?

小学

初等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德国。他们由城镇接待,传授实用知识和新教教义。17世纪初,这类学校逐渐增多,成为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资产阶级革命后,欧洲各国和日本相继建立。现代学校和教育系统是由西方传教士和在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介绍到中国的。19年末、20世纪初,何子渊、邱等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保守势力的干扰,成功引进西学(美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廷视野。迫于形势的压力,清政府不得不破例进行教育革新。1905年底,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全国推广新式学堂。宣彤元年(1909),地方科举真正停止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小学”分为小学和高等学校。小学

1915年,国民政府将小学堂改为国民学校,“旨在传授国民道德的基础和国民生活所必需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他六岁入学,学了四年。毕业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升入高一级小学。此外,还设立预备学校,与国立学校和高等小学平行,“目的是给予初等普通教育并准备进入中学”。国立学校分为前四年和后三年。1922年,民族学校仍转制为小学,预科取消。1940年,国民政府实行所谓“管理、教学、教育、保健一体化”,规定每个乡镇设立一个中心民族学校(相当于中心小学),由乡长担任乡村壮丁队长和校长,每个民族学校设立一个(相当于小村),校长由学校主任担任。

中学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兴办学校作为传教工具。随着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建立,中国有识之士如何子源、邱等纷纷集资或申请政府拨款兴办学校。其中有些学校具有中学教育的性质,如“八年一贯制”改革后的史静文同博物馆、上海的广语博物馆和福州的格致书院。虽然当时没有建立学制,这些学校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学,但作为中学教育的萌芽,有必要对其内部行政组织进行考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进步。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教育从最初的“一级制”发展到“两级制”。如1895年,盛宣怀批准设立天津中西学校,如分科学校(即外国所谓大学)、二等学校(即外国所谓小学)。二类学校第一班毕业后升入一类学校,其余按学位晋升。这是中国最早的分级学校,但至今仍没有明确的“中学”。到了1896年,孙家鼎的《史静大学开学刍议》一书,还仅限于小学和大学,还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学”。65438年至0896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分为洋学、中学、海派、师范四校,开始有了“三段式”的形式,即中学相当于中学水平,这是我国中学教育的开端。南洋公学创办时,有宰相,相当于今天的“校长”;普通教工一员,主管全校教育工作,相当于今天的教务长;此外,还有学术主管等职位。比如蔡元培在南洋公学的时候就担任过首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