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别人的民族文化)
确定教育目标,准确把握学习内容。
目标明确了,内容和步骤就清楚了。学校根据《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将一至六年级分为低、中、高三个教育阶段,分别确定学习目标。低年级的目标是:了解周围老师同学的民族,形成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的良好品质。中学的目标是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情况,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高年级的目标是掌握56个民族的常识性文化知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统一认识。
三阶段目标的设定,使我们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有了方向性、层次性、凝聚力和针对性,保证了学校教育的有效和有为,使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培养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全过程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民族团结教育要贯穿小学到高中教书育人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保证教学时间和质量。学校初步形成了“一讲一学一讲”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挖掘各学科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元素。引导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元素,自觉寻找结合点和切入点,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中。例如,在一年级数学课“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人民币上的五种语言,即汉、藏、维、壮、蒙,让学生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引导学生了解学校里有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我们一起在延吉市唯一的民族联合学校学习生活,要尊重彼此的民族习俗。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讲授民族团结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牢固树立汉族不能脱离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不能脱离汉族,少数民族不能相互分离的思想。
编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教材。学校以中华民族“四* * *同”的指导思想,围绕学校制定的三阶段目标,组织教师集中研究开发了学校的四本教材:《九州大地》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开发出来的,《中国的悠久历史》让学生知道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书写出来的, 以及《中国大历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为载体,深入浅出地讲解,引导学生从小牢固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坚定不移地推进三科使用国家编写的教材,为各族学生打好“中国背景”的基础工程。普及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引导各族学生从小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自觉成为中华民族的热爱者、建设者、捍卫者。
通过“一讲一学一谈”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听、学、说”,真正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课本、进课堂、进大脑”,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到实处、落地,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实践经验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从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面研究、设计、开展了六个系列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
班级“国风”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对56个民族的认识,每个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学生利用书籍、网上征集等方法,结合民族特色,从服饰、文化、礼仪、饮食、习俗等方面进行学习。通过让学生学习民族礼仪、制作手抄报、举办主题班会、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民族知识,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平等、互助、团结的品质。
“小老师10分钟课”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教导处根据一至四年级朝鲜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学校五至六年级的“小老师”志愿者每周二、四中午到各班开展学习活动。朝鲜族“小老师”教汉族学生常用词和日常用语,汉族“小老师”指导朝鲜族学生背诵汉语课本上的古诗词。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达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目的。
“手拉手”双人活动。结合学校实际,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六互”活动为载体,开展结对活动。其中教师32对,班级18对,学生669对。同年级的学生和老师结成对子,互帮互教,取长补短,优化本学科的教学方法。班级结对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联谊会、“我们是一家人”班会等活动,同学们加深了了解,加强了交流,建立了友谊。
"我是国家文化宣传员"活动。每月第一周的周三中午,选择一名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民族文化宣讲员,身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在民族文化宣讲区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民族建筑、歌舞、语言、习俗等,加深学生对不同民族习俗的了解和尊重。
全国文化周活动。我校将9月最后一周定为学校民族文化周,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首先是班级“国风”展示活动。学生可以根据“班班时间表”展示活动,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班级,观看民族服饰展示,品尝民族美食,参加民族运动会,在民族团结的氛围中体验各民族的独特魅力。二是“民族团结一家亲”艺术作品展。在学校的书画画廊,将举办以绘画、彩泥、手工作品为主要形式的美术作品展览。用来表现少数民族的生活和习俗,表达各民族兄弟姐妹一家亲的美好画面。三是增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秋季运动会特别设置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增加了壮族的“抛绣球”、满族的“滚铁环”、朝鲜族的“走在坛子里”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让学生在运动的同时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乐趣。
红色教育活动。学校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爱国情怀。首先是向国旗敬礼。学校成立了“国旗护卫队”,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开展“国旗下的榜样”、“国旗下的合影”、“国旗下的歌唱”、“国旗下的讲话”等教育活动。第二个是晨唱活动。每天早上,师生们都会唱《没有* * *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人民,我的祖国》等红色歌曲。三是传承红色基因活性。在五峰村王峪沟抗日烈士纪念碑和红色根据地组织了现场教育活动,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党在我心中”等活动。四是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抗美援朝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五是创建红色英雄中队。成立金顺吉中队、童中队、魏中队等12个以东北抗日联军英雄命名的英雄中队。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基本知识和生活习惯,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了坚实的立足点和支撑点,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营造民族团结的校园文化,营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环境。
学校结合实际,努力发挥环境教育、文化教育、制度教育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让师生“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的一体化教育工作格局。
一是在制度文化上,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领导小组,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出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若干规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结对办法》等规章制度。从课程、活动、文化等方面入手,通过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四个层面深入开展和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打造了多方位、立体化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二是在学校环境建设上,在校园内建设了《论语》、《七星童子》文化墙,在教学楼内设置了民族文化宣传区、民族知识长廊、红领巾长廊、红色民族英雄长廊,营造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第三,在班级文化建设上,结合班级的“国风”活动,同学们把自己收集的民族文化、美食、服饰、名人故事等内容张贴在班级的宣传栏里,与大家分享。设立流动图书角,定期更换课外书,让学生在书海中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
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渠道,切实保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深化和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切实在师生中铸造牢固的中华民族意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通过课程滋养、活动熏陶、文化建设的推动,我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作者:李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