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是怎么起源的?
古体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古风,一类叫近体诗,也就是所谓的格律诗。所谓古风,是针对现代诗的。诗歌的起源非常古老。其实无论是诗歌、文字还是音乐,都和音乐有直接关系。光说文字只是一部分。
最早的诗集是《诗经》,可以用音乐来唱。所以史书上说“诗言志,歌常讲,声永恒,法和谐。”意思是,把你想到的写下来,给他配乐,然后唱。(注:作曲前记住写作的顺序很重要。这种唱法被后人称为“雅乐”。那时候所有的诗都会唱,所以还是叫诗。可惜先秦两汉以后就彻底失传了。简单说一下这个吧。本与题目无关,但有迹可循。
汉武帝时期,乐府开始设置。所以,会唱歌的叫歌,不会唱歌的叫诗。于是,“诗”成了没有音乐的光棍。诗与歌的决裂,始于这一代。对了,汉哀帝被乐府废黜的时候,估计这位同学是因为耳聋生气了。后人一般把这一时期写的东西称为“汉魏乐府”。而这首《乐府》,它的音乐方式,也是先写作,后作曲,它的演唱方式,叫做“纯音乐”,和《诗经》里的“雅乐”有很大的不同。
南北朝时期,南朝浙江人沈约、周青、谢舒发现了汉语的四声,即“上横入”。因此,沈约写了《四声谱》,创立了“四声八病”理论,这就是音律理论的起源。但是,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理论,包括从小接受高等教育的皇帝。例如,喜欢出家的梁武帝·萧炎不知道四声是什么。哦,我猜你问他佛经,他应该知道,呵呵。有一次,他问周舍(周青的儿子):“你写字的时候注意四声。什么事?”周晓磕头说:“天子是圣人”。这四个字只是四声,但老小光想在同泰寺出家,问了也懒得知道。
很早就有人说有四声八病,而这些都是唐代现代诗歌的源头。从南朝开始,音律论开始兴起,到了初唐,随着杜、沈全起、宋等人的不断完善,一种讲究平衡对仗的新诗体正式出现,后人称之为近体诗,或称格律诗。它把平仄分为四个声调,平仄为平仄,其他三个为平仄。其基本规律是“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两个句子中,level和level是相对的;两联之间,层次感人。”并对尴尬句、孤独、拯救、对抗等做了详细的规定。为了区别那些在现代诗之前不太注重格律的诗,称之为古风。后来朝廷将五言律诗纳入科举,称为“试帖诗”。可想而知,现代诗一定是因为出名才流行的。(当然,唐诗的兴起也不完全是因为名气。这里有一些随意的笑话。)对了,杜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但他的孙子大家一定都很熟悉,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老人杜甫。杜甫教儿子做诗“诗是我家的”,这是真的,不是他吹嘘的。因为现代诗是他爷爷创作的。
唐诗也是,先有词后有乐,这也是诗歌的特点,或者说是国内韵文的特点。既然有国货,就一定有“洋货”。这个“船”的东西就是大家熟悉的宋词,但这个船是沙漠之舟——骆驼。哦,不知道“慈”当时是不是骑骆驼来中原的。下面就把宋词拆了吧。
据说从南北朝末期开始,一些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西域乐队开始像中原一样从印度、中亚等地经新疆、河西走廊“流浪”,与中原音乐少量融合后,于隋唐时期定居中原。这群乐队最早是有乐谱的,只是音乐太单调了,就按照音乐的高低旋律来唱,给这些音乐加了一些词,丰富了很多。这群人,为了发展,经常去各大酒席。所以大家都把这种新兴的音乐叫做“燕乐”,这是一个通用词,意思是“宴席”。说白了就是酒席上的音乐。
因为这个新生事物在文字之前就有了音乐,所以叫做“歌词”或者“依音填词”。歌词其实是按照旋律写的,而不是按照什么层次写的。为了配合旋律,据说隋代就出现了长短不齐的文字。后来,文人逐渐介入这种新的音乐,晚唐的文和韦庄是早期最著名的词人。文、魏以后,到南唐的朱尔、冯延巳、宋代的晏殊、欧阳修,才逐渐雅化。其中,柳永是一位致力于长调的诗人。西夏使者说“凡有井者,柳永之词也。”但由于他的许多词俗,不为晏殊所欣赏,说明到了晏、柳时期,词基本上已经完全雅化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