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的发展史
从这些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高尚的情操和纯洁的感情。但在封建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像无形的锁链一样,紧紧束缚着人们,青年男女不可能通过自由恋爱达到结婚的目的。所以他们真挚热烈的爱情往往以悲剧收场,女性的命运尤其悲惨。他们要么是被父母包办买卖婚姻:“我妈太爱钱了,把我卖到了冥府”,要么是被媒人骗了,掉进了火坑:“小奴家今年十七,你老人家今年六十一;我妈上了媒人的当,金花插在你的烂木头里。”当他们不得不服从逼婚时,他们不得不忍受“多年泪流满面”的痛苦,对生活怀恨在心。有的人“千盘无活头,乘凉扑黄河头”,或“双手搓麻绳二尺半,吊中梁苦”以示反抗逼婚。这些民谣正是他们对食人和不合理婚姻制度的血泪控诉。山西民歌中有许多反映一般社会生活的歌曲,它们反映的生活范围很广。农民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生活,几乎无所不包。每一首民歌都从生活的一个小方面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现实,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各种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自然现象的看法和意见,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表明了他们对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的看法。山西民歌中有很多歌颂历史人物和传说的歌曲。这些民歌大多歌颂历史上的英雄或历史故事,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三国调》、《珍珠卷帘门》、《门阳的叹息》、《祝英台下山》、《张生打莺莺》、《游湖》、《苏三的解说》等。这些民歌之所以在民间长期流传,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农民没有文化的封建社会里,起到了传播历史知识的作用;二是借古抒怀,以寄托爱恨情仇。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歌曲在山西民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人民用大量自己创作的新民歌讴歌斗争生活。许多根据地都出现了这种脍炙人口的歌颂人民战争的新民歌。比如黄岩洞大捷、洪都堡战役、左权县窑洞保卫战;代表全县的“自慰”;新县“围攻普格村”;沁源的周西陵之战;林县的《打石门坞》;丁翔的《打鹰记》;武乡的《关家,打得好》《粉碎九路围攻》等等。虽然这些民歌大多专门歌颂某一场战役或战斗,但由于其形象
,形象生动,以讥讽和蔑视敌人的口吻,生动地描写了战斗场面和胜利的喜悦,表现了革命人民的信心和英雄气概,值得广大人民群众熟悉,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广为传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山西新民歌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