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皇帝信佛?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但早期流行于上层皇族贵族,并迅速融入中国文化。起初主要是由自上而下的特权阶层推动。历史上有很多信佛、倡佛的皇帝。以下是与佛教关系最密切的五帝。一、萧炎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的纵情声色,有的潜心治国,有的驰骋沙场,有的喜欢武功,但“以佛治国”,甚至舍命为佛寺奴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南朝的萧炎、梁武帝。萧炎早年习武,信奉道教。后来皈依佛教,成为虔诚的佛教弟子。他曾下令全民拜佛。佛教在梁代开始流行。唐永通先生总结道;"南朝的佛教在梁武帝非常兴盛."以至于在梁王朝的半个世纪里,有2846座佛教寺庙,82万多名僧尼。更难得的是,身为天子的梁武帝自己也在修行。据报道,晚年的梁武帝一天只吃一顿饭,完全不吃肉,只吃豆汤和糙米。50岁时断绝性交,远离妃嫔。平时,他穿着很朴素的休闲服,不喝酒,不听音乐。除非是祭祀祠堂,否则不开大会,不吃晚饭。梁武帝所做的是一个遵守佛教戒律的信徒。梁武帝佛学造诣深厚,与当时著名的道教高僧交游,为帝王开了先河。他还主持、亲自编辑和注释佛经,亲自参加许多佛经讲座,举行法会等等。佛教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入日本和朝鲜的。梁武帝也曾四次为神庙献出生命,在神庙里只穿法国服装,其他一切都被排除在外。最短四天,第四次最长,51天。" 4月,在武庚,大臣们用1亿元赎回了皇帝和菩萨."这是史料记载的。梁武帝多才多艺,擅长诗歌。早年以名士才子闻名,是典型的文人皇帝。这种文人性格可能是他如此笃信佛教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导致了急功近利,急于北伐,最后亡国。就像后世对南唐皇后李煜的感叹:“做诗人真是绝世无双,做一个又穷又倒霉的国王。”梁武帝的悲哀大概也是类似的。第二,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乱世的隋开国皇帝隋文帝拜佛,有着深厚的个人背景。隋文帝自从来到人间,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出生在佛寺,从小父母就把他托付给僧尼抚养。他主要由一个叫智贤的尼姑照看,在寺里住了13年。当了皇帝后,他经常把自己童年时的这种佛门生活讲给他的副手们听,他也不避讳。暗皇文还命史官为抚养他的尼姑立传,并对他居住的尼姑庵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据报道,仁寿元年,隋文帝下令天下各州,在每一座吉利塔内,都要制作神、仙、仙人的塑像,只因为他年轻时是用智慧和仙人养大的:隋文帝经常向大臣们感慨:我是受了佛教的启发。由于北周武帝的禁佛政策,隋初的佛教,尤其是中原地区的佛教,已经面临着生存的问题。隋文帝对佛教的复兴功不可没,使佛教在中国正式化、民族化、制度化。此外,隋文帝还在五台山修建了一座佛寺,使五台山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著名的少林寺在北周时期曾一度被毁,隋文帝重建后得以复兴。三、武则天如果隋文帝是尼姑庵里长大的皇帝,武则天可以称得上是从佛教里走出来的皇后。她出身官宦家庭,14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子”。唐太宗死后,武则天走出唐宫,去坎耶寺理发。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不久后,相恋已久的高宗以公主的身份将她接回皇宫,后来成为皇后,并开始参与政治事务。直到后来她听政,以至于改名叫周,做了皇帝,做了女主。佛像在武则天时期达到顶峰,龙门石窟就是典型代表。甚至有人推测,最著名的鲁什纳佛像就是武则天本人。80卷的《华严经》译本也是武则天亲自作序的。武则天拜佛的目的是为自己积德。她个人似乎更喜欢道教,比如“轩辕大帝”的称号。第四,朱元璋贫穷的生活经历和朱元璋小时候的经历都是传奇。他的祖籍是江苏省沛县。因为家境贫寒,爷爷奶奶一次次搬家,最后定居在濠州(今清风里)。因为出身贫寒,小时候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所以家里人都叫他崇巴。至于张远的名字,那是后来的事了。元顺帝第四年,濠州人民遭受了严重的灾难,旱灾、蝗灾和瘟疫接连不断。在过去的半年里,朱的父母和兄弟相继去世。他太穷了,办不起葬礼,他的亲戚被一个邻居埋葬了,这个邻居给了他一块地。为了谋生,他在黄觉寺庙里当了和尚。谁知他出家才50天,“寺中僧二十饥食”,朱元璋只好外出乞讨,尝尽人间疾苦。这段经历后来被朱元璋本人在墓碑碑文中描述。第二年,回到黄觉寺时还是和尚的朱元璋收到穷伙伴唐河的来信,说他已经投奔到郭子兴手里,希望朱“速速联手,共成大事”。朱元璋犹豫了。过了几天,哥哥告诉他,有人要去举报他和红巾军有过沟通,让他逃走。就在这时,元军把太庙烧得干干净净,朱元璋投奔义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和辉煌的未来。朱元璋本人虽然是个和尚,对佛教了解不多,但早年非常害怕被人提起是和尚。甚至看到“光”“秃”“僧”这几个字都觉得刺眼。很多儒生都因此掉了脑袋。明初地方官照例过年过节,皇家节日,都是讴歌,也惹了不少麻烦。例如,杭州付雪的徐一奎教授写了一些词,如“在天空的光下”和“一个自然的圣人”。朱元璋很牵强,说文章中的“光”是指秃顶,“命”是“僧”的谐音。许呈上一篇文章,骂他是和尚。德安之家授意吴宪的声明中有“望绿门”一语。朱认为,“青门”指的是和尚庙。犯忌讳的都被朱元璋的嚣张气焰害死了,真是冤枉啊。5.顺治时有一个流行的传说。据说顺治皇帝因为心爱的东施公主去世而心灰意冷。他认为“万物皆空”,无所依附,于是抛弃江山,跑到五台山修行。后来顺治的儿子康熙帝多次到五台山,希望夫妻、父子相见,但顺治一直避而不见,最终有了结果。传说中的顺治好像变成了一个不爱山河,爱美的多情皇帝。顺治是否真的出家是个谜。但是,你擅长佛学,沉迷佛学,这是事实。史载顺治确实曾经在宫里出家,但是被劝退了。然后,他任命太监吴为替身,为他出家,在便雅悯钟寺出家。学界普遍的看法是顺治死于天花。正史未必定论,野史未必误传。不管和尚案的真相如何,顺治在人们心目中也算是个佛皇了。就像他的诗里说的,“我在西方是个懦夫,但我别无选择,只能落入帝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