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飞天”信息
飞天
飞在敦煌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也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美丽的飞。人们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在敦煌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几乎都绘有飞天。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在大型艺术画册的序言中,“共4500余具”。它的数量可以说是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和寺庙中保存最完整的石窟。敦煌天妃名称的由来和时代特征概括如下:1 .敦煌天妃的名字来源于佛教,将化为净土天界的神灵称为“天界”,如“梵天”、“功德天”、“天赋天”、“三十三天”等。唐朝的集子《广金明静舒舒》中说:“外国呼神也是天道。”佛教里,天神在空中飞行,叫做飞行。天妃经常出现在佛教石窟的壁画中。在道教中,已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神仙”,如“龙头仙”、“天仙”、“赤足仙”,能在空中飞翔的神仙称为飞仙。宋代《太平玉兰》卷622引《仙品》中一云:“飞在云端,轻神化,以为神仙也是飞在云端。”墓室壁画中常画飞仙,象征墓主的灵魂可以升天。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进行了交流和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后不久,壁画中的飞天又叫飞仙,是飞仙与飞仙的区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和道教的飞神在艺术形象上是融为一体的,但在名义上,他们只是把在空中飞行当作飞行。敦煌飞天是敦煌石窟中所绘的飞天神,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专用名词。
敦煌天妃就起源和功能而言并不是神。这是一个干燥和紧绷的综合体。甘露坡是印度梵文的音译,直译为歌神。紧那罗是古印度梵语的音译,直译为音乐之神,因为他浑身散发着香味。甘地瓦和紧那罗曾是古印度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舞蹈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能歌善舞,形影不离,和谐融洽。后来被佛教吸收,变成了天龙八部诸神中的两个神。唐代林慧解释说:“真法,古为紧那罗,声微,声微,可歌可舞。男人是马头,会唱歌;女人是直立的,会跳舞。下次,我的女儿就要嫁给教母了。”随着佛教理论、艺术美学和艺术创作的发展,甘露坡和紧那罗逐渐从马头仁风的狰狞面目演变为一张美丽的脸,一个美丽的身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翱翔。甘露坡和紧那罗在佛教诸神中的原始功能是不同的。甘露宝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的净土世界里传香,向佛献花、宝、颂,住在花丛中,飞在天宫里。紧那罗-沈松的任务是为佛教净土世界的佛、菩萨、神灵、天庭奏乐、跳舞,住在天宫,不在云端飞翔,以后再去做。干驴女还会演奏乐器,唱歌跳舞;紧那罗也冲出了天宫,飞上了天空。甘露坡和紧那罗,不分性别,合二为一,成为后世的飞天敦煌。西魏时期,莫高窟就有飞天歌舞。隋朝以后,甘露坡和紧那罗合二为一,再也分不清了。只是在乐舞圈写文章的时候,为了和音乐人区分,把天庭早期玩音乐的干娘叫天宫乐师,把后来乐舞融合的天妃乐师叫天妃乐师。就艺术形象而言,敦煌天妃不是一个文化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综合体。虽然天妃的故乡在印度,但敦煌的天妃是由印度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是印度佛教天人与中国道教羽人长期交流,在西域飞天,在中原飞天。那是一片无羽无圆无光,五彩无云,主要靠飘动的衣裙和飘动的彩带翱翔的天空。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有才华的创作,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
二、飞天的时代特征敦煌壁画中,飞天、怀窟的创作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朝,历时千余年,直至元末,随着敦煌石窟的修建而消失。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形势,天妃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情趣都在不断变化。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艺术家给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和特点的天妃。一千多年来,敦煌天妃形成了独特的演变和发展历史。其演变历史与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1,上升期。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公元366-535年),大约是170年。这一时期敦煌的飞行深受印度和西域飞行的影响,总体上是西域飞行。但这一时期两个朝代的飞行特点也略有不同。莫高窟北方凉爽时,飞天多画在窟顶,窟顶藻井装饰中,龛顶上沿,本生灯故事画主体头部。其造型和艺术特征是:圆头、鹅蛋脸、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环、圆头、或披卷须、或戴印度五宝冠、身材矮小、半裸上身、长裙裹腰、肩上披大围巾。因为晕染术的变色,变成了白鼻子白眼睛,在西域龟兹等山洞里飞来飞去。莫高窟初建时,敦煌地区的画师对佛教题材和外来艺术并不熟悉,处于模仿阶段,在绘画上大胆豪放,显得粗犷质朴。莫高窟现存的北梁石窟只有三个。最具北方凉风的飞天,是275窟北壁上这幅微故事画的主要人物上方的飞天自然灾害,圆头,头戴印度五宝冠,或头上发髻,上身半裸,呈U型,双脚向上翘起,或分手或合掌,呈凌空飞起的姿势,但这种飞起的姿势十分笨拙,有坠落感。U型体也显得笔直坚硬,尚未圆,略呈弧形,有印度石雕飞翔姿态的痕迹(见15页图)。莫高窟北魏天妃绘画的范围有所扩大。不仅画在洞顶、洞顶、故事画、壁龛上,还画在叙事图、壁龛的内外。北魏时期的飞天形象,一些洞穴普遍保留了西域飞天的特点,但也有一些洞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渐向中国转变。天妃的脸从丰满变成了苗条,细眉,小鼻子,五官匀称。有一个圆头,或戴五个珠宝冠,或一个发髻。身材比例逐渐修长,有的腿相当于腰的两倍。还有各种飞行姿势。有的游过太空,有的用手臂翱翔,有的用手飞翔,豪迈大方。气势如飞云鹤。天塌之处,香花落,颇有诗意。最北的魏式飞天,是254窟北壁绘有“死屁王本森”故事画上方的二体飞天,260窟北壁背面解说图上方的二体飞天。这四个飞行体的突出特征是:圆圆的脑袋,头戴印第安五宝石王冠,瘦长的脸。因为变色,所以鼻子白,眼睛白,是小脸。上身半裸,双腿修长,形成一个开口很大的“U”形。裙子在飘,毛巾在飞,在空中飞,天花在四处掉。虽然天妃的身体和丝带都变了颜色,但裙子丝带的光晕和线条非常清晰,天妃的飞翔气势动感而有力,姿态自由而优美。2.革新时期。从西魏到隋朝(535-618),大约用了80年。这一时期敦煌的飞天正处于佛道与西域飞天、中原飞天的交流、融合、创新阶段,是一个融合了中西文化的飞天。莫高窟的西魏飞天,画的位置和北魏一样。只是在西魏时期,有两种不同风格的飞行,一种是西域飞行,一种是中原飞行。《西域飞鸟集》继承了北魏飞鸟集的造型和绘画风格。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作为香神的干女,散落的花朵在天空中飞舞,拿起各种乐器在空中飞舞;乐舞之神紧那罗冲出天空栅栏,飞上了天空。两神合二为一,成为后来的飞天,也叫散花飞天,艺妓音乐飞天。其代表作品如249窟西墙上部飞翔的四体艺妓(见18页图片)。《中原飞天》是王戎任瓜州刺史期间,从洛阳带来的具有中原艺术风格的莫高窟新飞天。这种飞行是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教飞仙的结合:中国道教飞仙失去了羽毛翅膀,上身裸露,颈上戴着项链,腰间系着长裙,肩上系着五颜六色的丝带;印度的佛教,丢了圆光印冠,扎成发髻,戴上道士冠。人物形象的张扬,呈中原“秀骨清象”之状,身材修长,瘦脸长颈,额头宽阔,鼻梁挺拔,美目细眉,嘴角上翘,微微一笑。其最具代表性的是282窟南壁上层的十二飞体。这十二身飞天,头扎双髻,上身外露,长裙系腰,丝带搭肩,身材修长,迎风而飞,分别演奏鼓、拍板、笛子、横笛、芦笙、琵琶、、邹等乐器。天花板在旋转,云朵在飘动,衬托着飞翔的天空,在风中飞舞。身轻如燕,相互照应,自由快乐,遨游太空。。
北周是鲜卑人在西北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统治时期很短(557-581),但在莫高窟修建了许多洞窟。鲜卑人的统治者信佛,通晓西域,所以西域的飞天再次出现在莫高窟。这种新飞人具有龟兹、基齐尔等洞天飞人的风格,圆脸,身强体壮,短腿,圆头,印冠,上身裸露,胸脐浑圆,长裙围腰,围巾围肩。最突出的就是脸部和身体被凹凸的晕染。现在由于变色,出现了五白:白边、白鼻子、白眼睛、白下巴。飞行姿态为开放式的“U”字形,体短力壮,动作简单笨拙,几乎回到莫高窟北凉时期飞行的绘画风格特征。但形象比北梁时期丰富多了,天上飞来飞去的艺妓也不少。最具北周风格的飞天是290窟和428窟的飞天。在这两个洞穴里飞行。体态健硕,圆脸,圆头,头戴印第安皇冠,五官五白,上身赤裸,长裙绕腰,肩章围巾,身体厚实凹凸有致,现在圆圆的肚脐因为变色和丰乳更加突出。第428窟的艺伎乐天妃,造型丰富,会弹琵琶、蛐蛐、吹笛、腰鼓,形象生动,姿态优美。特别是南墙西侧,整个身体在飞,双手单簧管,双脚倒立踢紫金冠。长带在身下飞,四周天花板都在掉。它的飞行姿势就像一只迅速俯冲下来的燕子(见第24、25、26和38页的图片)。隋代是莫高窟绘画飞翔最多的时代,也是莫高窟飞翔种类最多,姿态最丰富的时代。北朝的天妃除了画天妃的位置外,主要是画在洞顶藻井周围、洞顶上层周围和西墙佛龛内外,多为成群。隋代天妃的风格可以概括为四个不同。地域特点不一样。隋朝的窑洞里,有西域飞的,有中原飞的,今天是中西合璧。
脸型不一样,脸型圆润细腻;有强壮的,也有苗条的身材。但大多身材修长,比例适中,腰肢柔美,婀娜多姿。衣服和服饰各不相同,有的上半身半裸,有的靠徽章支撑;有的穿无袖短裙,有的穿宽袖长裙;有戴皇冠的,有扎发髻的,有像光头和尚一样飞的。有向上飞、向下飞、顺风飞、逆风飞、单飞、群飞等不同的飞行姿势,但飞行姿势不再是U型,身体的伸展也相对自由。总的来说,隋代的天妃处于一个交流、融合、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总的趋势是向中国方向发展,这为唐代天妃的完全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最具隋风的飞天是427窟和404窟的飞天。427洞是隋代的大型洞穴之一。也是隋代飞天画最多的洞穴。此洞四壁沿天宫围壁绕洞而飞,共108具尸体。这个108是飞天,头戴皇冠,半裸上身,花环,手镯,长裙绕腰,丝带绕肩,多为西域飞天遗留,服饰。虽然肤色变黑了,但图像还是很清晰。有的双手合十,有的捧着荷花,有的捧着花盘,有的在摇手撒花,有的拿着蛐蛐、琵琶、笛子、竖琴等乐器,绕着山洞一个方向飞来飞去。它的姿态多样,姿态轻盈,长裙飘飘,彩带飞舞,袅袅在风中。飞来飞去,流云飞舞,落花旋转,动感十足,生机勃勃。404窟是隋代中晚期的一个中型窟。洞的四壁是沿着天宫的围墙画的,围墙绕着洞飞。像427窟的天妃,姿态各异,有的捧荷花,有的捧花盘,有的捧散花,有的手持各种乐器,逆风朝一个方向飞去,姿态轻盈,体态优美。但首饰和服饰却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有圆头,没有皇冠,有的束桃形仙髻,有的束双环仙髻,有的束仙髻,脸蛋儿,眉清目米,身材修长,衣裙轻盈柔软,毛巾带宽长。服装、脸型、体态,像初唐的飞天,已经安全的中国化了(见52-60页图片)。3.全盛时期。从唐初至晚唐(公元618-970),贯穿整个唐朝约300年。敦煌天妃是在自身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印度天妃教的元素,融合西域和中原天妃的成果而发展创造的。从十六国开始,经过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五代,百年间完成了敦煌天妃中外、东西、南北的交流、吸收、融合,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到了唐代,敦煌天妃进入了成熟期,其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这一时期敦煌的飞行不太像印度和西域的飞行,完全是中国化的。唐代是莫高窟大型经画数量最多的朝代,石窟内几乎所有的墙壁都被大型经画占据。飞翔也主要画在大型经典中。在题材上,一方面以大规模的改画表现佛祖说法的场景,并以散花、歌舞、赞歌为支撑;另一方面表现了“西方净土”“东方净土”等天堂世界的欢乐,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绕着佛头飞,或飞过极乐世界,有的踩着彩云缓缓降落;有的昂着头,摇晃着手臂,向上翱翔;有的捧着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捧花盘,飘过天空。飘动的衣裙,舞动的彩带,真的很像唐代大诗人李白赞美仙女的诗:“手捧芙蓉,你太胆小。”“衣拖宽带飘上天”的诗意描述。敦煌研究院的墓葬专家将敦煌石窟的唐代艺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初盛唐为前期,即唐朝直接统治敦煌地区并将其埋葬(公元618-781);中晚唐为后期,即图凡民族占领敦煌地区,河西归义军使张一超管理敦煌地区(公元781-907)。艺术风格最能反映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初唐的飞天是进取的,豪放的,奔放的,奇异的。飞行的百变之美。这与初唐开明的政治、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和开放国家的进取精神是一致的。初唐最具特色的飞天是初唐321窟所绘的双飞天和盛唐320窟的四飞天。
321号窟西墙两侧,分别绘有两具飞天的尸体。这两个机体在天空中无声无息,飞行的姿态非常优美。虽然他们的飞脸和身体都已变黑,但眉眼、身姿、礼服缎带的线条都十分清晰:身材苗条,抬头挺胸,双腿抬起,双手散开,礼服围巾随风舒展,自上而下缓缓落下,像两只燕子在空中飞翔,展现出潇洒轻盈的飞行之美(见第66、67页)320窟的四幅飞画,在南壁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头顶的华盖之上。两边各有两具尸体,以对称的形式,围着树冠,互相追逐:一个在前,撒花,一个在后,举起手臂互相追逐。先打电话再回应,表现出一种既进取又自由轻松的精神力量和飞翔之美。在天妃周围,彩云浮动,芳香的花朵飘落,这不仅显示了天妃对佛陀的供奉,也显示了佛陀乐园的自由和欢乐。虽然天妃的身体已经变黑,面目不清,但他的整体形象清晰,身材修长,体态轻盈,身体比例准确,线描流畅有力,色彩艳丽丰富。他是唐代天妃的代表作品之一(见76、79页图片)。晚唐的飞天,在气势和姿态上已经失去了右翼进取的精神和自由欢乐的心境。在艺术造型上,服装由华丽、富丽变为优雅、轻盈,人体由丰满、美丽变为单薄、朴素,表情由兴奋、喜悦变为平静、忧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唐时期158窟西壁大型涅槃经顶上所绘的几个飞行体。这些飞行体绕着涅槃经顶上的菩提树宝盖飞来飞去,有的捧着花盘,有的捧着香炉,有的吹着羌笛,有的挥着手撒花,为佛提供支撑。然而,他看起来很平静,没有任何喜悦感。他肃穆的表情透露出一种悲凉的神情,体现出一种“天人相悲”的宗教境界。同时也反映了唐末国力的衰落,国人的焦虑和吐蕃人统治敦煌时官司人乞求重返唐朝的心情。在这安静的日子里,它们位于宝盖的北侧,姿态和表情最为生动。它的飞翔姿势,昂首,双手捧着花环,双腿向后抬起,绕着宝盖,从上而下轻轻落下,背上有一条长长的飘带,胸下有色彩浮动。衣服飘逸,身体只用线条勾勒,眼神清秀,表情肃穆,略带忧虑。飞行姿态没有初唐时那么刺激轻盈,似乎有些沉重(见88页图片)。4.衰退期。五代至元代,包括五代、宋代、西夏和元朝(公元907-1368),约460年,这一时期的敦煌天妃继承了唐朝的遗风,狱刑没有动态创新,逐渐公式化。没有隋朝的创新变革,没有唐朝的进取精神。虽然天妃的艺术水平和风格特征各不相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提升了原有的艺术生命。这四个朝代的飞行样式简述如下:五代北宋是曹政权河西归义军统治敦煌地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天妃继承了唐朝的遗风,但没有创新,而天妃的失传,则完全发扬了唐代天妃活泼开朗的基调。但曹石政权信佛,在莫高窟和玉林石窟修建和重修了大量石窟,并建有画院,聘请了当时一些著名的画家,继承了仿唐的风格特点,在玉林石窟和莫高窟留下了一些优秀的飞天作品。代表作品有玉林洞16窟天妃和莫高窟327窟。玉林洞16号窟是五代初的一个窟。洞里画的飞天虽然没有唐代的飞天那么活泼漂亮,有工匠精神,但很有装饰性。比如这个山洞,画得很漂亮,有一把古筝和一只飞天,两者都扎成发髻,浓眉大眼,直鼻小唇,圆脸,耳垂,半裸上身,胸饰,手镯和手镯,长裙围腰,赤着脚。其最大特点是飞巾带比身长三倍,飞巾带中间有浮花,飞巾带下有彩云流动,在色彩上像逆风飞行一样飞行,整个画面对称均等,极具装饰性。
第327窟是莫高窟中的一个宋代晚期的洞穴。洞顶挂满画一周,有人捧花,有人奏乐供养佛祖。它在东坡北侧飞行的两个机体,形象和姿态都很完美。两人都盘着发髻,头戴珍珠冠,上身赤裸,手臂上缀着项链和珠宝,脸型丰满,五官精致。手捧花盘,舞着凤头,在天宫围墙上呈字形绽放,逆风飞扬,裙裾飘飘,长彩带飞舞,飞在身上,花落,飞在身下,彩云纷飞。虽然没有唐代飞翔的气势,但它的飞行动态也非常生动,可以说是宋代飞翔的代表作(见95页图片)。西夏是西北地区由党项文字建立的少数民族氏族政权。西夏时期莫高窟的飞天,一部分洞窟攻宋风格,一部分有西夏特有的风格。最大的特点是将西夏党项的文字和民俗融入了天妃的形象。脸型长而圆,脸颊鼓鼓的,眼深鼻尖,身体结实。它穿着皮衣,用珠子装饰,很世俗。其中,代表人物就是97号洞飞的男孩。在这个山洞西墙的佛龛内,各画一个在天空中飞翔的少年,形象、姿势、衣着都一样:光头、两边扎辫子、圆脸细眉、上翘的眼睛、厚唇鼓腮、赤膊腿、肌肉饱满、体格健壮。臂上饰以佛珠、手镯,腰间系以兽皮、腹围,脚为短靴。一个拿着莲花,一个拿着圆盘,一条腿弯曲,另一条腿抬起,从上往下飞。背后飘带飞扬,飞扬气势不强。这两个飞行体不再是早期的无法无天——佛教音乐神和宋神的表现,也没有唐代飞行的曼妙神韵。如果把胳膊上的毛巾带擦掉,下面会有一朵彩云,完全是一个穿着当香的男孩子。从人物、发型、衣着来看,都表现了西夏党的特点和生活作风(见98-99页图片)。元代蒙古人统治敦煌地区,莫高窟和玉林石窟很少修建和重修石窟。元代流行密宗,分藏汉两种。藏族密宗艺术中没有飞天,汉族密宗艺术中飞天也不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三窟南壁和北壁《千手千眼观音经典变》图顶两角所绘的四体飞天,北壁《观音经典变》图上方的二体飞天更为完美。这两个机体是对称飞行的,形象、姿态、服装基本相似。他们有一个圆锥形的发髻和一个珠冠,圆脸,长眉毛和美丽的眼睛,半裸的上半身,一个吊坠,一只手臂上装饰着珠宝,一手拿着莲花,一手拿着莲枝,他们被黄色的卷云从空中落下。礼服毛巾带很短。没有佛教的飞行姿势,而像两个道教的仙女在云中飞行(见101页图片)。穿越千年的敦煌飞天,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许多美丽的意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吸引着人们。正如段文杰先生在《飞在地球上》一文中所说,“他们没有随着时代的流逝而消亡,但他们仍然活着。在新的歌舞、壁画、工艺文字(商标、广告)中,飞翔的形象无处不在。应该说他们从天上降到了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不断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