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范大学余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习中获得、提高、进步。
具体表现为:在认知上,学生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知识少到知识多,从不参加会议;感情上,从没喜欢过喜欢,从没爱过爱,从没兴趣过感兴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主编任鹏杰老师曾经说过:“教育的功利性,从根本上说,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专业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苏联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是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资本。”
二,紧扣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时代对基础学习能力、发展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
它不仅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导向功能,而且是教学评价的客观依据。
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体现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教学的成败。
因此,备课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全面贯彻“三维目标”。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阅读、分析、审视教材,使备课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只有好的剧本才能有精彩的表演。
第三,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让人不自觉地观察和研究一些东西。
因此,教师应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这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在他的效应定律中认为,人们如果在工作或学习中获得满意的结果,就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建立自信心,从而增强动力,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喜悦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促进儿童努力学习的欲望”,“没有这种力量,教育中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新颖的谜题、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启发思维的问题设计、创新的习题设计、教师思维过程的演示、学生思维过程的演示、评价与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精彩的课堂总结和正确的学习指导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第四,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新的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基于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
没有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就不会发生,新知识就会被孤立、无法理解、很快遗忘,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历史新知识的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或经验。
此外,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法无法让学生用已知来解释未知,也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当他们看到新情况、新材料、新问题时,无所适从。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让学生有效交流。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第五,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只有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他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发展。
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只有在轻松自由的精神状态下,才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火花般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既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又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还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引导,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会欣赏。
第六,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历史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具体要求是:一、问题设计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
多设计一些不会让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你摘不到桃子”的问题,而能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问题。
第二,准确表达问题。
第三,依人提问。
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表达方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让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第四,改变提问方式。
可以采用说服性提问,即把一个复杂难懂的历史问题分解成一系列浅显易懂的小问题,引导学生逐一回答,也可以采用迂回提问,也可以采用学生互相提问,学生向教师提问。
第五,留出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取决于问题的类型和学生的反应。
第六,注意学生的回答和反应。
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打断学生回答不利于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
即使学生走错了方向,也不要马上打断。
有时其他学生可能会从这个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七,及时做出评价。
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回答的内容,还要评价学生回答的表情和态度。
七、合理使用教材
第一,利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回放”、“历史视界”等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轻松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免去了他们到处寻找资料的痛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书中的材料经常出现在很多试题中,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很有帮助。
第二,课本知识是物质的,是有问题的。
即教师根据课本知识的重要线索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课本内容作为教材并进行探究分析。
这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老师从繁琐冗长的叙述中解放出来,也节省了学生,把学生从枯燥被动的接受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的思维内容,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八、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身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到教师有效教,学生有效学。
第一,开发社区资源,强化历史直觉。
社区教学资源分为人力、物力、信息、组织等有形资源和社区文化、社区认同、归属感等无形资源。二、发掘素材资源(图片、视频、实物、报刊、文学作品等)。)从多个角度反映历史多样性;第三,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教师和学生),展现历史的新鲜感。
综上所述,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和价值追求。历史教师要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有效行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