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死在战场上很正常,那么尸体有什么处理方法呢?

在古代的战争中,一场战争结束后,战场上会留下大量的尸体。当时尸体的处理方式有几种:就地掩埋,火化,夯土搭台,甚至吃掉。

纵观中国历史,几乎每百年就会有一次王朝更替。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真正让国家富强、人民平安的和平岁月却少之又少。每一个新王朝的出现都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减少,太多的人在战争中丧生。

每次战争结束后,战场上会留下大量的尸体,获胜的一方通常会将尸体就地掩埋,这无疑是死者最好的归宿。虽然不可能回到根本,但还是做了。

但是战俘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口粮短缺,被捕或投降的战俘经常被活埋。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一个例子。秦军俘虏了40万赵国军队,他们都被白白活埋了。在古战场考古发掘现场,经常会挖出万人坑,可见古代战争中被活埋的情况极为普遍。

火葬处理战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一把火,把尸体完全烧掉,这样既避免了挖坑,又防止了尸体腐烂后病毒感染。火葬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最好的归宿,但在西方,火葬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认为火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帮助死者早日升天。

很多胜利者为了提高士气或者炫耀实力,会选择羞辱战败方的尸体。把尸体堆起来,用土夯实,建一个高台。这种行为叫做建立北京观。有些极端的人甚至会吃掉战败方的尸体,以示对敌人的愤怒。

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是在古代战场。根本没有人权可言,一切都遵循丛林法则,从这些处理尸体的方式就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