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科普“刷屏”物理“吴奶奶”走红...科普短视频受到追捧。

来源:光明日报

院士科普《屏》、短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圈粉》、物理《吴奶奶》走红...过去一年,科普短视频数量快速增长——

“物理太难了”大概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感受。然而最近,中科院2022年跨年科学演讲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规范场论、量子力学和电磁学,听起来很难的物理术语被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吸引了260万网友观看。主讲人之一、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说:“以一场知识含量超高的科学演讲开始新的一年,很有意义。”此前,中科院物理所曾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过曹则贤公开课的视频片段。其中一篇结合异地恋讲解电磁学,获得了250多万赞,不少网友感叹:“物理变得有趣了。”

“从娱乐到知识,这种内容产业的主动升级,正在帮助网络社会形成一种求知、学习知识、尊重知识的‘知识时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陈刚说。

1,科普的使命是“领人进门”

灰色短发,经常穿着马甲,实验新颖,说话简洁利落,这是网友对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仁仁的第一印象。在Tik Tok等短视频平台上,数百万粉丝亲切地称她为“吴奶奶”,并爱上了和她一起做实验。

前阵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很多孩子开始好奇:火箭是怎么飞上天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吴仁仁专门拍摄了一个视频,通过吹气球,让大家知道火箭飞行的速度来自于火箭燃烧的反作用力;再次使用液氮的向下喷射实验,让孩子直观感受突破第一宇宙速度需要多少燃料。

吴仁仁一直坚持科普16年。"物理很有趣,但许多学生害怕考试。"她说,她只是想告诉孩子们如何学习物理。

“科普的使命是让人们放下对高深学科的抵触,领人们进门,弥合科学与大众的认知鸿沟。”陈刚说。

张辰亮,本名@无限梁潇科普日报,自然历史杂志副总编,中国国家地理传媒中心主任。2019 165438+10月14他发了Tik Tok第一个视频,开启了短视频普及之路。此后,他又陆续开设了《遥远的自然史》、《身边的花、植物、昆虫、鱼》、《追到大海》、《网络热传生物鉴定》等专栏。目前“互联网生物识别”系列视频已被观看654.38+0.28亿次。他的科普短视频都是引经据典,还会请教蚂蚁专家、水獭研究者等专业人士。

专业之外,张辰亮科普的特点是沉稳直接,人事分明。因为脸型略方,眼睛略小,眉毛略皱,所以不断有传言说他是水猴。网友戏称他是“隐藏的狐狸精”,是“水猴造谣协会会长”。

张辰亮在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表示,视频平台是一个可以产生灵感的地方。“一些背景音乐或某个梗或口头禅能让我惊艳。对科普来说吸收这些思想是非常有用的。这样,知彼知己创作的视频才能被大众喜欢。”

报告显示,在Tik Tok知识视频的评论区,有654.38+0.36万次“学习”的感受,254万次“理解”的喜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奉认为,这些数字是用户在时间、空间、经济上以极低的成本学习不同类型知识的满意度,是短视频平台知识属性上升、娱乐属性下降的标志。

2.科普的难点是“一般”,是听出来的技巧。

去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提出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普内容、形式、手段创新升级,提高科普知识含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

让先进的科学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些科普红人有什么“秘密武器”?

吴最喜欢的一个词是“好玩”。混沌摆永动机,小模型斯特林发动机,牛顿摆,指针式验电器,菲涅尔透镜...除了这些专门用于物理实验的小装置、小模型,吴仁“百宝箱”里的“玩具”简直五花八门——在她手里,鸡蛋、衣架、硬币...日常用品可能会被改造成实验设备。

“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科普。”这是吴仁做科普的初心。

“我害怕是因为我知道得不够多;因为缺乏好奇心,所以不了解。”吴说,目前流行的刷题教育显然是不可行的,适得其反。

与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不同,在视频中,吴仁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物理原理“翻译”出来,准确传达给大众。“最难的是前期的创意策划剧本,这部分工作往往要靠吴奶奶的灵感和智慧。”队员们说,好在“吴奶奶”点子多,脑洞大,不怕苦不怕累,经常和年轻人一起转。

其实科普的难点不是“科学”,而是“一般”。

王咸频,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三年前,年过八旬的王在连续九天完成了三次深潜。不久前,王凭借其科普海洋知识的视频在各平台走红。“做一个视频,可以让千万网友了解海洋。一大片弹幕,像下雨一样,看起来壮观又刺激。”

“越是大科学家的课越容易理解,越是小科学家的课越难理解。小科学家怕说错一句话,理由不对。他只敢照本宣科,而大科学家更自由,因为原理很可能是他发现的。”在王的心目中,科普的理想境界是,“一个小时,就一张嘴,而且没有PPT之类的辅助道具。如果你今天盯着看,明天又想回来,这就是技巧”。

3.在大众科学的新世界里,内容的质量是珍贵的。

短视频的热情被点燃,但内容同质化、伪科学泛滥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年轻生物学家陈睿是Tik Tok“动物学博士”账户的负责人。他早就发现,网络上所谓的“科普”往往错漏百出。他举例说,白蚁不是蚂蚁,更接近蟑螂;琥珀必须在地下埋藏数千万年,否则不能称为琥珀。每次看到网上传播的虚假信息,陈睿都会感到科普的紧迫性。

《报告》指出,短视频知识包容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着力解决知识视频过度商业化等潜在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常陆对此表示赞同。他提到,多元化、全方位、高层次的知识需求已经成为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视频知识的深化将有利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在这个科普新世界里,人群细分的呼声越来越高。

钟琦介绍,目前移动端的科普用户有一半以上具有一定的教育背景,科普受众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覆盖面也扩大到了白领、大学生、企业管理者和人文学者。

“对于这部分人群,我们通常会用有深度的文章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小学生、老年人和学历低的人群的科普需求。”在钟琦看来,中小学生有自己的“圈子”。他们用QQ代替微信交流,对二次元文化很着迷...“如果用他们的思维逻辑制作科普内容,用他们的语言制作科普视频,传播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科普团队曾经做过一个调查,40%的青少年对科学感兴趣,40%潜在感兴趣。以前,孩子们在谈论他们的梦想时,他们都说他们想成为科学家,但现在许多孩子梦想成为明星和网络名人。对此,作为科学家的陈睿感到有些悲哀,而在更多孩子的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则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