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是怎么做出来的?
到了明朝,火药武器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导弹”。“导弹”又称“霹雳”,呈球形,由竹木制成,再用纸糊在表面。球体内装有两个像鸟翅膀一样的东西,球内装有火药和导火索。导火索点燃,火药就会爆炸,杀伤力更大。
但相对于现代西方火器,这些还处于初级阶段,火药的真正威力是传入欧洲并加以改进的。
12世纪和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随后传入希腊、欧洲乃至全世界。它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推动了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随着火药的爆炸,中世纪的解体和新世纪的诞生开始了。中国在宋代发明了火药武器后,战火蔓延到了晋、辽、夏、蒙边境地区。蒙古人在漫长的西征途中,通过扩张传播到伊斯兰国家,最后落到西欧。从此,火药以其蓬勃的面貌,展示了一幅光与热交织的文明变迁画卷。
欧洲人在15世纪中期开始致力于火器的研究。奥斯曼土耳其用大炮摧毁了拜占庭帝国的城墙,也为欧洲人摧毁了阻挡来自亚洲强大攻势的屏障。
科技的发明总是从军事领域开始的。装备的技术创新引发了军事革命。欧洲人从中国学会大炮后,开始制造枪炮。当时步兵使用的武器是火药枪和滑镗枪,转轮机枪和燧发枪发明于16世纪。由于欧洲人的革新,火炮的火力和机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火器的改进使战争进入了技术阶段。个人英雄主义不是机械技术的对手,优越的武器成为胜利的关键。正如西方军事学家富勒所说:火药的使用使所有人身高平等,战争平等。
军事改革的爆发很快引发了政治经济组织的相应变化,成为后来欧洲社会革命的先导。这一切都发生在中世纪结束之后,但它仍然具有中世纪的一些特征。
公元824年建造婆罗浮屠婆罗浮屠,意为佛塔,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古迹,历经千年。她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首府日惹。
据史料记载,公元824年,是夏朗德拉王朝的统治时期。当时印度佛教已经传入,夏莲特拉家族信佛,在全国各地修建寺庙佛塔,效果良好。婆罗浮屠是当时最大的佛教建筑,工程浩大。统治者赶走了数十万奴隶和农民,* * *开采了55000立方米的石头,用了13年才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