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的历史故事

西柏坡,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原本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了这里。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到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中国解放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全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国* * *产党领导的国民党的战略决战。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脱颖而出,竖起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中国的命运掌握在这个村子里”,这是时任中宣部部长朱同志的题词。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是作家闫涛在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西游记》时总结的一句名言,并作为这部纪实文学的副标题(1999再版时用作书名)。

据史料记载,西柏坡原名“博布”,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翠柏繁茂而得名。1935,本村一老师将“布”改为“坡”,因住在“东白布”村对面,故改名为“西柏坡村”。

西柏坡被选为解放中国和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不仅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也有多年来建立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

西柏坡,河北省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一个小山村,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水土肥沃。她位于平山县中部,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汇处。在一个向阳的马蹄形山谷里,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临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易守难攻。既适合危急时退守山林,又方便顺利时进城行军。

平山县革命开展较早,大革命时期建立了* * *生产党组织。到1946,全县党支部达到608个,* * *生产党员由1931的60人增加到19535。人民听党话,群众基础好。抗日战争以来,平山县被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包围。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北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在此居住了三年半。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西柏坡是模范村。西柏坡始建于1937年冬。到1948时,党员40人,分布在33户,占全村人口的12.3%,占全村户数的33%。西柏坡村人口密集,距离1-2公里,沿滹沱河分布。这里土地肥沃,地广粮丰,稻麦两熟。至于西柏坡地区和平山县的经济条件,聂荣臻元帅曾说:“平山县在我们晋察冀边区可称为乌克兰。”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证军民的经济供给,为中共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

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经济、坚实的群众基础、适度的村庄分布,使西柏坡成为中央工委的不二之选。西柏坡周围有许多村庄。为什么选择西柏坡作为中央工委驻地?当时朱德总司令的秘书潘参加了考察和选拔。他回忆说:“我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一是村里要适当集中,将来要任命一些机关,可以放下(至于中央和毛主席来不来,没人说,我们也不知道,那应该是以后的事);第二,交通要方便,容易与解放区联系;第三是安全。红子店、苏果、贾峪等村虽然大,但目标也大,人数多不方便保密。西柏坡村小,后面有一座小山用于防空,与周围村庄有一段距离(约1 km),便于保密。第四是住宿条件。当时西柏坡很多房子都被鬼子烧了,但是地基好,容易建。以后住在一起比较集中,工作也方便。”从这个角度来说,西柏坡的选择和历史上每一个革命大本营的选择一样,既要着眼于眼前战争的需要,也要考虑未来事业发展的需要。西柏坡就有这样的条件,解放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使命就一直扛在她的肩上。

经过紧张筹备,中央工委于7月1947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当然,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当时的中央工委称之为“工小”和“老大”。校长是,主任是朱德,分别叫胡校长(,的化名)和朱主任。

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后,帮助晋察冀野战军打赢了4次大规模战役,歼敌6.2万余人。其中,解放石家庄战役尤为著名。1947 10 31、朱德出席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召开的旅以上干部会议,与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制定出进攻石家庄的战略部署。165438+10月1日,聂和肖克再次被叫去,要求晋察冀军区必须做好人员补充的充分准备。8月6日至12日,在朱德总司令的精心安排下,晋察冀野战军歼敌24000余人,成功解放石家庄。朱总司令在总结战斗经验教训时,高兴地写下了《七法攻克石门》:“石门阻太行山,勇士开指。灭全师收重镇,不要呼玛回秦关。攻坚战术打开了新的面孔,受困已久的人们露出了笑容。我们党的英雄真的是辈出,我们也不担心发斑。”

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在了一起。不仅为统一华北解放区奠定了基础,也为党中央转战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3月20日,党中央作出决定,迁往华北,与中央工委合并。3月23日,、、任等人率党中央从陕西吴堡县川口渡过黄河,告别了春秋时期生活战斗十三度的陕北根据地,转战西柏坡。3月24日到达中央驻地山西临县双塔村。4月11日到达晋察冀军区驻地阜平县城南庄。4月23日,、任等同志率部分人员提前到达西柏坡,党中央、中央工委胜利会师。1年5月,中共中央开始在西柏坡工作,中央前委、工委、后委随即撤销。毛泽东为准备赴苏联谈判在阜平停留了一段时间,于5月26日抵达西柏坡。至此,中共中央五位书记在分别一年多后,在西柏坡成功会面。它标志着党中央的胜利和伟大的战略转移。从此,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当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处于重大转折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正处于战略决战前夕。为了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中共中央将晋察冀、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为战略大决战做了思想、组织和物质准备。、刘少奇、、朱德、任、彭真、董,以及14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10名重要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会场设在中央大院的两个中央厨房食堂。会议根据战略反攻的新形势,规定了党的战略方针和任务,以“军队前进,生产增长一寸,纪律加强,革命无敌”为中心论题,总结了以前的工作,提出了建设500万军队的战略任务,用5年左右的时间(从7月1946算起)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会议主要解决了五个问题:一是能否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第二,推翻国民党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第三,如何加强纪律性,实现游击战向正规战的转变?第四,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保证战争的胜利?第五,讨论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完善党委制度,培养和准备大批新区工作干部,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加强工会、青年、妇女工作等问题。要求全党全军同志努力克服无组织无纪律的倾向、地方主义的倾向和游击主义的倾向。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局、前委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

12年9月至次年10月31日,党中央指挥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华东平原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成功进行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解放了整个东北的和平、天津等城市;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华北中原。* * *消灭整编国民党军654.38+0.54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

随着战局的迅速变化,1949+65438年10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当前形势和1949年党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1949和1950将是中国革命全国胜利的两年。决议还指出,“北平解放后,必须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无反动派代表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会议,采用同一程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组成中央人民政府”。

3月5日至13日,中国* * *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柏坡成功召开。

会场设在中央大院中央机关修建的职工食堂。南部是会场,北部是服务办公室。会场正面悬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和党旗。整个会场整洁、朴素、肃穆。和任还亲自视察了会场的布置。中央委员34人,候补委员19人,未出席12人。国家主席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题为《一中全会以来的形势和任务》的重要报告。提出各种政策,促进革命迅速赢得全国胜利并取得这种胜利;它规定了全国解放后党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明智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长征的第一步,并告诫全党“同志们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同志们必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为促进和迎接全国的胜利和解放,为保证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做了必要的、充分的政治准备、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

3月23日,中央委员会、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出发,挺进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召集中央直属机关的干部和警卫人员,谆谆告诫大家:“我们要进入北平了。我们去的是北平,不是李自成。他们去北京腐败,我们* * *生产者去北京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 * *产品主义。”

党中央在西柏坡只住了十个月,却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迎来了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和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

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党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开辟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从战争向建设、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在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包括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思想,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西柏坡时期党中央的光辉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它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展。

1973年2月26日,周恩来为西柏坡题词:“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也在这里召开。”

西柏坡纪念馆,邓小平同志题名。

1991 9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西柏坡,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02年2月5日和6日,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考察调研。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作风,为实现十六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65438-0950,中央老区代表团作出加强西柏坡革命遗址及相关文物保护的指示,当地党委政府立即对革命文物进行了初步收集。65438年至0955年,河北博物院派专人前往西柏坡,对遗址和文物进行维护和整理,并与当地政府共同成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56中央委员会旧址被河北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因岗南水库修建,旧址被淹没,原建筑及西柏坡村移至村北山坡。现在修复的建筑是西柏坡村东端的中心院落,总面积16440平方米。修复后的建筑基本保持了旧址的原貌。院子里的建筑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从东到西,前面是、任、故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中央军委作战指挥室)和、董故居等。后面东北角是朱德故居。在这两部分之间,即小山西北面,是九月会议会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和中央会见国民党和平代表旧址。在中央工作委员会时,朱德总司令就住在刘少奇同志的隔壁。为了迎接中央的到来,工作委员会在驻地后面的山沟里为毛泽东新建了三间窑洞式的房子。但到任后,坚持住在任城西的一个普通平房院子里,把新窑洞让给了老同志朱德。

中央工委进驻之初,没有大院围墙。中共中央到达后,为了安全起见,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任的几家医院外面筑起了两米高的土墙。在他们房子后面的山坡上挖了一个防空洞。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辖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擎起太阳的巨臂的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正从这里走来;影像资料馆位于停车场西侧,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集摄影、资讯、娱乐于一体。雄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松柏丛中,碑名“西柏坡”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9月21日1991视察西柏坡时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碑周围,党中央来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被艺术地微缩在四幅浮雕上,生动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这一时期党的重大实践活动。纪念碑两侧是中央委员会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

西柏坡纪念馆于1976破土动工,占地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 5月26日,为纪念党中央、毛主席亲临西柏坡30周年,中央委员会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对外开放。纪念馆分上下两层,呈阶梯状四合院,四周有回廊,依山而建。博物馆的展览融合了现代的声音、光电设施,展示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3月1982,11,西柏坡中央委员会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柏坡和井冈山、延安一样,现在是中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是中宣部命名的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今天的西柏坡,前面是碧波荡漾、山川茂密的西柏坡湖,后面是翠柏苍松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独具魅力的美丽风景。

如今,西柏坡已成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AAAA旅游胜地。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称赞其为“革命圣地、旅游胜地”。2002年5月,西柏坡-天桂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风景名胜区。

路途坎坷,创业困难多了。欲知胜利之路,请看西柏坡。

西柏坡-红色旅游胜地!

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