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开发内容:
道尔顿模型(1803)原子是坚硬的实心球,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
葡萄干蛋糕1904 J.J .约翰·汤姆森模型。
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嵌在里面。原子像李子布丁,故名“枣糕模型”或“葡萄干蛋糕模型”。或者像西瓜果肉里的西瓜籽,也叫“西瓜模式”。?
汤姆逊的学生卢瑟福完成了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散射实验),否定了葡萄干面包模型的正确性。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一个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微小原子核运行。
玻尔模型1913。
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原子核周围,而是在固定的平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平面跳到另一个平面时,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
为了解释氢原子的线性光谱,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列的原子结构模型。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现代模型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形成带负电荷的云。对于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其空间坐标和动量在某一时刻无法同时测量。这就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薛定谔在1926年提出的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构成原子的结构粒子之间的定量关系;
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注:中子决定原子(同位素)的种类,质量数决定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也决定了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