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里所谓的粉戏是什么,魏长生的“滚地”是什么?

汾西

拼音:f ě n x √

解读:情色剧。

来源:老舍《四世同堂》30:“最让他们失败的是缺少‘粉剧’。日本老板想看淫荡的东西,却不能照常供货。很多粉剧被禁了二三十年。他们连剧名都说不出来,也不知道会演哪个角色。”

魏长生和他的秦腔《滚楼》

文/昆明琴声

滚地板是魏长生的代表作。可以说,魏长生因卷帘门而闻名,卷帘门因魏长生的表演而闻名。魏长生之所以成为秦腔大师,主要体现在擀面杖上。所以,一提到魏长生,就会提到“擀面杖”,一提到“擀面杖”,就会提到魏长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无论是研究中国现代戏曲史,还是研究中国戏曲表演艺术,都不能不仔细研究魏长生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不能不探讨鼓楼在中国现代戏曲史上的价值。非常遗憾的是,一直研究中国传统戏曲史或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人,大多很少谈及擀面杖的故事,甚至有人说擀面杖“好色好色”。在中国戏曲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周先生把《兰家庄》作为魏三的成名作《滚楼》提到过。他的遗作《中国戏曲发展史大纲》进一步说明“滚楼”是一个剧种,春秋时期吴渊的儿子吴欣、黄赛被命名为“兰家庄”。但故事情节到底是什么,还是个谜。是杨少轩先生在《魏长生的故事》一文中,根据说唱文学介绍了“滚楼”的情节。(杨绍宣(1893-1971),河北滦县人,曾任延安评剧院副院长、中国戏曲研究委员会改革局副局长、中央党校研究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歌剧《滚楼》的故事。

近年来,一些文章对魏长生的生平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很少有人对《滚地板》这出戏写一些文章。本文根据现有资料,对《滚楼》剧本略作介绍,以供大家学习。

鼓楼是秦腔的传统剧目。该剧又名《双婚》,是清乾隆年间的秦腔表演。萧声和肖丹很注意他们的工作。西府秦腔和汉调有不同版本。今天有1982陕西省文化局的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李口述了《秦腔三十三集》的抄本,魏家和口述了《西府秦腔滚豆豆》的抄本。

《刁寒大》(南路秦腔)和《滚楼》描写张金定是骊山母亲的弟子。当张金定下山时,她的老师告诉她,她与王子婴有一生的婚姻。一天,金鼎告诉他的父亲谢尔·朗,王子婴要从中国来了,让她的父亲在村门外等着,并向王子婴求婚。果然,王子婴被张金定的姐姐高金定追到手了。壳波把高和王分别送到家里,喝得酩酊大醉。先后有两个女人嫁给了王子婴。

这本书的主要情节是,醒来后,看到高金定和他睡觉,立即偷走了高的绣花鞋。醒来后,我没有看到绣花鞋,所以我问王。王提出嫁给高百年,高欣然同意。天亮后,张金定叫高下楼,高叫张上楼看风景。张金定上楼后,提出要和王子婴结婚。于是他们一起进了账。张虎狼来找他的女儿,紫英和金鼎拥抱着滚上楼去。张虎郎促成了他们的婚姻。

贾平凹在小说《秦腔》中描写了秦腔中村民唱“滚楼”的情节,这也是本书的内容。这本书是最接近魏长生的性能书。魏长生的《滚楼》大概就是改编自这本书。

西府秦腔《滚豆豆》也是研究话剧《滚地板》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滚豆豆》又名《双婚》,与路楠秦腔故事略有不同。写时,黑水王谋反侵边,帝派罗统率征讨,于是四面楚歌。德宗派王子婴领兵前往救援,但在半路上被高家山上的高龙和高虎兄弟拦住,子婴杀死了高家兄弟。女后高晋闻讯,下山为两个哥哥报仇。子英战败,逃到杜家山庄。地主杜把紫英藏在女儿的绣楼里。独女秀英和高晋一定有金兰的交情。邀请金鼎到他家,安排在绣楼。父女俩把王和高灌醉,关在一个房间里。我怕两人醒来后打架,把豆豆撒在地上。酒醒后的王子婴和高金鼎的情节和秦腔《卷楼板》如出一辙,语言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杜秀英叫了门,高进决定让杜拉进来,但他出来后把门锁上了。于是王和杜又成了好东西。杜甫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像一部戏剧。后来秀英联合王、高,打败了杜,消灭了黑水国,胜利返回朝鲜。李家宝演的这出戏在西府很有名。

《滚豌豆》的描写更细腻,人物塑造更合理,没有骊山母亲、命中注定的婚姻等封建迷信成分。结构上,楼楼楼只是《滚豆豆》中“醉了”和“醉了”两个场景的情节。另外,作者把吴欣的故事从春秋时期算起的时间推迟了一千多年,改成了唐德宗。当然,作为一个历史故事,整部剧算不了什么,时间与大局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本书大同小异,都是清廉之作。这就告诉我们,不管这个人物是谁,这个故事在陕西群众中是相当熟悉的,无疑是地方戏曲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

江西曲牌《滚楼》,是周先生收藏的一部曲集。周先生说应该是清乾隆年间流传的手迹。该剧的剧名“滚楼”下,标注着“江西黄儿调”。

剧情简介:黄龙与妹妹黄葵花占领飞天山,吴兴领兵抗击镇压,杀死黄氏兄弟,葵花下山为兄弟二人报仇。五星战败,逃到一座别墅,恳求别墅主人老荣帮助。金把吴让给了自己的家人,交换了名字和姓氏后,才知道吴是吴的儿子,并把自己唯一的女儿一一许配给他。向日葵被邀请到他家,因为他和金家关系密切。向日葵在金家喝多了酒,金姑娘让吴星留在南楼陪向日葵。向日葵醒来发现少了一只绣花鞋。她质问金女,后者拿出绣花鞋并解释了丢失过程。向日葵知道自己失贞了,五星,也没有一一提及复仇。金姑娘说她结婚了之后,三人就一起结婚了。新婚之夜,两个女人互相嫉妒,导致吴兴不得不劝说她们。

这个剧本和秦腔剧本有三点不同。第一,剧中提到的村子和金姑娘都没有名字,金姑娘只注明角色为“丹”;第二,黄种女孩的名字叫“向日葵”,在金家喝醉是自愿的;第三,吴兴是吴渊的儿子。从这三点来看,周的《兰家庄》和《春秋吴之子吴欣与黄赛华》应该是另一个剧本。

根据资料,剧本文笔粗糙,很多地方语言不通,错别字多,情节也有疏漏。尤其是两个女人互相嫉妒的时候,语言简直不堪入耳。这大概就是当时被指“淫秽”的地方。

魏长生把秦腔《滚楼》带到了北京,虽然它与秦腔最接近,但仍有差异。据与魏长生同时代的在他的《逸青萧稿》中,有一句诗“吴欣收妻”(见杨少轩的《魏长生的故事》),其中说:

吴欣兵败荒山,突然扑向兰家庄。

天玺的尾巴偏向当天的价值,他苏葵不在房间里呆着。

春日情人遇情侣,傲妻享良宵。

戏是楼里最好的,言情是魏总最擅长的。

有诗有自注:“双清部魏三,卷楼戏,名羞。”他看到了魏长生的

主角是吴昕,兰秀英,黄赛华,地点是兰家庄,讲的是三人的婚姻纠葛。剧本来源应该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魏带来的《滚楼》版本就是他唱的,现在只知道剧情、人物、故事大纲,具体剧本已经失传。另一种可能是,他根据魏长生“不着眼于旧书”的创新精神,改编了流传至今的剧本《滚楼》,对人物、地点、时间、情节进行了适当的改动。我们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魏长生进京的原创剧目《滚楼》至今仍在陕西民间流传。陕西大作家贾平凹在小说中引用了该唱段。当时和现在,仍有一些人想方设法把江西黄儿调的《滚楼》这首歌和秦腔的《滚楼》的魏长生联系起来,提出这样那样的理由。这些理由,不经过艰苦的研究,未必能令人信服。

有几个版本的

舒《滚地板》是由“奉天南门李湾堡口胡同石印局歌本信购批发部”出版的一本书。印刷时间未知。据说是清末民初印制的。书中有四个故事,包括“滚地板”。《滚楼》这个故事是同治、光绪年间著名的子弟书作家韩晓闯写的。全书分为四章,共234句。第一次打开前四个字,概括了整个故事的轮廓。

黄赛华的金刀打败了名将,

勇敢的吴欣银枪难敌魔鬼;

祖父兰家庄好好看了看胡琏的装置,

把女儿秀英许配给浪漫派。

这四个字指出了主角是黄赛华、吴昕、兰秀英,也指出了故事发生在“兰家庄”,是兰太公促成的。按照时间推算,帝子的《滚楼》一书应该是以秦腔《滚楼》为蓝本的。杨少轩先生根据儿子的书《滚楼》的情节,介绍了魏长生演唱《滚楼》的故事大纲。周先生对的“滚地板”的简要介绍也应该出自这里。

清代杂剧《滚楼》。乾隆末年(1795),王编著了《霓裳续乐》,收录西洋谐杂曲466首。这本书的第八卷《三十九杂曲(插花)》是一首《姐姐在房里绣枕头》,描写的是一个女人在房间里绣枕头,情人在一旁看着。她在枕头上绣了十栋楼,第十栋就是滚滚楼。当然,这个“滚楼”并不是大楼的名字。它有一个故事。曲云:

劝劝大家,不要喝多了,追(吴)信的黄赛华,她可以一醉方休,滚楼。

作者用词不多,但基本讲述了“滚楼”的情节。下面是劝爱人不要喝太多酒的故事,因为喝多了会闹出吴昕和黄赛华那样的笑话。

这些信息以民歌和小调的形式在人们中流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首先,它的流行恰逢魏长生第二次进京,此前话剧《滚楼》在九城引起轰动。剧中的素材比其他“滚地板”更接近秦腔《滚地板》(比如追吴昕的是黄赛华而不是黄葵花,追吴昕的对象也不是吴兴)。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魏长生唱的是秦腔,不可能是别的。其次,“鼓楼”以杂剧小调的形式出现,说明魏长生和他的秦腔“鼓楼”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足以说明,无论清廷统治者如何迫害魏长生,禁止秦腔演出,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都是那么苍白无力!

刘在秦腔中表演“英语三故事”。乾隆(1783)年底,来自广西的秦腔艺人刘在京上演了《三侠传》。其故事情节大致与秦腔《滚楼》相同。把日期改成唐朝就行了,人物是、窦、高、窦。当时看到的人都叫“万青下一个人跟着一个接一个”“魏三友跟着”!刘在被迫离京四年后入京。把现在流行的“滚地”改头换面,不是很发人深省吗?

平心而论,《滚地板》这部剧的主题不能说是那么积极向上,思想也不是很健康,表演也有点夸张。但有些人把它列为“情色剧”就太过分了。同时,这也绝不是乾隆禁止秦腔、迫害魏长生的主要原因。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况且魏长生入京前是大部白二的一员,演过《葡萄架》(写《金瓶梅》的故事,说西门庆和潘金莲、春梅住在葡萄架下),曾轰动京城,被称为“丹中自然秀”。至于“猥琐的外表”,魏长生的《滚地板》可能就相形见绌了。魏长生到了北京才以“滚楼”为名迁都,也只是在白二门面前被冷落。甚至后来,我又重新开始学习秦腔。为什么王公大臣在王宓欣赏京剧而放任不管,而秦腔会消亡?道理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