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历史简介
1.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从形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清朝乾隆年间,中国经济繁荣,国富民安,文化艺术也相应发展。尤其是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不仅进一步沟通了南北经济,也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比如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那一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一个南方戏班进京祝贺。当时演出的盛况是“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的高梁桥,每隔几十步就有一个舞台”,“南方口音,四面八方的音乐,倔强的儿歌和舞衫,前面迎接。环顾而惊,环顾而眩。”慈禧太后八十大寿,“京师御经繁华,不减当年”。直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秦腔演员魏长生从四川入京,以“滚楼”为名迁都。是徽班在北京演出的开始。此时北京流行的北京话也大大淡化了,甚至出现了“老北京话被束之高阁”的局面。
3.乾隆五十五年(1790)是高宗的八十大寿。扬州盐商蒋鹤亭为了给乾隆皇帝祝寿,专门在当年秋天组织了一个名为“三清”的徽班,由著名演员高浪亭领衔,其他班还有三清、四喜、河唇、春台等。这些剧团大多是安徽艺人,他们是去北京为乾隆皇帝祝寿演出的。
4.这个时候京剧(高音)和秦腔已经先流入北京了。徽班在唱黄儿、昆曲、梆子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出现了“四徽班擅胜场”的局面。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演出的徽州班,也擅长学习楚调,为融合、西皮、昆、秦调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京剧的演变。这就是戏剧史上著名的“徽班进京”。因此,四个徽班入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徽班逐渐发展成为京剧的一个关键。清朝末年,徽州四大班相继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