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哪些中日交流的例子?
汉初与东瓯、福建、越南关系还算友好。后来随着国力的增强,这三个国家的越国相继灭亡。汉武帝时期,汉朝多次向西南派遣使节,在这些地方建立了益州等郡。到东汉时期,汉朝与这些地方的联系更加密切。汉朝与朝鲜和日本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东汉光武帝年间,日本古奴王向汉朝派遣使节,汉朝送给他一枚金印,至今仍是日本的国宝。
2.外交关系最高最密切的时期是隋唐。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交往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隋唐时期,两国交流达到高潮,其特点是日本官方向隋唐派遣了20多名使节。日本向隋唐派遣使节的动机并不排除向隋唐学习先进文化的因素,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日本向隋唐派遣使节是日本为了打破孤立和孤独而发展的岛国心态。
向唐朝派遣使节
时间:7世纪初至895年。
朝代:唐朝
在7世纪初至9世纪末的两个半世纪里,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日本人向唐朝派出了十几个使团。其频率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遣唐使为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潮。
4世纪中叶,大和朝廷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日本列岛,日本国王多次向中国南朝政权进贡,并要求封号。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和动荡,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当时,圣德太子是日本的摄政王,他努力改革。为了直接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他先后四次派遣使节来华(公元600年、公元607年、公元608年、公元614年),这是中日作为两个统一国家正式交往的开始,也是日本统治者采取积极引领和帮助的态度,派遣大规模文化使团直接吸收中国先进文明的开始。隋朝使臣可以说是唐朝使臣的先驱。
618年,唐朝灭隋朝,建都长安(今Xi安)。唐朝帝国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威望极高,对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通过四次出使隋朝,日本政府和民众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推崇,出现了一股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623年。隋朝派往中国留学多年的齐辉、回日等人回国后向皇帝报告说,大唐是法制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派使臣去唐朝学习。为了更直接有效地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规模的出使唐朝的使团,派遣杰出人物作为使节,并带留学生和僧侣到中国。
公元630年,舒鸣终于向唐朝派出了他的第一个特使。从630年到895年的260多年间,日本皇室在奈良和平安时期任命了19名唐朝使节,其中3名因故中止,16名实际发生。但有一次他只到了朝鲜半岛的百济,两次是作为“送别使臣”到唐朝,还有一次是因为在唐朝时间长而作为“迎送使臣”到唐朝。因此,事实上,更正姓名的唐笑大使人数是12人。
这几十位出使唐朝的使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公元630-669年,七任。任务小,一两艘船,一两百成员。该路线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制度。
中期:公元702-752年,为鼎盛时期,四任。传教规模扩大,一次达到500多人,收获最大。大部分路线是南岛路,穿过南部岛屿。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盛唐的文明,实现盛唐的整体,大量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人长期留唐。
后期:公元759-874年,是一个没落的时期,有九次约会,实际只有六次旅行。这一时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逐渐衰落。因此,日本研究唐朝的热情降低,使团规模缩小,留学生和留学僧人留在唐朝的时间也减少到一两年。路线主要是直接穿越东海的大洋路。
当初出使唐朝的规模大概是一两百人,只有一两艘船。中后期规模庞大,约500人,4艘船。最多时在838年第十八次达到651人。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大使、法官、办事员和其他官员,以及办事员、医生、翻译、画家、音乐家和其他各类侍从、工匠和水手。此外,还有一批外国学生和有学问的僧侣。
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节大多是熟悉历史、才华出众、汉学水平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就连长相、举止、谈吐都不同凡响,连随员都至少有一技之长。至于留学生和学僧,都是优秀的年轻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出国留学之前就已经在中国崭露头角,一般在学成回国后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日本政府之所以挑选如此强大阵容的驻唐使节,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学习的生活,所送的礼物和大使们的几乎一样。驻唐使节一平安回国,进京后立即向朝廷报告,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使臣还剑,表示使命完成,皇帝提拔使臣,赏赐使臣,对灾民仁慈。
唐朝的使节在中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唐朝的州政府接到使团到来的报告后,立即迎进大楼,安排好住宿,飞往朝廷。当地政府派出特使护送获准入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到长安,途中一切费用由中国政府负担。唐使臣到达长安后,唐朝廷的使臣牵马出来迎接,献上酒肉,然后上了马,被使臣引进京城,住在四方阁,由监工负责接待。据驻唐使节说,他们献贡品,唐高宗颁发表扬信,接见日本使节,在内殿设宴,授予使节爵位。
驻唐使节一般在长安和内地停留一年左右,可以四处游览,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唐朝的风土人情。像往常一样,在送唐使节回国之前,有一个告别仪式,有宴会,饮料和礼物。除了对使臣的优待,唐政府还向日本朝廷赠送大量礼品,显示了大国风范。最后,唐使节一行被内务府派往沿海,满载而归。
唐笑公使的贡献首先是介绍了唐朝的法律法规,促进了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他把唐送到长安时,如饥似渴地读书,读了很多书。回国后参加中枢,仿唐制。比如《大宝法》就是根据唐朝的法规制定的。还模仿唐朝的教育制度,设立各种学校教授国学,培养人才。818年,葛粉天皇根据驻唐使节金原清原的建议,颁布了改变礼仪的法令,下令“男女服装一律唐朝制”(《大日本史》第123卷),连历法、节日、习俗都要尽可能被中国模仿。
二是借鉴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每次向唐朝派遣使节,都带回大量汉文佛经,官民竞相用中文赞美、写唐诗。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在日本广为流传。唐代留学的学生僧人也用汉字偏旁部首或草书创造了日文假名。使节们还从唐朝引进了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被消化转化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术和相扑、马球等运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日本画家、音乐家,甚至围棋专家也经常来唐朝学习技巧,观看比赛。
公元895年废除驻唐使节的原因,不仅仅是唐朝的政治动荡,还有200多年来对唐文化的吸引和移植,以基本完成改革。在此基础上,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文化开始萌芽,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并不那么迫切。而且每次向唐朝派遣使节的费用都很高,路途艰辛,这也让使节们有畏途的感觉。唐朝与日本的贸易也有所增加,这也通过派遣唐使节弥补了过去对唐货的需求。公元894年,裕多皇帝接受了已经任命但尚未出发的第19任大使的邀请,正式宣布次年停止向唐派遣大使。
接近的原因是当时中国是世界的中心,长安是世界的心脏,世外桃源。李世民是世界的汗。
唐代日本派往中国的使节。唐朝和隋朝以后,日本沿袭了向隋朝派遣使节的旧制度,继续向唐朝派遣使节。630年(日本昭明二年、唐贞观四年)第一次被派往中国,最后一次是在838年(即日本何澄五年、唐开成五年)。八九四年(日本宽平六年,唐元年),他准备再次发配,被任命。由于菅原道真的抗议,他正式停止向唐朝派遣使节。从630年到894年,在这260多年的时间里,除了三次赴任外,到达长安的日本使节两次派唐使节回国,一次派唐使节回日本,共有十二次正式出使唐。使团官员是大使、大使、法官和办事员。除了约一半的舵手和水手外,使团成员还包括主神、卜卜、阴阳师、医生、画家、音乐家、翻译家和历史学家,以及各行各业的工匠,如造船工、造船工、木匠、铸工、伪造工和玉器工。陪同的有长期居住在国外的僧人和学生,也有短期入唐并将随团回国的僧人和学生。也有搞安保的射手。使团最初由200多人组成,两人乘船,后增至4人,人数增至500多人,但只允许少数骨干成员进入长安。
唐使臣在南浦(今大阪)登船,经濑户内海从博多(今福冈)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大约40年的时间,路线走的是北路,即沿朝鲜半岛西岸北行,沿辽东半岛南岸西行,穿过渤海,在山东半岛登陆,再从鲁西到洛阳、长安。这条航线大部分是沿海航行,比较安全,海难也少。新罗灭百济、高句丽,统一半岛后,与日本的关系不是很融洽。因此,唐使节在上世纪70-60年代的百年间,走的是南岛路,即从九州向南,沿南方的种子岛、屋久岛、奄美群岛,向西北穿越中国东海,在长江口登陆,再经运河北上。这条航线主要航行在茫茫东海,登陆困难,危险重重。北路和南岛路都需要航行30天左右,甚至更长。70年代以后,直到其停止向唐朝派遣使节,路线改为南路,即从九州西部的五岛列岛向西南,过东海,在长江口的苏州、明州登陆,经运河向北。这条路线耗时短,一般十天甚至三天左右,但风浪风险与南岛路基本相同。
唐朝派遣使节的目的是向中国学习,吸收唐朝的文化,所以非常重视使团人员的选拔,特别是使节、大使、法官、书记员等官员。比如高翔玄理和吉备真备,他们长期在中国学习;成员多为文博士,宜山义良、黄小野、更是著名的文学学者(后两者受命未能成行)。父子二人因为所受的教育和经历,相继被任命为使臣,有利于向唐朝学习。随行的留学生,如阿部中马陆(晁衡饰),与诗人李白、王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被阻止回国,于是留在唐朝当秘书监。陈奕诗被唐人视为文人。进入唐朝的医生、音乐家、画家、各行各业的工匠,也都在自己的行业中有根有据,受到唐人的高度重视,并从中受益。驻唐使节进口了大量记载中国典籍和历史的书籍,中国文化席卷日本封建社会上层,渗透到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中。正仓院大量唐代文物是唐使输入中国的物质文化。实际上,出使唐朝的使臣送给唐的礼物和唐朝送给唐的礼物,都是两国交换所需物品。
能考进唐朝的留学生名字的只有20人左右,而陪同唐朝使节和商船进唐僧的有90多人,在文献中都能找到。他们游历中国名山,求教于师,带回大量佛经、佛像、法器,引进与佛教有关的绘画、雕塑,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醉成和空海分别在日本创立天台宗和严阵教,并模仿唐朝,创造了日本佛教在山中建庙的氛围。《中日文学批评、文字学、历史学》是空海撰写的重要文献,而《任原留唐十年日记》则是其中的重要文献。
当唐朝使节被送回日本时,唐朝有时会派“使者”随行。由于航海的危险,他们经常留在日本并归化。如沈、袁锦卿等,日本史书中有十余人,均在日本朝廷任职。唐朝的僧侣也曾向日本派遣过使节,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杜东传授戒律的鉴真。天竺人、西域人、南海人随唐使被派往日本,许多受波斯、印度影响的唐代文物也传入日本。丝绸之路的东端延伸到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也是有用的。
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财政负担沉重。从任命使节到出发,需要两三年的准备时间,包括造船、组织礼物、衣食、药品、薪水、留学生和唐朝僧人的费用等等。走南岛路和路楠路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季风的规律,惊涛骇浪随时会把船劈成两半。几乎所有的船都是在往返途中失事的,只有一次来了又安全走了。因此,赴唐使节不仅在出发前向神佛祈福,在航行中还向佛教观音、神道教般的吉尔吉斯斯坦神甚至新罗神祈福。虽然被任命为唐朝使节是一种荣誉,但有些人却畏首畏尾。走北路时,唐使节平均七年半一次,以后十二年半到二十年一次。838后,考虑送了55年,最后停了。这当然与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达到饱和,以及唐朝的衰落有关。同时也是因为负担重,航行困难。9世纪以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唐朝和新罗商船大量增加。唐代商船掌握季风规律,一般7月份乘西南风去日本,3、4、8月份乘东北风返回。这些商船航程更短,事故更少,间隔更短。所以有很多短暂停留的归国留学生,比如9世纪中叶三次往返于中日之间的日本高僧慧娥。虽然出使唐朝停止了,但并不妨碍中日文化交流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