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法国有什么学派曾经是以笛卡尔哲学为基础的?
李宏图/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上海世界历史学会副会长。
在欧洲近代史上,启蒙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层面的重要运动,而且对实际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从启蒙运动开始,我们进入了“现代世界”。那么什么是启蒙,尤其是在反启蒙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下,我们需要思考和理解什么是启蒙及其在今天的意义。
一个
什么是启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很难给出唯一的定义。当启蒙运动真正发生时,法国人并没有称之为启蒙运动,也没有给出定义。正因为如此,当时受启蒙运动影响的德国人也问,什么是启蒙运动?1783期间,《柏林月刊》以“什么是启蒙运动”为题举行了公开征文讨论,一批思想家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其中以康德的文章影响最大。在1784中,康德“回答了这个问题:启蒙是什么?”他在文章中对什么是启蒙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启蒙是人类脱离自我而强加给人类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的状态是指没有别人的指导,你无力运用自己的理智。当原因不是缺乏理性,而是缺乏在没有他人指导下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时,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强加给自己的。萨佩里奥德!要有勇气用自己的理智!这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在这篇文章中,他明确地把“理性”的运用作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而当时的思想家、作曲家门德尔松也认为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当然,他们的理解确实符合法国启蒙运动的主题。
在敢于使用理性方面,这是法国思想家、哲学家笛卡尔留下的思想遗产,或者说是他打开了敢于使用理性的大门。人们通常把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及其引起的思想震动称为理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创始人笛卡尔创立了理性主义哲学,使理性成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基石。
在笛卡尔的17世纪,当时在知识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经院哲学彻底抛弃了经验、科学和一切关于具体事务的知识,从上帝创造世界、宇宙体现神的意志这一空洞抽象的命题中论证宗教和神学教条的合理性,并将其视为永恒的真理。经院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真理来自天启和神谕,宗教和神学就是真理。人的任务和理性只能是理解和论证现有的宗教教条,而不能质疑,更不能否定。如果有人说太阳有黑子,经院学者会说,看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没有提到过黑子,所以人们看到的黑子只是在自己的眼睛里,而不是在太阳里。
这样,人就必须盲从和相信已有的真理,没有上帝的启示就无法独立探索自然和世界。与理性相比,信仰是首要的,理性是次要的。理性的作用只是澄清和说服有信仰的人。因此,经院哲学完全与神学、宗教教条和信仰融为一体,成为神学的婢女和人类理性的敌人。笛卡尔表达了对经院哲学的不满,认为经院哲学不能给人真正的知识,只能给人奇形怪状的材料。实际上,哲学应该服务于现实,发现各种技术,了解水、火、空气、星星、天空和我们周围所有物体的力量和作用,使我们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
如何打破经院哲学的束缚,让人们的理性之光重新闪耀,照亮所有自然和人类的认知领域?在笛卡尔看来,这个任务艰巨而简单,它的第一点就是建立一种新的普遍怀疑哲学。由此,怀疑成为笛卡尔新哲学的出发点。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以人类理性为基础的新哲学体系。在笛卡尔看来,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通过各种方式接受了大量的知识,形成了一整套观念或真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从未想过怀疑或思考自己所接受的知识和真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这些被人们接受的东西都是正确的?笛卡尔认为可能不是这样。他指出,只有经过自己的怀疑和思考而接受和形成的东西才是正确和真实的。所以笛卡尔强调,必须遵守的第一条规则是:“永远不要把没有被明确认定为真实的东西当作真实来接受。.....只在我的判断中包含那些非常清晰、明确地呈现在我脑海中的东西,让我不能有任何怀疑。”在此基础上,他制定了一个通则,那就是“我们非常清楚明白地理解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这样,人们就必须怀疑那些教条、偏见或观点,用理性去判断和区分它们。我怀疑是我的思维证明了我的存在。一旦我停止思考,就没有我存在的证据。所以笛卡尔得出了他的主要哲学原则:我思故我在。他说,“那我是什么?这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什么是思考的东西?也就是说,处于怀疑、理解、肯定、否定、愿意、不愿意、想象、感受中的东西。”由此,笛卡尔将怀疑和理性提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以此为核心创建了他全新的哲学体系。
在现实世界中,人可以怀疑一切吗?笛卡尔认为我们不仅要怀疑,还要怀疑,因为我们过去接受的所有知识都是不可靠的。他说:“直到现在,我所接受的最真实、最可靠的一切都是从我的感官或通过我的感官获得的。但是,我有时候觉得这些感官都是骗人的。为了谨慎起见,我们永远不会完全相信欺骗了我们的东西。”比如他曾经说过,我能怀疑我穿着睡衣坐在火堆旁吗?是的,我完全可以怀疑;因为有时候我真的会裸睡在床上。即使是对于算术和几何这种非感官习得的东西,你还是可以怀疑的,因为不确定我在算二加三的时候,上帝会不会让我出错。这说明人必须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判断一切。
在笛卡尔看来,普遍怀疑和理性的应用,就是要反思、重申和摆脱过时的知识、偏见和教条,把它们一扫而光。他说:“但说到我一直坚信的观点,我没有其他好办法。我只能把它们一扫而光,才能把它们换成好的,或者我可以用理智纠正原来的,然后再拿回来。”沿着这个思路,笛卡尔在确立了清晰的观念是真实的原则之后,对所有的观念进行了分类。他认为有三种观念:“在这些观念中,有些我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外国的,来自外面;有些是我自己做的,编造的。“在这三种观念中,通过感官获得的外来观念是可以怀疑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而你所创造的观念往往与自然本身或真理本身相去甚远,也就是不可靠,应该被怀疑,因为不同的人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创造出不同的观念。只有天赋这个概念是毋庸置疑的,这才是我们推理的正确前提和可靠基础。所谓天赋的概念是与生俱来的,来源于我们自身的自然天性。所以,人才这个概念,是我们当初不知道其来源,作为一种观念存在的东西。这是自然的合理性。理性是天赋,人与人天然平等。因此,在这三种观念中,人们应该高举自己的自然理性,扫除通过前两种错误观念获得的一切旧的错误的知识,重建真理的知识。
笛卡尔的哲学体系所提倡的理性和怀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在一个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一个理性被压制和遮蔽,只知信仰和盲从的时代,笛卡尔呼唤理性,号召人们用自己的理性去怀疑、思考和判断,并恳切地告诉人们,知识只能靠理性去发现,只有理性的生活才是人的生活。在历史演进中,正是笛卡尔的理性哲学奠定了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哲学基础,成为批判现实社会的利器。也就是说,当笛卡尔已经举起理性批判的大旗时,就预示着理性批判不会到此为止,它还会继续扩大其批判领域,而这个任务是由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完成的。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中间)
二
在十八世纪,这些启蒙思想家被称为哲学家、哲人和智者,意思是用批判和探究的精神来讨论一切问题。哲学家的气质在于按照秩序和理性的精神行事。这些哲学家赋予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和使命,如斗争和批判,并具有改造社会和改善人民命运的强烈责任感,他们应该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批判中表现出这些特征,实现自己的使命。“只有当哲学家为自己的同类做出贡献时,他才有权利对自己做出评价。”哲学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只对他们自己好,一点好处都没有。”“在攻击干扰理性或阻碍理性发展的谬误的过程中,智者将感受到一种荣耀,这种荣耀有一天将公正地有助于减轻甚至消除使人们遭受痛苦的各种灾难。”“哲学也是极其充分或有效的。上帝的恩典可以造福更多的人。”
“所以让我们自由写作,自由行动;让我们在文字和行动上表现出一个共和党人引以为豪的独立性。一个忧心忡忡、畏首畏尾的作家,是无法为人类精神和祖国服务的;.....哲学家必须以崇高的毅力写作,否则他应该指望不是哲学家的人来奉承。”
从这些哲学家自己写的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自称为哲学家的人的特点,以及他们所发起的启蒙运动的特点。
在这些“哲学家”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最为杰出。伏尔泰(1654─1778),真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真名伏尔泰。在84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写出了《哲学通信》、《哲学词典》、《路易十四》等巨著,成为启蒙运动的“大师”。他以饱满的热情呼吁自由平等,反对宗教迷信,因此伏尔泰受到专制统治者和教会当局的痛恨和迫害。即使在伏尔泰死后,他们也不被允许将伏尔泰的遗体葬在墓地。伏尔泰的朋友们只能秘密地将他的遗体运出巴黎,安葬在香槟的一座教堂里。1791年,法国大革命中的制宪会议做出决议,将伏尔泰的骨灰迁回巴黎,安葬在先贤祠。搬迁安葬当天,巴黎有65438+万人下葬,60万人站在街头为灵柩送行。诗人、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在灵车上赫然写道。他给了人们巨大的震撼,指引他们走向自由之路。
伏尔泰(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个是孟德斯鸠(1689─1755),原名查尔斯·路易·德·塞贡特,后来继承了叔父的职位和爵位后改名为孟德斯鸠。就是这个贵族,丰富的生活没有束缚他对知识的渴求,反而使他广泛阅读,钻研知识,从事研究和写作。1721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波斯书信》,这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也是一部具有启蒙思想的哲学著作。不久,孟德斯鸠写了一部历史著作《论罗马兴衰的原因》。此后,孟德斯鸠潜心写作《论法的精神》,历经20年,几易其稿,终于完成。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在巴黎和欧洲引起轰动。两年内连续印了22次,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该书提出了一系列建立现代国家的宪法原则,成为18世纪影响最深远的政治理论著作和经典著作。
印有孟德斯鸠的纸币(图片来自网络)
丹尼·狄德罗(1713─1784)出生于一个刀匠家庭。他从小就才华横溢,19岁获得巴黎大学硕士学位。1745年,一个出版商欣赏他的才华,邀请他编辑一部百科全书。狄德罗接受了邀请,并将这本书命名为科学、艺术和技术百科全书或词典。他多次表示,要用这本书改变人们现有的思维方式,使之成为介绍科学知识、破除宗教迷信、反对专制制度的巨型炸弹。狄德罗为此邀请了哲学家、数学家达朗贝尔担任副主编,还邀请了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许多志同道合的启蒙思想家参与此书的写作。就这样,以狄德罗为中心,围绕百科全书的编纂,形成了一个“百科全书派”。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正式出版。到1780,全部35卷百科全书已经出版。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狄德罗:“如果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情’献出了一生,那么,比如说,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狄德罗(图片来自网络)
卢梭(1712 ── 1778)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他小时候失去了母亲,当过学徒、教堂唱诗班成员和家庭教师等。,经历了人间的辛酸。1749年夏天,卢梭响应第戎科学院的征文,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论科学与艺术》,获得征文一等奖。由此,他的名声开始上升。后来他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指出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经过多年的苦苦思索,卢梭写下并出版了《论社会契约论》。这本书的中心是探讨如何实现人的自由,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目的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卢梭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笛卡尔时代,他就已经论证了人类理性的自然存在。对此,法国启蒙思想家赞同笛卡尔对理性概念的理解,并补充了自己的解释。百科全书“理性”条目中的狄德罗自然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