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古镇发现盐泉的传说
相传秦汉之际,在今云安镇汤溪河畔,溪水湍急,树木葱郁,鸟鸣花香,景色秀丽。小桥流水旁,住着一家人,男耕女织,互相敬如宾。虽然条件很苦,但他们很快乐。有一天中午,天气闷热,女主正在汤溪河里洗澡。恍惚中,她觉得一个龙蛇之类的怪物消失了。女主人非常惊讶和怀疑。不,好像肚子里有什么东西在叫嚣,知道怀孕了,暗喜。女主人怀孕时,直到一年前才生下孩子,生下一个胖乎乎的儿子,名叫付嘉。傅嘉才华横溢,被父母视为至宝,于是请了老师教读书。付嘉接触书信、简牍过目不忘,见解深远,优于他的老师。不如老师叹一口气,关了博物馆放了他。付嘉继续广泛阅读,不仅远近闻名。为了增长见识,施展抱负,他走出大山,游历了洞庭湖和齐鲁大地。尤其是很高兴认识了泗水总裁刘邦,聊古指今,成了知心朋友。他们同意互相支持,并在未来创造一个独特的职业生涯。游到最后,他退休回乡,结婚生子,过着读书务农的隐士生活,以此来充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盐泉。这时,王楚项羽在三秦安禄山,汉王刘邦住在关中,准备争夺天下。隐士听说刘邦成了汉王,非常高兴,决定挖井煮盐帮忙还债。于是,他精心勘察卤水矿脉,选定井位,带领女儿九龙挖到了云安历史上第一口盐井——大井(又名祖井、白土井),开启了云安两千多年盐业发展的辉煌历史。隐士临终前留下遗言:三牛对马岭,盐井不出贵人。在父亲的授意下,九龙女人继续带领人们挖井,直到九点。云安人民永远铭记这位开井惠民的圣人,把他作为井的祖先和神来崇拜,并修建龙宫庙,塑造他的金身,以供每年祭祀。
另一个传说更惊人。相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四月至五月,汉王刘邦在汉中驻军,准备与西楚霸王项羽决战。决战前夕,刘邦听说年轻时亲近的隐士贾隐居在县汤溪边。渴求智慧的刘邦决定请隐士贾出山,帮他实现抱负。于是他和虎将樊哙,翻越秦岭,过褒坡,过东乡,过轿,来到了县。他们走着走着,参观着,终于来到了汤西河。当他们来到这个村庄的高祖庙附近时,樊哙突然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白兔,于是他拔出弓箭向它射击。只听一阵扑扇声,那只白兔被箭射中,慌慌张张地掉头,顺着汤溪河直向上游跑去。今天樊哙和刘邦追到白兔井附近时,白兔不见了。他们下马,拔出剑,穿过草丛,找到一条奇怪的细流。他们一摸,原来是咸咸的盐泉。于是项羽出兵三秦,切断了汉军从谢池和东海取盐的通道。全军已经饿了几个月,战斗力下降。在任瑶发现盐泉是一大乐事。刘邦拜访隐士时,两人今天在汉王台谈天下大事。贾向刘邦提出了汉中之策,建立三秦,争夺豫州,夺取天下,刘邦顿悟。刘邦立邀贾到山中游玩,贾一一婉言拒绝。刘邦知道贾的野心是扶翼,给了贾氏支持,让他挖盐井,发展盐业,帮助军事。傅家奉命带领百姓与女儿刘龙女一起挖井煮盐。刘邦争得天下之功,不忘助贾,定三秦之策,封贾廷尉,忍食邑。今天,云安镇仍有许多与刘邦有关的历史遗迹。高祖庙是刘邦和樊哙会见付嘉的地方。汉王台是汉王和付嘉共商天下大势的地方;首尔山是汉王在云安驻扎的地方。白兔井是刘邦和樊哙第一次发现卤脉。
盐业发展史:云安是千年盐都,因盐而兴,因盐而富,最后因盐而竭。云安盐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初步发展阶段,从公元前206年到明朝末年。这一时期,朝廷控制着盐井的开凿、盐灶的设置等事项。虽然历经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但官商、官卖制度从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卤井至少有两口,大井(白土井)一口,太和井一口,然后逐渐增加到9口,盐灶也增加到132,年产盐最少2.5吨,最多2700吨。虽然起步发展阶段花了很长时间,但由于发展速度缓慢,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没有得到明显发展。
第二个时期是快速发展阶段,从清初到民国后期。清朝从雍正六年开始大规模移民,大量外省人来云安割草,云安人口逐渐增多。与此同时,朝廷调整工商政策,鼓励民众创业,允许民间投资挖井煮盐,改官营为私营,只设立盐使署征收盐税。盐业蕴含的巨大利润吸引了川、陕、鄂、苏、浙等地的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创业。至乾隆中冶,沉没量达126盐,是明末的14倍。盐灶数量增至352眼,是明末的三倍。随着井和灶的增多,有经验的制盐工人紧缺,于是与云安盐厂制盐工艺相同的中州制盐工人大量涌入云安。后来这些中州工人又把石柱、垫江、凉山、丰都等地的农民带入盐工队伍,最高峰时达到数千人。随着盐业的快速发展,餐饮、商业等服务业和城市建设也迅速发展壮大,云安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
咸丰初年,清廷实行川盐救楚政策,盐在云安的销售大为扩大,井、灶、盐产量迅速增加,盐业达到新的水平。据咸丰《云阳县志》记载,咸丰年间全县税收总额为3804.958两,其中盐税1.548.1.668两,盐税占40.58%。盐业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云安各行各业的发展。井、灶商中的智者开始建校、办私塾,弘扬儒家文化;神和巫婆的崇拜者开始建造各种各样的崇拜场所,九宫和十八殿的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具有江南建筑风格的四合院也相继落成。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决定第二次从川盐救楚,云安盐远销豫南、鄂北等抗战前线。市场的扩大促进了盐业的迅速发展,最高年产量达到2.47万吨,创下历史新纪录。1942年,万县川康会理事长褚福成来云安主持发行战时债券,王新发等68家灶商首次认购银洋200万元,在全省引起轰动,云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盐镇。到解放前夕,云安有商号近500家,人口近3万。它的人口繁荣,市场比云阳县更繁荣。
第三个时期是盐业的鼎盛时期,从解放初期到1992。解放后,云安盐业一度受到钢铁冶炼和文革的影响,但从1954开始的三大台阶将云安盐业推向了历史巅峰:1954,盐场安装了第一台火电机组,盐场开始用水泵抽卤水;1959 165438+10月,云阳至江口公路通车,结束了云安食盐完全靠人力运输的历史。1978后,引进了真空制盐和万口盐井浓盐水的技术和设备,食盐产量大增,在1992年达到9.2万多吨的历史高峰。盐业发展的高峰,也是古镇发展的高峰。在盐业的带动下,云安镇兴办了水泥、制革、美术陶瓷、桐油化工等30多家工业企业。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云安生产的水泥占全县水泥产量的80%以上,是全县重要的工业重镇。但1993之后,盐市萧条,云阳盐厂亏损严重,举步维艰。1998云阳盐厂被万州索特集团公司兼并。2003年4月,云阳盐厂停产,云南2000多年的制盐历史在这里中止。
社会文化的发展伴随着盐业的发展,古镇文化繁荣,人文浓郁,文脉灿烂。有北宋著名哲学家邵雍设坛讲周易的业绩,有汉高祖刘邦遇的汉王台,有写下中国第一副春联、后蜀翰林学士兼工部侍郎的辛等。妇孺皆知的九宫十八庙,衍生出了千年的宗教文化景观。它被称为什邡丛林中的德才寺,面对着塘西,背靠悬崖。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赋,赞美它的风光。
云安古镇是典型的移民小镇。湖广、江苏、浙江、陕西等地的人们汇聚于此,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在古镇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来自同一个地域的相亲对象,房屋相依,比邻而居,祖籍以街巷命名,寄托乡愁,比如黄州人居住的黄州街,江西人居住的江西街等等;为了寻求保护,他们成立了会馆,是陕西人的会馆。与会馆一起的还有陈嘉大院、林家大院、民族大院等极具江南特色的豪华院落,九宫十八庙古镇成为建筑艺术的大观园
这个古镇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尤其是玩龙灯,五彩龙、火龙、草龙欢聚一堂,跃上天空。不同的团、帮舞出五颜六色的龙,如升平群舞黄龙、仁和群舞白龙、涂刚舞乌龙、平房群舞红龙、豆芽群舞蓝龙。还有盛大龙王会,火神会,祭二神。古镇的民间艺术百花齐放。川剧、京剧、皮影戏、评书、竹琴、钱板、喜剧、相声、四川话都曾活跃在古镇的文化舞台上。
根据海拔1.75m的三峡库水位平面图,云安淹没面积约1 km2,占总面积的80.65%,涉及金口、大源坝、江西街、箭楼、演义台、紫金桥、崖门口等7个居委会、80个居民小组、2569户8582人。35家工矿企业被淹,其中县属企业17家,镇属企业18家。
1992,云阳县委、县政府在袁寨坝村、双江汤芳村划定云安镇安置小区后,云安镇立即启动搬迁准备工作。1995,云安镇成立移民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移民办公室,具体负责移民搬迁工作。1998期间,云安镇首个回迁房在新县城云安社区开工建设。2000年初,移民社区搬迁规划一期工程开始实施(现外国语学校至磨盘寨隧道左侧)。2001年5月,移民小区搬迁规划二期开始实施(即水库路至民德路、云安路一线)。截止2008年6月5438+00,全镇余纯居民新建房屋2300套,总建筑面积35平方米。1995 10根据云阳县被淹工矿企业搬迁规划,云安镇企业开始搬迁。红旗水泥厂和东风水泥厂已先后完成安置。1999年5月,国家对三峡库区工矿企业搬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要求实施兼并、破产、关闭等措施,禁止原搬迁。2000年以来,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镇18企业全部破产或倒闭,职工用企业的补偿资金安置。截至2008年,已有900多名乡镇工矿企业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主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