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庙的历史演变
公元537年(梁大同三年),萨满法师檀玉请佛从府南(柬)返穗,得圣旨后,在包寺正殿前建佛塔。此塔为四角形六层木塔,塔下有舍利子,塔内外绘有佛教插画,称为“庄妍寺赐宝佛塔”。
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经过100多年的风雨侵蚀,寺塔的梁柱已经损坏。一天,佛塔祥光显现,震惊羊城百姓,信众蜂拥而至观看。石光、邵王朝的统帅李遂,把流散大夫、广州府知府石某、将军巩俐请到番禺知府府,到庙里拜谒佛祖,* * *商议修复佛塔的事。经过精心的组织和建设,佛塔得到了修复和重现。
公元675年春(唐高宗上元二年),王波离开家乡江州龙门(今陕西河津),前往交趾(今越南)探望父亲(其父傅畴曾为交趾令多年),十一月抵穗。包寺开法会时,有僧人请他写下三千多字的“广洲包寺佛塔碑”碑文。
公元917年,南海国王公刘称帝,国号大岳,定都广州。次年,改称汉(史称南汉),国号甘衡,升广州为兴。南汉君主信佛,保寺改名为长寿寺。因是刘宗室女子出家修行之所,故仍称佛塔。每到上元和中秋节,人们爬上宝塔点燃蜡烛,挂灯笼(称为“月亮灯”)来预示一个丰年。
公元971年(宋开宝四年),南汉灭亡,长寿寺、佛塔毁于火,历时百余年。
988年(北宋端公元年)重修寺庙,供奉曹溪六祖原型铜像。寺于端公二年重修,改名“静慧寺”。当时寺内有六棵古榕树,在民间已被称为“六榕寺”,但这只是“俗名,非寺名”。
公元1086年(宋元年),净慧寺住持德朝和尚集资重修佛塔。与凤翔县宝坻县原首席簿记员,南海人林秀菊,本县信众王渠,* * *商议重修佛塔事宜。他们根据“方井、圆泉、错落景”的碑文和“围九古井”的民间说法,找到了旧塔的基座,重建宝塔。当时藏在梁代建塔里的舍利子被挖掘出来,至今仍藏着。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六月三日,佛塔建成,僧人请常到寺中拜佛的宋皇叔、康州(今广东德清)刺史赵爽撰书《重建广州净慧寺塔》。新塔为砖木结,八角形,外表九层,内部为暗层17层。每层楼的内外壁都设有神龛,供奉抢了千佛造像的先贤,故称“千佛塔”。
公元1100年(北宋傅园三年),大文豪苏东坡从海南回到北方。他途经广州参观该寺时,应僧人和道士的要求,为该寺题词。当他看到庙里的六棵榕树,绿意盎然,盘根错节,气势非凡,便高兴地写下了“六榕”二字。
公元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重修佛塔,塔身铸有一根9.14m高的青铜柱,柱身铸有1023尊佛像和一幅祥云天宫塔图。再加上塔顶的火红宝珠,三层九宝盘,九层宝轮,一层双龙宝盘,八条铁链,就形成了重达5吨的宝塔刹。
1373年(明洪武六年),寺庙面积的一半变成永丰仓。此后山门改为朝东,庙的面积逐渐缩小,而六棵古榕树也因庙被砍而在庙外(原来的净慧寺规模相当大,占地很广,山门朝南,“水平方向两里有余”)。
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寺僧简悦等对元末明初受损的宝塔殿进行了重修,在塔东以东修建了黄觉殿(此殿在此后的600年间作为正殿使用,但在文革中被毁)。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净慧寺一度并入西禅寺,六祖铜像后移至西禅寺[*]。
公元1411年(明永乐九年),净慧寺重修,和尚从苏东坡身上刻了“六榕”二字,挂在寺门上。此后,净慧寺被称为六榕寺,佛塔被称为六榕塔。此后在明正统、嘉靖、万历、天启、清乾隆年间重建(清初刘荣宝塔修复后,因其檐壁为檩形,红绿白黄,相映成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赏花而作,故又称“花塔”)。
公元1856年(清咸丰六年),塔顶因台风倒伏在地。
公元1874年(同治十三年),清皇室从海防经费中拨出巨款,进行大规模修缮。
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献县同年建寺后,重建完成千佛塔,写下了重建刘荣寺塔的故事。
公元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清廷任命刘荣寺方丈铁禅为粤僧计划主任。
1912年(民国元年),国民政府废除僧官制,成立广东省佛教协会(刘荣寺旧址),铁禅升任会长。同年5月,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回到广州。铁禅组织广东佛教界人士在刘荣寺举行盛大欢迎会,支持国民革命。孙中山先生写了一本题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书,并把它赠送给刘荣寺。
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铁禅和尚带领四位弟子将西禅寺六祖慧能铜像迎回华侨祠数百年,建六祖堂作为祭祀。补种了四棵榕树(六棵古榕树中有两棵保存了下来:一棵在东坡精舍后面,福泉新街后面;一个是在寺庙东边的老平南宫。),建榕亭,在东坡上建精舍,立“曹溪法如”牌坊,收集散落在太湖外的奇石“朵云”。
1915年(民国四年),广州地震震裂了塔的内壁和千佛铜柱。(1915-1935,广州* * *,共记录到7次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1915和1918。)
1921年(民国十年),市政府在刘荣寺东开辟华塔街(今刘荣路),并削寺东建净慧园,再次缩小了寺内面积。
1931,花塔改建,钢筋混凝土加固。
1935(民国24年)四月,举行重修花塔仪式,佛家梁题写“重修寺花塔”。
1938(民国27年)10年6月,侵华日军入侵广州,铁禅在番禺、佛山避难。
1939年(民国28年)6月,日本伪政权派人强行将铁禅接回刘荣寺,并任命伪政权佛协负责人。
1946(民国35年),抗战结束后,铁禅欲隐退,发函请乳源云门寺住持徐云接掌刘荣寺。后来,铁禅因叛国罪被判入狱8年。同年秋,为纪念抗战胜利一周年,召开法会推荐抗战阵亡将士。八月中旬,许赟和弟子宽鉴来到广州接管刘荣寺,并向国民政府递交了保释铁禅的信函。9月27日,铁禅死于狱中(1939年,日伪政权派人强行将铁禅接回刘荣寺,并任命其为伪政权佛协负责人,使其最终冤死,世人不解)。
1946(民国35年)9月17日,许云献上玄奘顶骨舍利,在刘荣寺设七天七夜水陆道场,推荐抗日阵亡将士。在寺北殿桃树开花的时候,(胡的弟弟)写了一篇《飞桃瑞》的文章。
1948年,关建盗走刘荣所有重要财物和文物,逃往香港,其中寺内有四件珍贵文物:(1)辽代铜质的药师佛像;(2)玄奘大师顶骨;(3)轻归诗卷;(4)韩愈等。,被称为“净慧寺镇山文房四宝”。许云和尚发现后,立即追了回来,并被免去了方丈宽鉴的职务。明观法师继任方丈,明观法师在解放前夕去了香港。
1966文革期间,除六祖铜像外,刘荣寺所有佛像被毁,寺庙全部被占为仓库。
1979年3月,广州市委批准恢复刘荣寺为宗教活动场所。
1983年,塔西重建大雄宝殿,供奉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三尊黄铜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