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视野中的人文情怀——读余世存新著《一个人的世界历史》

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历史观。曾熟读《非常道》的著名学者最近出版了一部力作《一个人的世界历史》。该书以凝练的笔触,从自身内在需求的33个维度,描绘了20世纪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记录了从总统到国王再到平民百姓的言行,将读者引入世界历史的碎片化瞬间,打破了坚贞,去除了偏见,直击世界人民的内心,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余世存的大部分研究都与历史有关。多次入选年度中国百名知识分子,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具思想影响力、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家之一”。2005年,他出版了畅销书《非常之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以他“段子式”的文笔,在历史的短语中读出时代的精神,引领一时风尚,发起并引发了类似“微阅读”的热潮。后来,余世存出版了《非凡之路ⅱ》、《老子传》、《小国寡民》、《家族史》等书籍,风靡一时。余世存说,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不是来自于当前的事件,而是来自于我们对世界历史的了解。关于世界历史,我们不应该把它划分为某个概念的历史,而应该立足于人的目的。民族、国家、文明之间的历史叙述只是一种方式,世界史应该成为人类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历史。只要立足于人和人的目的,就可以超越教科书式的、学院派的历史叙事,形成自己的世界历史观。

在《一个人的世界历史》中,余世存在研究了大量档案和权威资料后,延续了《非常之道》的结构,分为33章,包括饮食、男女、善良、历史风光、世界、教言、食物、预言,并精选了以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儒勒为代表的政治领袖。居里夫人、弗洛伊德等科学家,查理·卓别林、奥黛丽·赫本、惠特尼·休斯顿等影视明星在世界近代史上留下的奇闻异事、精彩语录,让片段的言行和历史细节不言自明,展现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喧嚣与孤独,重构和完善了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系。谈及作品的创作过程,余世存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史料,2000多位历史人物,他们带来的深度阅读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最让我感慨的是,这些人物从来没有浪费过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和天赋,创造了一个贡献全人类的文明。”

这本书里的历史人物都很有个性,各有千秋,有些还特别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在《饮食第一》中,萧伯纳曾经说过,他的对手有时会因为他是素食者而感到自卑。萧伯纳把吃肉叫做咀嚼动物的尸体,把打猎叫做杀戮的刺激。有一次脚踝扭伤躺在床上,医生让他吃肉。他回答说:“我宁死也不愿让我的肚子成为动物的坟墓。”然后尼采说,当检查所有美学价值时,他使用的一个主要标准是“这里从事创造的是饥饿还是过度?”在有意无意相关、或多或少纠缠在一起的话语碰撞和相互印证中,不禁思考生命、个体价值等大时代的一些关键词,培养现代文明社会个体公民的生存常识。

一个人活在当下,毕竟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他不仅要关心个人的生老病死,还要关心世界大事和历史上的重要时刻。读完《一个人的世界历史》这本书,“一段又一段”、“一片又一片”的历史看似零散,却又鲜活生动,让我们既能读到人类文明的大叙事,又能看到个人生活的小悲欢,领略作者的眼光和智慧。

关键词:读书,知不知道,典故,健康

尚勇军1+0)与众多新媒体同步,如头条号、百家号、搜狐号、网易号、微博等。,并每天呈现读书、知否、典故、良医等精美文章,供大家欣赏阅读和评论。请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