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清曲的历史渊源

扬州清曲历史悠久,起源于元代的唱和散曲。很多明代的小曲符咒还保存着。歌手分“宽口”和“窄口”,都是以词为基础,讲究声韵和发声。每个演唱曲目都有一个或几个人参与,传统的坐唱形式一直保持至今。除了歌手本人,还有人员不一的小乐队,乐器是竹管弦和打击乐。

扬州清曲又名广陵清曲、扬州小曲、扬州小曲,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阿明沈德福在《古曲杂言》中谈及汉族民歌的流行时说:“贾与龙之间,有五表、寄生草、洛江怨、桐城歌、哀帝,从淮北到江南。”文章提到了一个以扬州为中心的地区。正如他所列举的,除了少数已经失传的曲子,大部分还是扬州清曲经常唱的传统曲子。与此同时,余姚腔等剧种的声控在扬州也很流行。徐渭《南词叙》说:“之名,从集、正则、缀、池、台、扬、徐雍而来。”由于民歌和戏曲的流行,明代扬州清曲迅速成熟。

过去从事扬州清曲艺术活动的人,除了妓院的妓女和卖唱的民间艺人外,大多是没有正规组织自娱自乐的男子,但他们的文化艺术水平较高,为扬州清曲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民国时期,扬州的青剧爱好者有志愿团体“南剧”和“北剧”。除了自娱自乐,“南剧”还经常受雇到城里去唱歌,“北剧”也经常到农村乡镇去唱歌。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许多清剧大师被杨剧团和曲艺团吸收。扬州市曲艺团组建了专业的清曲团队,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编创演出了《工农竞赛》、《光荣的一家人》、《刘胡兰》等新曲。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政府在一批新建的戏曲学校和曲艺团中,对扬州清曲进行了广泛的教学和演出。但在文革时期(1966-1976),此类措施受到遏制。直到1985,上海、江苏的文艺部门重新召集幸存者进行有组织的娱乐活动。

由于缺乏长远而完整的扬州清曲演出计划。从1999开始,作为扬州清曲的故乡,扬州市广陵区文化行政部门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室,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扬州清曲研究室和扬州曲艺学会之友开始筹划全面收集扬州清曲的曲目、表演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政府计划支持扬州清曲研究室和扬州曲艺学会之友加强扬州清曲艺术的复兴,并适时举办相关艺术活动。

在2001年3月举行的“扬州清曲研究室2001年会”上,来自阳湖等地的艺术家和专家们聚焦扬州清曲的艺术价值和生存状态,并将其与首次被列入人类口头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昆曲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价值相近,但扬州清曲濒危情况更为严重。然后,与《世界文化遗产评估条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曲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