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怀相关报道

文史专家胡传怀:打捞遂宁记忆,坚守精神家园。

遂宁日报记者杨军

成功不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而是漫长崎岖道路尽头的花朵。只有通过了这条路上所有的考验,你才能把它握在自己的手中。成功是一枚奖牌,只颁发给真正付出了巨大劳动和汗水的人。著名文史专家胡传怀无疑是这个奖当之无愧的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大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界:“昨夜西风凋碧树,我独上高楼望天涯。”这个第一名也是。“腰带越来越宽,我不后悔。我为伊拉克消瘦。”这第二个环境也是。“在人群中找他,我突然回头,那人就在那里,灯光昏暗。”这个第三名也是。胡传怀先生走上巴蜀文化研究之路异常艰难,也走过了这三个境界。

字符文件

胡传怀,1964,四川省蓬溪县文井镇人。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现为四川省蓬溪县政协常委、文史委员会主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四川省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四川省诗词学会会员、张船山研究会学术顾问、温韬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蓬溪县家谱收藏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清代诗歌、巴蜀文化、地方志谱牒、乡村文学的整理和研究。出版论文、诗歌、文史类专著60余部,散文300余篇,共计800余万字。专著《张文涛年谱》、《光明日报》被评为“学术品格较高的好书”,被《清史》、《中国文学编年史》、《中国诗歌通史》、《近三百年人物年谱》、《清代诗歌考证》、《巴蜀文学史》、《遂宁市志》、《蓬溪县志》等引用或收录。《百年奇冤还清白——非“汉军高”铁证发现》一文,解决了红学一大悬案,载入红学通史。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目、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十余次获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受到好评,专著发行到欧美、日韩、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产生了很大影响。

1.昨夜西风凋碧树,我独自上高楼,望天涯。

胡传怀,1964,8月27日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文井镇百亨村三台关胡家沟。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淮阳,是西周陈国第一位君主胡公满的封地,是胡姓的发祥地和血源,故命名为“川淮”,以示胡姓的传统根在淮阳。

我上小学的时候,正值文革。他经常听老农民讲,向他们要村里历史和社会情况的文字记录。“没有文字记录,都是大脑记忆,口头传下来的。”胡传怀想,将来我识字了,一定要把农民说的话记下来。

我上中学的时候,看完历史书总有“地方教科书,地方政府编”的后记。胡传怀问老师:“我们有自己的乡土教材吗?”老师说:“我们这里还没有。”胡传怀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为家乡编写乡土教材!

大学期间,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潜心研究历代诗词小说,准备毕业后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当你有了人生目标,你就有了精神寄托。但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呢?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著名国学研究者龙辉先生告诉他:“四川学者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地方历史文化上,就像土特产一样,有自己的特色。”他还指出:“研究清诗,首先要选择一个地域、一个小群体、一个家族或只是一个人,细细读之,不要被《清诗年谱》中的评论所迷惑,这样才能得到清诗的真相。”

这些话让胡传怀豁然开朗。他以为很多外国学者都重视巴蜀文化,可他生于斯长于斯,怎么能视而不见呢?于是,胡传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明清文学上,针对巴蜀文化,最后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家乡遂宁的宋代文人王拙、明代女散文家黄鹗、清代著名诗人张文涛身上。

二是腰带会逐渐变宽,不会有遗憾,会让人为伊憔悴。

为了理想,胡传怀走上了一条荆棘坎坷的道路。

65438年至0993年,胡传怀从高中语文老师的岗位上调到蓬溪CPPCC从事文史研究后,开始广泛阅读,用笔为蓬溪编纂了一系列地方文史资料。由于他的全力投入,他每年收集的蓬溪文史资料质量很高,使蓬溪CPPCC的文史工作走在了遂宁市的前列,在四川省文史界影响很大。

那一年,他刚刚29岁。

胡传怀喜欢读书买书。“熙熙攘攘满眼都是,书市久久挥之不去。”并不富裕,他放弃了很多个人娱乐和享受,把攒下的钱都花在了买书上。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如今他家的万卷书都是川中地方文献。有朋友形容他简陋的房间“像一座砖砌的堡垒,足以推倒邻墙。”

除了买书,胡传怀还有一个爱好:抄书。因为主要从事清诗、巴蜀文化、乡村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很多地方文献资料都是宋、元、明、清刻的,是珍贵的文物,不能购买。保存者怕影响古籍纸张,不同意复印,只能手工复印。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胡传怀抄录古籍10余部,200多万字。胡传怀抄了100多本笔记本,写了10多支破笔。“为了抄书,我日夜忘我。如果头晕,就用冷水洗脸,睡醒后再抄。”

“我不后悔腰带渐宽,为伊消瘦。”胡传怀的执念和专注,使他成为蓬溪CPPCC常委、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彭山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川山研究会学术顾问、四川楹联学会理事。被中共蓬溪县委、县政府命名为蓬溪县第四批拔尖人才。

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胡传怀,从不打麻将,也不去舞厅。无论节假日,他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阅读、研究和写作中。他说:“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孤独是最好的自由,孤独是最真实的幸福。”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张文涛是清代乾嘉时期伟大的诗人、画家,他的家族是胡传怀研究最多的。

张文涛(1764-1814),名中野,号船山,乾隆进士,官至山东莱州知府。祖籍四川省蓬溪县金桥镇黑白沟两河口翰林村,著有《船山诗集》。由于过去政治因素的干扰,一些文学史对张船山的论述模糊不清或被忽略,这成为张文涛研究的一大缺憾。

从65438到0988,胡传怀在成都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收集关于张文涛的资料。节假日,他在四川省图书馆看资料,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中午,他只用馒头和开水充饥。出了图书馆,往往是夜幕降临,灯光昏暗。正是这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在短短几个月内抄录了26卷约50万字的《船山诗话》。

65438年至0998年,为编纂《张文涛年谱》,胡传怀自费到金桥镇两河口船山故里寻找考古遗存。求古迹,查家谱;扶桑带领桐原翻山越岭,考察了两河口唐家湾月亮坪山墓群和张家墓群。他与张氏后裔张、等人进行了座谈,记录了一些有关张氏家族的珍贵史料。

胡传怀长年浸淫于各种古籍之中,揣摩考证,认真梳理古代文学、目录学、绘画、书法、佛道等历史,反复研读张文涛原著,使其学识精练、成熟。

“剑锋来自磨砺,梅花香自苦寒。”5438年6月至2000年10月,胡传怀《张文涛年谱》由巴蜀书店出版,获遂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七等奖一等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等奖优秀成果奖、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优秀作品四等奖二等奖。这本书首次印刷,好评如潮。随后,四川省社科院将该书选作“巴蜀文化研究系列”,并作为四川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了修订重印。2005年6月至10月,《张文涛年谱》(修订版)由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店出版。

“草色之人游手好闲,名利无关系。”在漫长平淡的岁月里,胡传怀以一个学者应有的刻苦钻研精神,游走于各种古代知识体系中,凭借自己积累的丰富知识,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到达了这些知识的殿堂,同时,也终于站在了一个高高的学术讲台上,在平凡的人生中创造了不平凡的学术成就。

近十年来,胡传怀厚积薄发,先后编著出版了《王卓基校集》、《英国故事集》、《张船山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张鹏敖诗集》、《张文涛研究文集》、《船山诗草札记》、《余烬笔记》、《张鹏敖研究》。在《红楼梦学刊》、《中国韵学刊》、《国学》、《蜀学》、《巴蜀文学》、《苏州大学学报》、《聊城大学学报》、《西华大学学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史杂志》、《寻根》、《科举丛书》、《家谱》。他的作品、论文、诗歌等。已经编了800多万字。其著作多次获得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同时其专著发行到欧美、日韩、台湾、港澳等地,产生了较大影响。

国学大师王先生评价王卓基校勘系列时说:“我的蜀松文化,秀目而迷,也是蜀松文化的杰作。”

东京庆应义塾大学中国学研究所的河马小厨师·池泽博士给胡传怀写信说:“这么好的一本书(王卓基校勘集),对宋代文化研究者一定很有参考价值。”

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研究》和《天府新论》分别以《石头记·无考不声读》和《王拙研究新成果——简评》为题,对王卓基的校勘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该书是“当之无愧的珍贵文化巨著,是巴蜀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刘扬中说:“胡传怀先生的《张文涛年谱》和他的《验证高鹗不是张传山的妹夫》一文,在清诗研究和红诗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当然,胡传怀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是他的知识和才能的产物。”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廖克斌教授、《泉清诗》编委会主任朱泽杰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清诗专家、四川宜宾学院罗映桃西教授、台湾中山大学中国研究所武士敏研究员等专家学者纷纷来信或撰文,对胡传怀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

如今,作品硕果累累的胡传怀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但他在精神家园里继续探索,在文史园地里默默耕耘。他说:“如果学习成为洪水中的孤岛,我愿乘最后一艘方舟而去。”

对于胡传怀来说,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创造,他将用自己的劳动为家乡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无数能像胡传怀一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学者专家,为我们打捞一段完整的历史记忆,保留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耕耘,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优秀文化才能在岁月中历经无数劫难,代代相传!

原载于2003年8月第三周遂宁日报2065 438+大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