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曹丕?
毫无疑问,曹丕最大的政绩在于篡汉。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个成就完全是他父亲曹操打下的,曹丕只是继承了曹操。篡汉称帝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没什么。
但这种观点其实很片面,因为篡权不仅要在篡权前扫除障碍,还要在篡权后巩固权力,后者和前者一样重要。历史上有很多篡位被推翻的人。曹丕之前有经典人物王莽,曹丕之后有典型的桓玄,篡位之前被推翻的人不计其数。
曹操摆脱了汉朝中央对曹丕篡汉的几乎所有阻力,使曹丕得以在继位几个月内顺利完成篡汉。曹操肯定对曹丕的篡位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曹丕篡位后不仅没有发生大的动荡,还顺利地将皇位传给了去世前刚刚建立的太子曹操,顺利完成了皇帝权力的过渡,说明曹丕对篡位的后期处理是非常成功的。即使在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的皇权被司马氏父子抬高,但这并不是来自忠汉势力的反击,而是曹魏君臣权力结构出现了新的矛盾。
扩展数据:
在统一问题上,曹丕希望借助王华之举实现自己的夙愿,同时也有振兴强兵、剿灭贼寇的强烈野心。
虽然两次伐吴都因时机不成熟而失败,但在统一大业的驱使下,曹丕执政后期需要一个富国,这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其统治成就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阳宫中。5月28日,曹丕病重,命镇军将军陈群、将军曹真、正东将军曹秀、复军将军司马懿接受遗诏,* * *辅佐曹操,为嗣。让后宫淑媛和赵一回家。同月十七日(六月二十九日),曹丕卒,年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