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说梵蒂冈教皇国的情况吗(起源,发展,现状)?

他来自复兴之前的罗马教皇国。

基督教早期,教会处于非法状态,直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基督教才获得合法地位。也是在这之后,由于罗马皇帝和贵族的捐赠,基督教会的财产迅速增长。君士坦丁大帝向教会赠送了拉特兰宫,这成为教会收到的第一笔重大捐赠。除了不动产,在意大利和罗马帝国各行省,捐给教会的不动产和财富也在增加。然而,教会以私人领主的身份占有这些土地,并不拥有对这些土地赠与的主权。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遭到蛮族入侵,导致其在476年被东哥特人灭亡。西罗马灭亡后,其原有领土陷入无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的基督教会组织起来,在罗马主教的治理下,逐渐成为意大利中部事实上的世俗统治者。

公元6世纪后,教皇国的雏形开始出现,但查士丁尼大帝统治下的拜占庭帝国对意大利展开了一系列征服活动,破坏了教皇国的政治经济基础。伦巴第人将拜占庭军队赶出了意大利。虽然此时罗马主教(教皇)在名义上不得不臣服于拜占庭皇帝,但罗马教会的相对独立,使得罗马主教有了与君士坦丁堡主教和拜占庭皇帝抗衡的资本。罗马主教格里高利二世甚至驱逐了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

到了7世纪,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罗马教会作为意大利最大的地主,再次统治了罗马周边地区,超出了拜占庭的势力范围,用军事和外交手段(甚至包括贿赂)抵御伦巴第人的进攻。在罗马教会的努力下,隆巴迪停止南下,集中力量进攻亚平宁半岛北部以拉韦纳为核心的拜占庭总督辖区。728年,伦巴第国王路易·图普兰(Louis Tupland)将拉丁语中的一些村镇赠予罗马主教,这些土地(被称为“Patrimonium Petri”,即“圣彼得的遗产”)成为教皇国的基石。

751年,意大利境内的拜占庭领土最终败给了伦巴第。罗马地区(此时已发展成为罗马公国)彻底切断了与拜占庭帝国的联系。教皇斯蒂芬二世向法兰克人的领袖皮聘示好,解除了伦巴第人的威胁。斯蒂芬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显示他对皮聘的仁慈,包括批准后者废黜麦洛维王朝最后一位国王希尔德瑞克三世,自立为王。斯蒂芬也让皮聘成为罗马贵族。作为回报,派平于754年带领军队进入意大利。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平定了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许多地方,然后作为对教会的奉献献给了教皇。781年,皮聘的儿子查理大帝宣布教皇为这些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皮聘的土地包括前拜占庭总督管辖的拉韦纳、贝内文托公国的一部分、托斯卡纳、科西嘉、伦巴第、意大利中部的五个城市——里米尼、佩萨罗、法诺、塞尼加利亚和安科纳等。

皮聘提供的土地扩大了教皇统治的地区,但也带来了一个法律问题:既然教皇统治的领土是法兰克帝国给予的,那么教皇在世俗政治中是否相应地成为了法兰克皇帝的封建附庸?

为了提升教皇国的威望,打消皮聘的继承人将来控制梵蒂冈的可能性,教廷在公元750-850年间大胆伪造了一份名为《君士坦丁的土捐》的文件(拉丁文:Constitutum Donatio Constantini;constitutum Domini Constantini Imperator试图宣布这块属于教皇国的土地是在公元4世纪由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一世献给罗马主教西尔维斯特二世的..根据文件记载,君士坦丁大帝是在西尔维斯特二世通过祈祷治好他的麻风病后受洗的,受洗后的第四天,他决定将帝国首都罗马捐献给基督教会,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拜占庭建立新首都。文件还断言,君士坦丁大帝不仅将意大利的中部地区捐献给了罗马主教,还将整个罗马帝国的西半部也捐献了出去,并将世俗统治的权力授予了教皇及其继任者。

法兰克帝国的分裂从另一方面解决了教皇国的法律地位问题。查理曼大帝死后,帝国在9世纪被分成三部分。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自称为法兰克国王直系继承人的法国国王经常宣称自己是教廷的世俗保护者,甚至将教廷和教皇从罗马迁至阿维尼翁,但欧洲没有皇帝或国王可以作为法兰克帝国的唯一继承人对教皇国声称宗主权。

罗马教会和法兰克人的合作在800年达到顶峰。在此之前,和东方君士坦丁堡的教会一样,教皇和罗马教会的地位都是从属于(至少在名义上)罗马帝国的唯一继承人,也就是东罗马皇帝。教皇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被认为是神在地上的宗教事务的代表,而罗马(东罗马)皇帝是神在地上的世俗事务的代表。基督教会和民众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罗马皇帝。797年,君士坦丁六世被废除,他的母亲伊琳娜皇后成为罗马女王(797年至802年在位),这使得罗马教会有理由拒绝承认君士坦丁堡统治者的最高权威。罗马教会声称罗马皇帝的名号在希腊人(也就是拜占庭人)中已经不存在了,于是教皇、所有主教、法兰克长老袁和罗马所有长老经过商议,决定加冕法兰克国王为皇帝,让罗马帝国永远传承下去。

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加冕查理曼大帝为“伟大的皇帝奥古斯都a德奥科罗纳图斯马格努斯罗马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由此诞生(此时还没有神圣罗马帝国的名称,直到康拉德二世才称之为“罗马帝国”。到了腓特烈一世,为了和神圣罗马教会的名字竞争,神圣罗马帝国诞生了。

按照罗马教会的说法,查理曼加冕为奥古斯都、罗马皇帝,并不意味着西方基督教世界从此与东罗马帝国平起平坐。在他们看来,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的废黜并不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是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统一,东罗马帝国再次成为一个单一的、不可分割的罗马帝国。查理曼大帝加冕为奥古斯都和罗马皇帝,意味着罗马帝国的正统帝制从“新罗马”——君士坦丁堡回归罗马。

但由于东罗马帝国的帝制没有中断,基督教世界有两个最高统治者,一个在君士坦丁堡,一个在罗马。他们不像过去罗马帝国的皇帝那样和平共处,而是互相指责对方是侵入者,并宣称自己是基督教教会和人民唯一真正合法的领袖。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加冕查理曼大帝,利奥三世将罗马教会(及其领地)从东罗马皇帝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从此,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最高宗教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