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在“传统”大型纪录片领域,90年代出现了大量由国家出资拍摄、直接承担政治宣传任务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从题材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 * * *生活的作品;另一类侧重于呈现重大历史事件,如改革开放20年、香港沧桑巨变、澳门百年、中国百年等。这些作品既然有明确的思想导向,自然就不需要过多考虑市场和观众的反应。大多是为了配合不同时期的宣传任务,收集整理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
此外,还有一种纪录片很少关注大众审美,即所谓的“人类学纪录片”,即客观呈现边缘地区或群体生活方式的纪录片作品。其代表作品有1993获得第30届亚洲广播联盟奖的《最后的山神》(央视出品),196。
人类学纪录片之所以受到西方批评体系的青睐,“是因为它们用人类的共同感受观察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而在一些固定栏目播出的热门“小纪录片”(如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播出的德兴广场),由于观点过于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很难赢得主流评论家的充分认可。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加入其中。回避贴近社会现实的话题,让人类学纪录片成为创作者安全而优雅的文化选择。然而,在这些纪录片风生水起的同时,我们很难回避一个有些冷酷的事实:这些作品本质上是非电视导向的,它们几乎不在乎观众的喜好,但它们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国际奖项。对他们来说,电视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身份标记”。
所以,无论是栏目化的“小纪录片”,还是国家拍摄的大型题材“历史纪录片”,还是这一时期创作者心目中代表“前沿”和“时尚”的“人类学纪录片”,其实都不同程度地选择了一条小众的道路。换句话说,全民观看、全民讨论的《长江故事》所带来的文化效应,已经不是90年代纪录片创作者追求的目标。电视纪录片开始以一种高雅的文化自我认同清晰地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资深电视从业者、电视行业管理者、电视学者邹范阳曾在接受《学者胡志峰》采访时明确指出:“纪录片应该是有规格、有品位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要求其受众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事实上,这种观点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被孙雨生严厉批判的“玩技术”的技术化倾向,也大大提高了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专业性。从上一部《山神》开始,中国的主流纪录片创作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创作者们逐渐意识到,20世纪80年代《长江故事》和《谈运河》的成功并不是因为电视纪录片节目,而是这些作品的价值内涵与弥漫整个社会的理想主义和精英主义话语相互对应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重价值轻技术的创作偏向使纪录片暂时赢得了观众,但也无可挽回地失去了本质。因此,尽管90年代的纪录片创作者仍然以电视行业的文化精英自居,但他们已经逐渐抛弃了旧文人和知识分子所持有的与社会经济基础格格不入的理想主义,他们的精英主义信条开始建立在另一种意识形态之上,即以纪录片为理念和实践核心的专业主义。
20世纪90年代见证了电视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新通信技术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无线传输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电视行业。其中,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互联网电视最值得关注。有线电视是较早发展成熟的一种通信技术,是指以电缆、光纤等有形线缆作为信号接收和传输载体的电视广播系统。这种传输方式避免了无线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和图像失真的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广播电视系统的重要辅助技术。偏远地区或地形复杂地区的人们往往会设立“有线电视台”,以提高电视信号传输和节目播放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有线电视技术突破了“身份设置”这一简单的技术手段,开始涉足内容生产领域,逐渐成为与传统电视体系并行并被吸收的独立体系。那些规模不一的有线电视台和自带播出系统的台,“起步于高校、大企业、宾馆、农场”,后来“迅速发展到街道居民”。1985左右,一些中小城市和城市郊区开始出现行政区域有线电视台,即带有官方行政区域名称的有线电视台。
鉴于有线电视繁荣混乱的局面,国家一般分两步进行监管。一是明确扶持管理权责明确的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二是清理各类社会机构设立的有线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1990 165438+10月16公布的《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国务院授权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全国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有线电视实施行业管理,负责设置区域性有线电视台。这意味着,省、市、县政府部门设立的行政区域有线电视台作为“编外台”的模糊地位得到了明确,转变为“正式台”,在“四级办”体系中有了明确的定位。这份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有线电视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随后,广电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有线电视技术和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细化了整体管理框架。直到1994,广电部才发布《有线电视管理条例》,正式宣布取消原有的“有线电视台”,不再审批设立有线电视台。行政机关依法设立的有线电视台最终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有线电视机构,全国有线电视系统整合完成。
在政策的鼓励下,从1991开始,“四级运营”框架下的行政区域有线电视台开始在国内大量出现,逐渐富裕起来的城市观众非常愿意为更多的频道和更好的播出质量付费。据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共有有线电视台1178个,用户数从1990年底的11165438+万猛增至4000多万,1997年底又增至7000万。但总体来看,国家对于有线电视发展目标的定位仍然是扩大电视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质量,即有线电视台始终作为无线电视系统的辅助而存在。
在这种思路下,有线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受到诸多限制,形成了“新闻不争、广告不准、碰撞让路、完整播出”的播出模式。也就是说,有线电视台基本不与无线电视台争夺新闻;主要通过直接收费而非广告盈利;当与无线电台同时获得节目的播放权时,有线台将第一播放权让给无线电台;大多数情况下,有线台主要是转播无线台的内容。但事实上,就像“四级办”初期的乱象一样,各地的有线电视台播出了大量的娱乐内容甚至违法内容,尤其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的境外内容,引起了国家管理部门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