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的基本入门是什么?

跳高是田径的一个田赛项目。它是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计算得分的一种竞赛项目。我为你精心安排了以下内容。我希望你喜欢它。

跳高的技术特征

大多数专家和教练都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先进的,主要是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来决定他采用什么姿势。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不愿意学习俯卧位的原因之一是背越式跳高技术比俯卧位更简单,更容易掌握,各种运动员都可以跳。即使运动员的腿不是很长,或者摆动腿的柔韧性很差,但只要腿部力量大,爆发力强,就可以用“背越式”跳过很高的高度。

美国运动员f·雅各布斯(F. Jacobs)身高1.73米,背越式跳高2.32米,高出59厘米。但是苏联运动员в亚申科创下了室外跳高2.34米的世界纪录和室内跳高2.35米的世界纪录。1976年,奥运冠军德国* *和中国女子跳高运动员r·阿克曼成为1977年第1位达到2米的女运动员,获得冠军头衔。他们都是俯卧着跳的。虽然采用俯卧姿势的运动员越来越少,但是这种姿势取得的成绩是很高的。

俯卧技术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助跑、起跳、过杆和着地。运动员的接近角一般为30° ~ 50°。大多数运动员的助跑距离比背越式跳高短,常用6 ~ 9次直线助跑。为了更好地准备起跳,运动员在助跑的最后四步降低身体重心,同时脚跟着地,步幅比背越式跳高更大,步频更慢。助跑的倒数第二步和“步”是俯卧式跳高助跑的关键点。倒数第二步,运动员身体重心降低到最低位置,特别强调将骨盆向前送。髋关节的前进速度明显超过胸部的前进速度。踏步时骨盆超过胸部是俯卧技术的一个特点。在俯卧式跳高中,踏步时起跳腿靠近横杆。

起跳时注意直腿摆动。也有少数运动员弯曲双腿,向上摆动手臂,站起来,起跳方向要朝向横杆中心。起跳后,运动员跨过横杆,身体与横杆平行,同时上身向起跳腿方向旋转。过杆时,全身沿身体纵轴旋转,同时起跳腿向胸部内缩,但大腿不要离胸部太近。小腿收获90°时,要立即翻腿,大腿要向外侧翻,所以髋关节需要有良好的柔韧性。一般情况下,运动员这个时候很容易撞掉横梁。整个身体越过横杆后,准备落地。落地时可以单手撑地,也可以双手撑地,也可以双手和摆动腿同时着地,然后侧着地。

俯卧式跳高运动员也采用弧线助跑,弧线助跑的圆惯性比撑竿跳快。但也有人认为直线助跑更好,因为:(1)台阶能跑得很准;②更容易玩速度。俯卧跳高比背越式跳高需要更多的力量、专项力量和大肌肉力量。由于运动员同时过杆,摆动腿的摆动动作要比仰泳大得多,过杆时间也短,所以俯卧跳法更适合速度素质稍差但力量、柔韧、爆发力较好的运动员。

背对技术

也可以分为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仰泳助跑的助跑距离为9 ~ 1.2步长,有的甚至更长。先直线跑,后4 ~ 5步弧线跑,要求运动员跑得快,跑得自然,类似短跑运动员的跑法。助跑最后四步不降低身体重心,倒数第二步采用脚着地。踏步时也要将臀部向前送,但幅度要小于俯卧位,类似于跳远运动员起跳的动作。起跳不同于俯卧。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要充分发挥助跑的水平速度,充分发挥起跳的爆发力和摆腿屈腿。

一般来说,起跳点离横杆的距离更远,起跳点到落点的距离也更远。背越式跳高起跳的最大特点是必须旋转。起跳腿是远离水平杆的腿。起跳时摆动腿向上向外摆动,使运动员在助跑出发方向做一个旋转。起跳后,转回水平杆。背过竿动作不同于俯卧姿势。运动员身体跨杆,身体各部位依次过杆。过杆时,整个身体在杆上呈弧形状态,头、肩、胸在杆后急剧下压。当身体重心达到最高点时,大腿向下,挺胸,以便顺利过单杠。

运动员臀部过杆后,开始着地。为了防止小腿从横杆上掉下来,运动员收腹低头,使大腿迅速离开横杆,小腿伸直。落地顺序:肩-臂-背-腰。背越式助跑的跑法值得提出。目前部分运动员直到最后一步重心仍然较高,适合体重较轻、速度和弹跳力较好、送髋和踏步较快、身体较瘦的运动员。如意大利女子跳高运动员s .西莫尼,美国男子跳高运动员d .斯通。

另一种方法类似俯卧式,在助跑最后4 ~ 5步时重心明显降低,跑步步幅较长,频率没有上述方法快,适用于力量一般,速度不是特别快的运动员,如波兰男子跳高运动员j .弗拉乔娃和中国女子运动员郑达真。

中国跳高

建国前我国跳高水平很低。1949年男子跳高全国纪录为1.875米,女子为1.40米,1949年后,跳高蓬勃发展,成为田径运动中较受欢迎的项目之一。男女跳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在20世纪50年代,许多男子跳过了2米。著名女运动员郑以1957的成绩跳过了1.77米,超过了当时由美国的m·麦克丹尼尔和罗马尼亚的I·巴拉斯保持的1.76米的世界纪录。在跳高历史上,世界纪录是由中国女运动员第1次打破的。20世纪60年代,我国男子跳高技术水平也迅速提高。9月,福建泉州的倪以2.05米的成绩首次打破全国男子跳高纪录,成绩为1960。1962以2米20的成绩位列世界跳高第二。1965以2.25米的成绩位列当年男子跳高世界第一,距离世界纪录仅差3厘米。1966年,倪在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以2.27米的成绩获得金牌。1970 165438+10月8日,在湖南长沙的田径比赛中,他以2.29米的成绩打破了苏联人вн brumel保持的2.28米世界纪录。

我国跳高运动虽然始于20世纪上半叶,但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跳高运动迅速发展。到1956,男、女跳高记录分别达到1.95m和1.61m。1957年,我国优秀女运动员郑以剪刀式跳高姿势打破1.76米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田径史上第一个刷新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1970,倪以2米29的成绩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使中国跳高水平再一次飞跃。与此同时,女子跳高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1965年,中国有5名运动员进入世界前10。70年代末,由于背越式跳高的引进,我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跳高运动员,其中朱建华是最杰出的代表。

朱建华,中国上海人,中国著名跳高运动员,前世界纪录保持者。身高1.93米,体重70公斤..从1983年6月到1984年6月,他连续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从2.35米提高到2.39米。18岁时,他飞越了2.30米的高度,打破了倪保持了十一年的亚洲男子跳高纪录2.29米,相当于当年的世界第五名。1983年9月22日,在第五届全运会预赛中,他以2.37米的高度首次打破世界纪录,三个多月后,他以2.38米的成绩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同年获得第五届亚洲田径锦标赛跳高冠军,赫尔辛基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第三名。世界1984在联邦德国埃伯施塔特举行的国际跳高比赛中,他以2米39的优异成绩第三次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中国跳高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建国后跳高技术水平提高如此之快,是由于学习和研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紧密结合我国的体育实践,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运动量安排、年度训练安排等方面,逐步建立了适合我国跳高运动员特点的训练方法和各种练习。在大胆探索、走自己路的指导下,郑在1956开始实行高强度训练的原则。在1957中,她在继续贯彻这个原则的同时,加大了强度,采用了最适合和改进的剪刀技术,成绩提高的非常快。1955 ~ 1956增加了16厘米,1957增加了16厘米,从而打破了世界纪录。在跳高训练中,倪学习苏联运动员布鲁梅尔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腹卷跳高

腹滚跳高主要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动作四个步骤:

助跑

助跑是速度的发挥和控制。如果助跑速度太快,你就没有做好充分的起跳准备,就会缺少一个非常巨大的腿部力量来把大部分的水平动量变成垂直动量;如果速度太慢,就不会产生水平动量,所以速度分布是跳高助跑的独特本质。卷腹式助跑用的是微微向前,但换成更多向上的速度,所以步伐要放松有弹性,身体重心要走弧线,脚跟要着地,通过脚跟传到脚底和脚趾,脚踝屈伸要多用。助跑主要有两个目的:产生水平速度,将水平动量变为垂直动量,起跳时身体处于对垂直落地最有帮助的位置。跑步速度很慢的时候,可以做45度的起跳角;速度越快,越不可能保持45度。角度越大,起飞距离越长,影响垂直速度。

1.助跑速度:助跑速度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助跑距离,二是助跑时间。助跑距离18m,大约需要9 ~ 11步。整个助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5到7步;后期比较短,4到5步。开始助跑时,可以开始站立,也可以在步行或慢跑几步后,踩在站立起跑线上,步数算法以站立起跑线为准。立定起跑法比较稳,后面的跑法可以缓冲,避免一开始的瞬间紧张。前助跑时摆动腿要前屈前摆,支撑腿要完全后推,上身保持前倾,两臂随着腿的动作前后摆动。随着助跑速度的加快,助跑的步长逐渐增大;但是,注意轻微的弹跳。

进入后段,身体重心不能下降,然后最后三步身体重心开始下降。为了有效地为起跳做准备,跑步动作要有所变化。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抬起大腿,大腿膝关节带动小腿主动向前摆动,小腿靠自身的冲力起跳。脚跟先着地,迅速滚到前脚。踩下后踏板,上身保持直立或微微前倾。两臂配合腿部动作,增加前后摆动幅度。

进入起跳点的前两步时,是助跑向起跳过渡的重要阶段。这时助跑速度也达到最快速度,身体重心也降到最低点。过了这个阶段,就不断输入最大助跑速度和重心高度来起跳。最后一步,身体要后倾,臀部位置要放低,这样跳高运动员才能有力而迅速地把水平动量变为垂直动量,从而产生最有利的预起跳姿势。最后一步比第二步大约短20 ~ 30厘米,它的动作重点是能量的储存而不是产生的速度。所以最后一步应该是降低震动,增加工作距离。如果此时髋、膝、踝三个关节还是直的,下肢伸肌就没有收缩的空间了,所以必须屈曲,但屈曲的程度并不大。如果大幅度弯腰弯曲,身体重心会过度下沉,同时双腿从屈曲开始转圈运动,既费时又降低向上速度,影响跳跃高度。

2.助跑方向:腹滚式起跑采用斜跑方向,斜跑助跑与水平杆形成的角度可大可小,看个人速度习惯。助跑方向可能对起跳时的部分旋转,以及围绕垂直、水平-水平和中间-水平轴的比例有很大影响。事实上,助跑动作是跳跃者的起跳,是在空中的连续动作,所以一旦形成习惯,任何起跳方向的剧烈变化都必然会阻碍表演。斜向助跑有利于跳高,可以增加起跳时摆动的活跃面。在重心到达高点之前,有可能把身体的某些部分抛到杆子上面或下面。但是,如果助跑的坡度太小,跳高运动员就会撞在横杆上,不管跨不跨,他都会在较高位置的任何一点撞上横杆。其次,倒身要在起跳的时候完成,扩大向水平杆的倾斜,减少有效弹力。一般以30 ~ 40度左右的助跑角度为宜。

3.助跑点的测量:首先要知道助跑的步数,然后确定步幅,再确定助跑的距离和方向。步点的测量可以从跳跃点倾斜30 ~ 40度跑,反方向跑出。最后一步,以跳马的落点作为助跑的起点,然后从这个起点跑几次到起跳点,进行修正。如果在红砖粉或者煤渣跑道上练习,可以用钉鞋矫正,非常方便。跑点稳定后,可以用走步、尺长或卷尺测量,测量时一定要考虑到角度和方向,方便以后应用。

起飞

起跳是决定高度的关键,就是把水平动量变成垂直动量,只留下一部分水平动量越过横梁。从力学原理来说,起跳是起跳腿向前撑起时,向前的力和获得的反作用力所产生的向上的合力。所以跳跃角度大。起跳是摆动腿垂直支撑时助跑最后一步到起跳腿起跳离地瞬间的动作。

1.起跳腿着地:从摆动腿垂直支撑的助跑最后一步开始,到起跳脚整个脚掌支撑的时间。在助跑的最后一步,摆动腿向前迈一步,用脚跟着地面走,并迅速滚动到脚尖。同时,骨盆快速向前运动,到达支撑的垂直部分时,身体重心降至最低,膝关节屈曲至最大,使膝关节的屈伸肌收缩较多,弹性自然储存能量,有利于重心垂直向上运动。当骨盆通过支撑的垂直部分向前运动时,摆动腿开始快速有力地蹬地,使骨盆向前向上运动超过肩部。起跳腿同时屈膝向前,用髋关节带动大腿,然后伸展小腿,脚跟沿地面向前迈。当身体重心已经上移时,他们用脚迅速步出起跳点,迅速过渡到全脚掌支撑,减轻了起跳腿的制动作用,加快了身体重心的向前和向上运动。摆动腿和两臂要与起跳腿协调。摆动腿快速有力地后推后,起跳腿向前伸展,在即将落地但未落地时开始摆动。此时骨盆快速前移,摆动腿尽可能留在后面,充分拉长髋关节的屈曲肌肉,以利于快速大幅度的向前摆动。随着起跳腿置于起跳点,骨盆向前向上运动,同时完成绕水平轴的运动,加速摆动腿在骨盆的带动下向前摆动。最后一步,摆动腿作为起跳腿时,保持上身直立或微微前倾。随着摆动腿完成滚动,起跳腿向起跳点移动,两臂同时向后拉,向前向上摆动。2.起跳腿支撑顶部:起跳腿支撑整个脚,直到膝关节弯曲到最小角度。由于快速的助跑和摆动腿的转动惯量,起跳腿膝关节被迫弯曲,缓冲巨大的动量,整个身体就像一个被压缩的弹簧,储存着巨大的能量,形成一个“形”。此时髋关节应保持伸直,身体重心逐渐上移,摆动腿继续带动大腿随髋关节向前摆动。当膝盖摆动过起跳腿时,脚尖向上抬起快速推拉小腿,垂直向前向上摆动,放置和拉伸小腿的同时权衡角速度和惯性矩,使角动量增加,利用这个角动量增加向上的瞬时力。

3.蹬地起跳:为了使身体在空中通过杆子旋转,在蹬伸时起跳腿的整个身体要向水平杆子微微倾斜,使身体重心偏离蹬地反作用力的作用线。摆动腿直腿向前向上摆动,同时带出同侧臀部;将身体稍微转向横梁。两臂摆动时,摆动腿同侧肩略高于起跳腿侧肩,产生身体绕矢状轴和纵轴的瞬时旋转力,使身体在起跳后由垂直姿势变为水平姿势,并以较低的重心趴在水平杆上,绕纵轴过杆。

空中姿态

起飞后身体向上升起,虽然没有提高重心的力,但是对改变重心的飞行轨迹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身体重心的高度是一样的,但是因为空中姿势的不同,过杆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一旦起跳身体进入空中,身体就失去了支撑,没有重心的运动无法改变身体重心的飞行轨迹,身体仍然要沿着起跳时确定的投影线运动。在空中,跳投全部角动量都是绕动量轴旋转的,有利于旋转和平衡的控制,对着地的准备特别有用。如果物体在空中的一部分向转轴的一侧运动,必然会在转轴的另一侧产生相同的反方向运动。

1.倒身:过杆的最佳姿势是重心仍在杆上。倒身动作是通过保持重心不变,使杆的上身部分向下动作,产生杆的下部越过杆的反作用力。跳高运动员在竿上的重量越大,身体姿势越高,倒立动作越差。相反,跳高运动员在最高点时,杆下的重量较大,离地面越近,倒立的动作就会越好,因为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明显地过了横杆。卷腹倒立体以纵轴为重心轴,绕纵轴旋转。在空中最高点时,跳跃者的头部、上身、手臂和腿相对较低,既经济又省力。

2.空中产生的动作:起跳腿的离心落地产生起跳旋转,然后转化为摆动腿臂的角动量;在空中绕水平轴的旋转很明显,绕垂直轴的旋转也会发生。这两次旋转都是在水平极的方向,绕水平轴的旋转是一种不太相似的旋转形式。在某些腹滚中,摆动腿产生的角动量大于起跳腿周围起跳腿向前旋转的代偿动量,所以起跳腿以绕水平轴向后旋转离开地面,或者根本不旋转。腹滚的动量方向与横木成30 ~ 40度左右的角度,略向沙坑倾斜。因此,在整个起跳过程中,跳高运动员的动量轴与纵轴呈明显的夹角。也就是说,腹滚起跳后,起跳腿暂时悬空,臀部保持高位,有助于摆动腿快速绕横杆转动,进而产生反作用力移动躯干,使躯干与动量轴更近。向后摆动双腿成为与横杆平行的姿势,这样旋转和反转才能得到速度。头和胸只能过杆的高度,立即落在主轴下,而腿和腿相对抬高。超过动量轴高度后旋转卷腹的姿势是基于人体结构的跳高模式。正常人的姿势是收腹屈髋。在骨盆和髋关节的范围内,容易向前改变姿势,角度变化大,动作自然,所以更容易过杆。

着陆动作

落地动作就是要考虑落地部位,用较大的身体部位落地,或者用能屈能伸的四肢落地,增加落地时间和吸收力量,让身体安全落地。以前的卷腹式落地是依次在四个点落地:右手、右肩、后背、右脚。关节的分段运动被用来逐渐缓冲地面力,但杆被翻转到地面。